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DP輕機槍

(蘇聯1928年裝備輕機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鎖定
DP輕機槍(英文:DP Light Machine Gun [1]  ,又稱:捷格加廖夫輕機槍),是20世紀20年代末期蘇聯研製裝備的一種輕機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俄文:Пулемёт Дегтярёвa Пехотный),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中大量裝備,也被稱為“轉盤機槍”,因其大彈盤得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後期,這種機槍被廣泛裝備給志願軍的步兵班,在山地坑道攻防戰中立下汗馬功勞 [2] 
中文名
DP輕機槍
外文名
DP Light Machine Gun [1] 
前型/級
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
次型/級
RPD輕機槍
研製時間
1926~1927年
服役時間
1928年
定型時間
1927年
槍械類型
輕機槍
所屬國家
蘇聯
外    號
留聲機
使用子彈
M1908R型7.62毫米帶底緣槍彈
最大射程
3000米
表尺射程
1500米
有效射程
800米
理論射速
600發/分
設計師
瓦西里·捷格加廖夫
戰鬥射速
80~90發/分
生產廠商
科夫洛夫工廠(現稱“捷格加廖夫工廠”)

DP輕機槍發展沿革

DP輕機槍由蘇聯軍械師瓦西里·捷格加廖夫設計研製,是完全由蘇聯製造的最早的輕機槍之一,並於1927年12月21日替代“馬克沁-託卡列夫”機槍裝備工農紅軍。DP輕機槍配用彈種也為7.62×54mm步槍彈,由科夫洛夫工廠(現稱“捷格加廖夫工廠”)生產。1928至1929年DP輕機槍曾被裝備在裝甲車、坦克及飛機上。此類機槍共生產有70多萬挺,也曾被廣泛用在偉大衞國戰爭中。第一批DP輕機槍配置圓盤式彈盤。戰爭結束後,在DP輕機槍的構造基礎研製出採用彈鏈供彈的RP-46式連用機槍。蘇聯原創DP機槍在偉大衞國戰爭結束後從蘇聯武器裝備中退役,但在局部地區衝突中仍有被使用 [3-4] 
蘇制DP輕機槍問世,經歷了很曲折的過程。按照前蘇聯紅軍的戰鬥條令要求,陸軍班用輕機槍必須像步槍一樣可以卧姿、跪姿、立姿、行進間端槍或挾持等任何姿勢射擊,並可突然開火,以猛烈的點射或連續射擊橫掃敵人,這樣就必須提高輕機槍的機動作戰能力。
根據該條令的要求,設計師捷格加廖夫於1923年自告奮勇,開始了輕機槍的設計。但當時蘇聯總軍械部對輕機槍的作用估計不足,他們認為,對於步兵而言,起主導作用的武器永遠是重機槍,輕機槍註定會曇花一現。因此,他們對捷格加廖夫的設計不以為然。幸虧有了以蘇軍著名將領古比雪夫將軍為首的紅軍輕武器委員會的慧眼,在1924年7月22日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進行評審試驗後,古比雪夫將軍作出瞭如下評論:“捷格加廖夫同志的新型輕機槍具有出色的獨特設計思想,機構動作可靠,戰鬥射速高,便於操作特別簡便。”
在這一評價的鼓舞下,捷格加廖夫通過關係,設法將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伏龍芝元帥請到兵工廠視察,伏龍芝元帥詳細瞭解新式輕機槍的情況後,認為這正是紅軍需要的武器,並做出指示,儘快改善捷格加廖夫新型輕機槍,確保滿足設計師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伏龍芝元帥的批示立竿見影,過去一貫對輕機槍採取消極應付態度的蘇聯總軍械部的態度立刻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提出立即建立一個管理機構,以便全神貫注地“在最短期限內完善捷格加廖夫輕機槍”。這樣,在1926年,捷格加廖夫新型輕機槍的完善工作宣告完成 [2] 
DP輕機槍 DP輕機槍 [3]

DP輕機槍技術特點

DP輕機槍結構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製造工藝要求不高,即便是學徒工也能把它造出來,適合大量生產,而且槍的機構動作可靠。該槍全長1280毫米,槍管長605毫米,槍管內有4條右旋膛線,火線高276毫米,全槍質量(不含彈盤)為9.1千克,質量仍嫌太大。該槍為前衝擊發模式的導氣式工作原理,閉鎖機構為中間零件型閉鎖卡鐵撐開式(俗稱魚鰓撐板式),閉鎖時靠槍機框復進將左右兩塊卡鐵撐開,鎖住槍機;採用彈盤供彈,彈盤由上下兩盤合攏構成,上盤靠彈簧使其迴轉,不斷將子彈送至進彈口,該彈盤可容彈47發,平放在槍身的上方。發射機構能進行單發、連發射擊,有經常性的手動保險。槍管與機匣採用固定式聯接,不能隨時更換。槍管外有護筒,下方有活塞筒,內裝活塞和復進簧。槍身的前下方裝有兩腳架。該槍瞄準裝置由柱形準星和帶V形缺口照門的弧形表尺組成。準星上下左右均能調整,兩側有護翼。表尺也有護翼,該護翼兼作彈盤卡筍的拉手。槍的表面寬大而平滑,不管弄得多髒,對射擊性能也不會有多大影響。DP機槍是一挺操作極其簡單,動作十分可靠的機槍,該槍發射米1908R型7.62毫米帶底緣槍彈,槍口初速840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理論射速600發/分鐘,戰鬥射速80~90發/分鐘。
DP輕機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閉鎖機構為中間零件型閉鎖卡鐵撐開式(俗稱魚鰓撐板式)。閉鎖時,靠槍機框復進將左右兩塊卡鐵撐開,鎖住槍機。採用彈盤供彈,彈盤由上下兩盤合攏構成,上盤靠彈簧使其迴轉,不斷將子彈送至進彈口。該彈盤可容彈47發,平放在槍身的上方。該槍發射前蘇聯1908年式7.62×54毫米R有底緣步槍彈。
DP輕機槍 DP輕機槍
在1941-1945年衞國戰爭期間,DP輕機槍伴隨蘇聯紅軍參加了每一次重大軍事行動,得到士兵們的讚譽,號稱是德國MG42機槍的“剋星”。德國人將繳獲的大量捷格加廖夫輕機槍改稱米Gl20(r)輕機槍,轉給僕從國軍隊和“俄羅斯解放軍”使用。不過與戰場上繳獲的ZB-26、ZB-33,MG34/42等西歐先進機槍比起來,捷格加廖夫輕機槍連續射擊後會因槍管發熱致使槍管下方的復進簧受熱而改變性能,影響武器的正常工作,且前重後輕,所以不太適用於腰際射擊或運動中射擊。
1944年蘇聯又開發出DP輕機槍的改進型,稱DPM輕機槍(ДПМ輕機槍),仍採用彈盤供彈,但是在機匣後端配用彈簧緩衝器,加裝厚管壁重槍管,並採用可長時間射擊的金屬彈鏈。捷格加廖夫系列輕機槍的其他變型槍還有DA航空機槍、DA-2雙管航空機槍、DT坦克機槍、DTM改進型坦克機槍等。整個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家族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才被RPK機槍所淘汰 [4]  [5] 

DP輕機槍性能數據

口徑----7.62毫米
初速----840米/秒
最大射程----3000米
表尺射程----1500米
有效射程----800米
槍口動能----3303J
理論射速----600發/分鐘
戰鬥射速----80~90發/分鐘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卡鐵撐開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
容彈量
DP:47發、60發單層彈盤,101發雙層彈盤;
DPM:彈鏈;
DT:63、99、111發三層彈盤
全槍長----1280毫米
槍管長----605毫米
膛線----4條,右旋
火線高----276毫米
全槍質量(不含彈鼓)----9.1kg
槍架質量----700g
供彈具質量
47發實彈盤----2.8kg
47發空彈盤----1.59kg
瞄準裝置
準星----柱形
照門----V形
瞄準基線長----616毫米
配用彈種----1908年式7.62×54毫米R槍彈 [6] 
DP輕機槍 DP輕機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