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BEPS

(税基侵蝕和利潤轉移)

鎖定
BEPS: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税基侵蝕和利潤轉移,是指跨國企業利用國際税收規則存在的不足,以及各國税制差異和徵管漏洞,最大限度的減少其全球總體的税負,甚至達到雙重不徵税的效果,造成對各國税基的侵蝕。 [1] 
中文名
税基侵蝕與利潤轉移
外文名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釋    義
税基侵蝕與利潤轉移
對    象
跨國企業
隸    屬
税務議題
環    境
經濟全球化

目錄

BEPS簡介

税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是當前全球最熱門的税務議題之一。
税基侵蝕與利潤轉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BEPS愈演愈烈,引起了全球政治領袖、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為此,2012年6月,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同意通過國際合作應對BEPS問題,並委託OECD開展研究。2013年6月,OECD發佈《BEPS行動計劃》,並於當年9月在G20聖彼得堡峯會上得到各國領導人背書。
税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是指利用不同税收管轄區的税制差異和規則錯配進行税收籌劃的策略,其目的是人為造成應税利潤“消失”或將利潤轉移到沒有或幾乎沒有實質經營活動的低税負國家(地區),從而達到不交或少交企業所得税的目的。
扭曲了競爭。跨境經營的企業可以從BEPS中獲利,從而相較國內經營的企業更具競爭優勢。
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BEPS的收益可能扭曲投資決策,使資源流向税前回報率低而税後回報率高的經營活動。
影響公平。包括普通自然人在內的納税人,如果發現跨國企業都在避税,那麼全體納税人的税法遵從度都會降低。
税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BEPS行動計劃)的分類
類別
行動計劃
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
數字經濟
協調各國企業所得税制
混合錯配、受控外國公司規劃、利息扣除、有害税收實踐。
重塑現行税收協定和轉讓定價國際規則
税收協定濫用、常設機構、無形資產、風險和資本、其他高風險交易
提高税收透明度和確定性
數據統計分析、強制披露規則、轉讓定價同期資料、爭端解決。
開發多邊工具促進行動計劃實施
多邊工具
税基侵蝕和利潤轉移項目成果
第一項成果:《關於數字經濟面臨的税收挑戰的報告》
第二項成果:《消除混合錯配安排的影響》
第三項成果:《制定有效的受控外國公司規則》
第四項成果:《對用利息扣除和其他款項支付實現的税基侵蝕予以限制》
第五項成果:《考慮透明度和實質性因素有效打擊有害税收實踐》
第六項成果:《防止税收協定優惠的不當授予》
第七項成果:《防止人為規避構成常設機構》
第八至第十項成果:《確保轉讓定價結果與價值創造相匹配》
第十一項成果:《衡量和監控BEPS》
第十二項成果:《強制披露規則》
第十三項成果:《轉讓定價文檔與國別報告》
第十四項成果:《使爭議解決機制更有效》
第十五項成果:《開發用於修訂雙邊税收協定的多邊工具》

BEPS中國應對

近年來,中國在國際税收徵管協作方面取得快速進展,2013年8月27日,中國簽署《多邊税收徵管互助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成為該公約的第56個簽約方,G20成員自此全部加入這一公約。 [1] 
為有效實施BEPS成果,我國税務部門結合新的國際税收規則,對原有政策進行修訂,從關聯申報、調查調整、預約定價和相互協商等方面修改相關規定,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反避税法規新體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