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ASC

(一類蛋白質)

鎖定
ASC是近幾年發現的新的蛋白質,許多上皮細胞和白細胞、毛囊、外周血淋巴細胞都表達ASC,在症狀嚴重的炎症部位中性粒細胞中ASC表達增多。它參與誘導胱天蛋白酶一1的活化從而調節細胞焦亡(pyroptosis) [1] 
外文名
ASC
所屬學科
醫學
物質簡介
1999年,日本衰老研究中心的Masumoto等用全反式視黃酸與HL一60細胞一起培育,然後開發了一種抗HL一60細胞中不溶於Triton X-100多克隆抗體。用視黃酸和其他抗腫瘤藥誘導細胞凋亡過程中,該多克隆抗體特異性識別一種分子量為22 kD的蛋白質,它在細胞凋亡時在細胞質中聚集成中空的斑塊。用cDNA的克隆和測序,發現它由195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將其命名為ASC。其基因定位於人的16號染色體1區1帶2亞帶一1區2帶之間,它的N末端含有熱蛋白樣結構域(PYD),而它的C末端含有胱天蛋白酶募集域(CARD)。熱蛋白樣結構域和CARD結構域是具有六螺旋的死亡結構域超家族的成員,它們調節凋亡和炎症信號途徑中的信號傳遞複合物,是甲基化誘導的沉默子1的靶向物,並在41%的胸部腫瘤中處於失活狀態。ASC主要在單核細胞和黏膜上皮細胞中表達。
參考資料
  • 1.    邵志敏,沈鎮宙,郭小毛主編;倪泉興,章真,王堅,彭衞軍,吳炅,胡夕春,何祥火,雷羣英,虞先浚副主編. 腫瘤醫學 上[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9.07.P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