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KK園區

鎖定
KK園區是緬東的詐騙園區, [4]  位於緬甸克倫邦妙瓦底鎮,靠近泰國邊界,僅隔一條莫艾河。KK園區周圍10公里,只有稻田,相當荒涼。KK園區不僅高牆圍繞,每100公尺設有哨站、武裝人員駐守,宛如監獄般戒備森嚴。 [1-2] 
KK園區是整個人口販賣鏈條的終點站,流落到此的受害者可能遭遇恐怖結局。KK園區所在的克倫邦,有多方勢力盤踞,它既是反政府武裝的老巢,也有政府收編的地方武裝“民兵”作惡,令此處成為政府軍難以插手的犯罪天堂。 [1] 
中文名
KK園區
別    名
緬甸“KK園區”、緬甸KK園區
地理位置
緬甸克倫邦妙瓦底鎮

KK園區園區簡介

KK園區位於緬甸克倫邦妙瓦底鎮,與泰國僅一河之隔。馬來西亞中國報》指,這裏被視為東南亞詐騙轉賣和人口販賣犯罪鏈條的終點站,受害者若未能按犯罪團伙要求進行詐騙或繳納贖金,就會不斷被轉賣,最終淪落到“KK園區”,面臨被活摘器官的恐怖結局。距離妙瓦底約20公里處的水溝谷村同樣是犯罪窩點,涉及非法賭博、網絡詐騙、人口販賣等。 [1] 
KK園區只是其中一個較為知名的電詐園區,除此之外,還有鑽石園區、富力園區、大象園區、鳳凰園區等近20個園區,裏面入駐的都是搞電詐的公司,妙瓦底一個小鎮,電詐人員最多時30萬左右,至今還有約9萬人在那邊。 [4] 

KK園區園區背景

KK園區武裝背景

克倫邦是緬甸第三大民族克倫族聚居地,也是緬甸歷史最悠久的反政府武裝克倫民族聯盟(KNU)根據地。早在二戰期間,英國殖民者就在克倫邦埋下了混亂和動盪的禍根,先是滿口承諾幫助克倫族獨立建國,令其缺席“緬甸國父”昂山將軍與各民族代表的會議,又在緬甸宣佈獨立後背棄承諾。克倫族與緬甸政府的矛盾因此激化,雙方頻繁爆發武裝衝突。
1994年,克倫族內部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聯盟一分為二。基督教派繼續沿用KNU和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的名稱,佛教派自立門户,組建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2010年,DKBA被緬甸政府收編,搖身一變成為“克倫邊防軍”(BGF),但並未改變其地方割據勢力的本質。
緬甸媒體“緬甸前線”爆料指,水溝谷村是BGF的大本營,這裏的黑色產業屬於BGF總指揮官蘇奇督。 [1] 
KK園區所在的緬東妙瓦底,這裏至少有兩股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們是從克倫民族聯盟分裂的克倫佛教軍和克倫基督軍,也叫克倫邊防軍和克倫民族解放軍,分別都有自己的地盤。其中克倫基督軍與緬政府軍衝突不斷,克倫佛教軍則被緬軍收編後如今已成為當地的克倫邊防軍。KK園區正是在克倫邊防軍的勢力範圍,後者為其提供庇護。 [4] 
緬甸媒體披露,這些黑色產業均有地方武裝的參與。2021年2月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後,新組建的軍政府與反政府武裝、被“收編”的地方武裝之間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互相牽制,妙瓦底等地實際上處於“無王管”的狀態。 [1] 

KK園區建設背景

2017年1月,佘智江獲得了柬埔寨公民身份,將名字改為Tang Kriang Kai——“佘倫凱”。此次更名後,佘智江開始塑造自己“光鮮”的社會身份,搖身一變成了東南亞僑領、企業家、慈善家,在多個華人商會中擔任名譽主席、榮譽會長等。據《財新》統計,當時佘倫凱的商會頭銜至少有11個。有了眾多頭銜和身份的“背書”,佘智江借勢推出其一手打造的緬甸“水溝谷亞太新城經濟特區”項目。緬甸投資與公司管理局的資料顯示,緬甸克倫邦妙瓦底“水溝谷亞太新城經濟特區”項目是由佘智江名下的亞太國際控股集團和由克倫邦邊防部隊(BGF)運營的Chit Lin Myaing公司合作開發,佘智江是大股東。新城總規劃面積18萬畝,計劃投資150億美元,規劃有區塊鏈特區、科技產業區、休閒旅遊區、民族文化區、金融商貿區、生態農業區、商貿物流區等,目標是打造一個集“金融科技、旅遊度假、商貿物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國際城市”。 [3]  但實質是向中國境內客户推銷網絡賭博遊戲。 [1]  這就是KK園區的前身。 [4]  據報道,他是“KK園區”業主之一。 [1] 
“亞太新城”事件曝光後,緬甸政府不得不採取行動。2020年6月,當局組建特別法庭,調查該項目涉及非法賭博的問題。同年8月,中國駐緬甸使館嚴正聲明,“亞太新城”項目係第三國投資,同“一帶一路”倡議毫無關係。中方支持緬方依法依規處理“亞太新城”問題。
同年12月,緬甸軍方派兵進入妙瓦底,收繳了BGF從泰國走私入境的150輛汽車,並要求蘇奇督等人在停止非法活動和辭職之間二選一。蘇奇督和另外兩名指揮官作勢要辭職,其麾下數千士兵立即威脅要跟着離開軍隊,緬甸政府騎虎難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