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D

(學習設計)

鎖定
學習設計規範應用在e-Learning領域的實際過程中,是設計一個課程框架,以支持課程的多樣性及課程創新,並同時促進e-learning學習材料的可交換與互操作;強調以學習活動為中心,利用教育建模語言描述各種不同的教學法,比如協作學習混合式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等。
中文名
學習設計
外文名
LD
適用領域
e-Learning

LD概覽

本文檔描述的是學習設計信息模型。該信息模型將荷蘭開放大學提交給學習設計工作組(Learning Design working group, LDWG)的教育建模語言(Educational Modelling Language, EML)與現有的IMS規範,特別是內容包裝規範[LD2]進行了整合、擴展,同時也綜合考慮了元數據規範[LD3]及簡單編列規範[LD4]。
荷蘭開放大學在開發EML這一簡練的“元語言”之前,對課程方法的多樣性進行了廣泛而細緻的調查與分析,以便通過EML全面地反映這種多樣性。不管針對的是什麼學科,在實踐中,每一個學習設計可歸結為:對學習者及其他學習參與者以某一順序開展的各種活動的描述。每一種活動都是特定對象和用以執行活動的服務(可稱為“環境”)的集合。為了支持這種個性化的學習設計,需要對學習者特徵、學習環境條件、通告等要素進行描述。使用這種元語言描述的設計適用於單個學習者,也適用於多個學習者;所採用的學習方法可以是行為主義的、認知主義的、建構主義的、或任何其他主義的;學習者可以是獨立學習的,或是協作學習的。荷蘭開放大學的研究表明,上述這些要素在元語言方法(Method)中都能夠描述,方法(Method)包含角色、活動結構、環境、以及許多其他相關概念(在[LD5]詳細闡述)。
這一元語言的優勢在於,它不是試圖對每一種方法利用術語進行描述,而是用一套簡潔的詞彙,對每一種方法所涉及的學習者及教學人員進行描述。前者所涉及的詞彙必然遠遠多於後者。元語言的另一優勢在於,不同的教學方法都可以通過統一的“學習設計”,為不同的學習者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元語言也支持混合的教學傳遞模式(即混合學習),這使得傳統的教學方法,例如面對面教學、閲讀、實驗、實地參觀等都能夠描述為學習活動,並能夠與ICT環境的學習活動進行結合。
在對教學方法加以描述的基礎上,該語言不僅能夠用來對教學方法進行説明,也能夠用來更便利地開發新的教學方法。本文檔的後面對該語言進行了描述,包括詞彙、信息結構語法、語義,以闡明其設計規範。

LD實現和三個層次

學習設計規範定義了實現和一致性的三個層次。本文檔分別對此作了介紹。每一層應用對應一個獨立的XML文檔。
第一層學習設計(學習設計A級)包含了描述多樣教學方法的所有核心詞彙。第二層和第三層是在此基礎上分別增加了三組概念及其性能,以便對更加複雜的行為加以描述。
第二層學習設計(學習設計B層)是在A級基礎上增加了屬性和條件,以便在學習者學習檔案的基礎上實現更加個別化、精細化的學習過程和學習交互。該層學習設計可以用來引導學習活動、記錄學習成果。將屬性與條件分離也可使之用於學習設計規範的其他場合,特別是可以用來對IMS的簡單編列規範加以補充。
第三層學習設計(學習設計C層)在B層的基礎上增加了通告,這對於整個規範來説雖然是很細微的補充,但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規範的應用具有潛在的指導作用。
因此,此規範所採用的方法,並不是定義一個單一而巨大的規則庫及其選項,而是定義一個完整的、儘可能簡潔的核心(模型),在此基礎上定義擴展的屬性及行為,以便反映複雜的學習活動。
我們希望遵照規範的應用既嚴格又有一定的靈活性:A級是很容易達到的,而靈活性就在於,是否或者何時應用此規範的更高層次。
任何一層的應用系統,都希望是遵照規範的。相對於學習設計,遵照此規範實施的實例文檔,不需要實現規範中的每一個要素,因此在內容與支持系統之間,對規範的遵照是有差別的。可選要素適用於文檔實例;而系統需要在某一層次上嚴格遵照規範的每一個規定,這樣才能在該層次上運行所有實例,不管該實例的選項包括哪些。利用附加的XML解析器對遵照這一規範的學習設計實例進行解析才能使之生效,但是需要指出希望運行系統支持哪一層次的應用,這樣系統才能確定是否能夠運行特定層次的學習設計實例,因為並不是所有系統對三個層次都提供支持。

LD學習設計與規範

學習設計規範可以看作現有的許多規範的一個綜合層。IMS的學習設計規範綜合利用了以下規範,或者是對以下規範進行了擴展:
IMS內容包裝規範。IMS學習設計更適合與IMS內容包裝規範相結合,以創造所謂“學習單元”,這將在後面的[LD2]部分進行詳細討論。
IMS簡單編列規範。IMS簡單編列規範可以用來:(1)在某一學習對象中對資源進行編列,(2)在某一學習環境中對學習對象進行編列。當簡單編列與內容包裝結合,其工作原理與上述過程類似。簡單編列的要素能夠映射為學習對象和學習環境的要素,這種映射關係將在IMS綁定中詳細闡述[LD4]。
IMS/LOM元數據規範。在IMS學習設計中,元數據佔位符呈現多種不同結構。IMS/LOM的元數據規範可以包括進來。
IMS提問與測試互操作規範(QTI)。IMS的QTI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加以整合:將QTI的要素作為學習環境/學習對象要素的獨立組成部分,這樣測試可以與學習活動連接起來,以完成整個學習活動過程。另外,也可以將其整合到IMS內容包裝規範中,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LD6]。
IMS可重用能力定義或教育目標規範(RDCEO)。根據這一規範,可以將學習目標、學習條件和學習資源之間建立起關聯。另外IMS內容包裝規範中的“條目”項,也有助於描述學習目標[LD7]。
IMS學習者信息包裝規範。IMS學習設計的屬性可以完全與IMS的LIP [LD8]映射。
IMS 事務(Enterprise)可以用來在實現一個學習設計的時候對學習者進行映射,或支持教學人員角色。
在IMS學習設計規範中,也可以將SCORM內容包括進去。這可能需要對其類型進行設置,並且需要運行環境支持SCORM內容的傳遞與管理[LD10]。
將規範加以結合的標準做法是通過XML的命名空間機制。所有的IMS規範都有各自的命名空間。

LD範圍與語境

本文檔是IMS的學習設計規範。因此該文檔也是以下文檔的基礎:
l IMS學習設計XML綁定(級別A、B、C);
l IMS學習設計實踐範例與實施指南
三份文檔合在一起,構成了IMS學習設計規範。
而信息模型描述的是學習設計的模型,由以下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一個概念模型:包括描述概念的詞彙表、概念之間的功能關係、與IMS內容包裝之間的關聯。概念模型是從全局的角度(層次C)進行描述的。
一個信息模型:分別從三個層次描述IMS學習設計的要素。同時也對不同層次的特定概念模型進行了描述。
一個行為模型:描述了傳遞系統必須實現的運行時行為。

LD術語表

EML:教育建模語言,Educational Modelling Language
IMSCP:IMS 內容包裝標準,IMS Content Packaging Specification
IMSMD:IMS/LOM 元數據標準,IMS/LOM Meta-Data Specification
IMSQTI:IMS 的問題與測試互操作標準,IMS Question and Test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LOM:學習對象元數據,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IEEE 1484.12.1 – 2002)
PCDATA:字符數據,Character Data
UML: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RI:統一資源標識符,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XML: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