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比特以太網

鎖定
吉比特以太網或稱千兆以太網,(英語:GbE, Gigabit Ethernet,或1 GigE) 是一個描述各種以吉比特每秒速率進行以太網幀傳輸技術的術語,由IEEE 802.3-2005標準定義。該標準允許通過集線器連接的半雙工吉比特連接,但是在市場上利用交換機的全雙工連接才是標準。 [1] 
中文名
吉比特以太網
外文名
GbE,Gigabit Ethernet
或    稱
千兆以太網
問世時間
1996年

吉比特以太網發展

施樂公司在1970年代初開始研究。1996年夏季吉比特以太網(又稱為千兆以太網)的產品問世。今天,以太網已經演變成最廣泛實施物理層數據鏈路層OSI模型協議。
隨着網絡寬帶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太網技術也經歷了一個不斷髮展進步的過程。1982年制定了10兆比特以太網標準IEEE802.3;1993-1995年制定了100兆比特以太網標準IEEE802.3u,1995-1999年制定了吉比特以太網標準IEEE802.3z和IEEE802.3ab;2000年制定了10兆/100/兆吉比特以太網鏈路聚合標準IEEE802.3ad;2000-2003年制定了10吉比特以太網標準IEEE802.ae。經過20年的不斷髮展,不但以太網的速度從10Mbit/s 100Mbit/s1000Mbit/s到10Gbit/s不斷提高,而且其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 [2] 

吉比特以太網標準

IEEE 在1997年通過了吉比特以太網的標準802.3z,它在1998年成為了正式標準。
吉比特以太網的標準IEEE 802.3z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允許在1Gb/s下全雙工半雙工兩種方式工作。
(2)使用IEEE 802.3協議規定的幀格式。
(3)在半雙工方式下使用CSMA/CD協議(全雙工方式不需要使用CSMA/CD協議)。
(4)與 10BASE-T 100BASE-T 技術向後兼容。

吉比特以太網作用

起初,吉比特以太網普話城被部署在高容量骨幹網網絡鏈接(例如,一個高容量的校園網)中。2000年,蘋果公司的Power Mac G4和PowerBook G4是第一個大規模生產的採用1000BASE-T連接的個人電腦。它很快成為許多其他計算機的內置特徵,用來連接工作站和服務器。
之後,隨着IEEE在2002年批准了一個基於光纖的標準,2006年批准了一個雙絞線的標準,更快的10吉比特以太網標準也出現了。

吉比特以太網物理層的技術

1、來自現有的以太網。
2、ANSI制定的光纖通道FC(Fibre Channel)。
3、採用成熟的技術就能大大的縮短吉比特以太網標準的開發時間。

吉比特以太網物理層的標準

吉比特以太網的物理層共有以下兩個標準:
1、1000BASE-X(IEEE 802.3z標準)
1000BASE-X 標準是基於光纖通道的物理層,即FC-0和FC-1。 使用的媒體有三種:
(1)1000BASE-SX SX 表示短波長(使用850nm激光器)。使用纖芯直徑為62.5um和50um的多模光纖時,傳輸距離分別為275m和550m。
(2)1000BASE-LX LX 表示長波長(使用1310nm激光器)。使用纖芯直徑為10um的單模光纖時,傳輸距離為5km。
(3)1000BASE-CX CX 表示銅線。使用兩對短距離的屏蔽雙絞線電纜,傳輸距離為25m。
2、1000BASE-T(802.3ab 標準)
1000BASE-T是使用4對UTP 5類線,傳輸距離為100m。

吉比特以太網接口

路由器吉比特以太網接口是其諸多接口類型的其中一種,為路由器提供吉比特以太網接入能力。吉比特以太網接口主要完成物理層和鏈路層的功能,在數據輸入鏈路,將報文從以太網幀中解析出來並封裝成內部報文格式,送交轉發單元處理在數據輸出鏈路,能夠完成拆封內部報文格式,將報文封裝成以太網幀發送到外部網絡。
高密度線路接口卡是當前路由器設計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所謂高密度,指的是在一塊線路接口板上提供多個接口。之所以出現高密度線路接口的需求,是因為互聯網的規模不斷的擴大,對路由器的接入能力提出了日益增大的需求,果還沿用單板單接口的設計方法將導致路由器的物理規模不斷擴大,不符合現代設備發展的趨勢。
另外一種是採用單片多路的以太網處理芯片集中完成物理層的處理,然後根據整體設計框架,採用相應的技術實現後端的處理。這種方式具有很高的系統集成度,可以在較小的電路板上實現真正的高密度設計,以適應設備發展的需求,因此這種技術是當前和今後設計高密度以太網接口的主流技術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