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平台

鎖定
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平台(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簡稱BOINC)是主流的分佈式計算平台之一,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腦學系發展出來的分佈式計算系統。它本身設計成用於SETI@home項目,但逐漸在其他領域包括數學醫學天文學氣象學等。BOINC現時旨在為各研究者提供彙集全球各地大量個人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直至2008年1月25日,BOINC在全世界有約549,000台活躍的主機並平均提供約852TeraFLOPS (TFLOPS)的運算能力。
軟件名稱
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
別    名
BOINC
別    名
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平台
網站類型
分佈式計算系統

目錄

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平台運行環境

簡介
安裝BOINC軟件的個人電腦在閒置時會使用個人電腦的CPU進行運算。即使個人電腦正被使用,假如仍有空閒的CPU週期,BOINC也會用作計算。
當參與者使用個人電腦參與BOINC項目時,BOINC會與項目的服務器通信,服務器會向個人電腦提供工作包(Workunit,簡稱為WU),然後個人電腦會對工作包作出運算。完成後BOINC會把結果上傳至項目的服務器。
每個項目有它的服務器,它用作協調各參與電腦的工作,包括髮送工作包,接收已處理的結果,核對大量的結果再作處理,成為研究人員需要的數據。由於個別的個人電腦可能會在運算過程出現錯誤,所以服務器一般會把同一工作包傳送至多個參與者,並比較各個結果。
BOINC設有積分系統,積分間接反映參與者的貢獻。因為在BOINC上可以運行的項目千差萬別,比如項目A的工作包在某台電腦上需要3個小時完成,而項目B的工作包在該電腦上需要30個小時才能完成,顯然用完成的工作包的數目來衡量工作量是不可行的;類似的,電腦性能也有差別,用CPU時間來衡量工作量更是不行的。積分系統只能通過一定的算法得到參與者實際完成的計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