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奮進號

(英國皇家海軍考察船)

鎖定
奮進號是1768年庫克船長(James Cook)搭乘的座艦,被賦予多項科學探索任務,其中之一就是秘密探索“未知的南方大陸”。奮進號最初是一艘全橫帆貨船,名為科利爾伯爵號,由托馬斯·米爾納為托馬斯·菲什本建造。1764年在北約克郡的惠特比港口下水,在當地被稱為惠特比的貓。它是一艘三桅帆船(為了和另一艘同名的船做區分,而登記為三桅帆船),艦身結構堅固,有一個寬闊的平板艏,一個方形艦尾,和一個有很大空間的艦身。平底設計使他非常適合在淺水中航行,方便裝卸貨物,也不需要幹船塢就可以進行維護。
中文名
奮進號
原    名
科利爾伯爵號
下水時間
1764年
船    長
詹姆斯·庫克
歷史上有十多艘船隻被命名為奮進號這個名字,繼承艦名也算是西方的一種傳統。最早的奮進號可以追溯到1652年,美國的航天飛機也有一架被命名為奮進號
1768年2月16日,英國皇家學會請求國王喬治三世資助一個科學考察隊前往太平洋觀測金星凌日。而這次航行還有個秘密任務,就是尋找南方未知的大陸。不過在給奮進號選擇船長上遇到了困難,本來英國皇家學會建議由蘇格蘭地理學家亞歷山大·達爾林普(Alexander Dalrymple)任船長。但這位學者當船長的條件是成為一名皇家海軍的上尉。對於這個條件,遭到了英國海軍大臣霍克的斷然否決,大臣甚至説他寧願砍掉自己的右手也不願意把海軍船隻交給一個沒受過海員教育的人指揮。而當時軍艦上的海軍軍官也是拒絕平民領導的。最後海軍部提出了詹姆斯·庫克,一名有數學和製圖學背景的海軍軍官來擔任艦長,這個提名雙方都能接受,庫克被提升為中尉,為此次遠征的指揮官。
1768年5月27日,庫克接管了科利爾伯爵號,然後對其進行了改造,改造費用幾乎相當於船本身的價格。對於要航行到熱帶,船身進行了防護改造以抵禦船蛆的侵蝕。安裝了新的第三甲板做為火藥庫和儲藏室。新的客艙被分配個了眾多的研究學者。甲板後部的木屋是為庫克設計的,下甲板後部被分配給大副、外科醫生等人。剩下的海軍陸戰隊和船員只能在露天甲板搭建住處(海軍嚴格的等級制就體現在這裏)。奮進號還攜帶了數艘小艇,當遇到無風地帶時,他們就能派上用場,用以拖動奮進號前進。為了保護艦船不受太平洋島嶼原住民的威脅,奮進號配備了10門4磅大炮,12支旋轉槍,除此以外還攜帶了12噸生鐵作為壓艙物。
在進行完金星凌日的觀測後,庫克艦長指揮奮進號執行尋找南方未知大陸的秘密任務,但因為奮進號駛進西風帶的緣故,一直與巨浪狂風做搏鬥,始終未能接近南極大陸,最後庫克艦長只好掉轉船頭向更平靜海域航行,與第一次發現南極大陸的機會失之交臂。隨後庫克又進行第二次尋找南極大陸的航行,不過這次指揮的不是奮進號而是決心號。奮進號的結局是被鑿沉在紐波特港,2006年被重新考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