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60式裝甲輸送車

鎖定
60式裝甲輸送車(英文:Type 60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1]  ),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日本仿美國M-59裝甲車設計製造的第一代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日本防衞廳從1956年開始研製,1957年由三菱重工業公司和小松製作所分別製造樣車,前者的樣車稱SU-Ⅱ型,後者的樣車稱SU-Ⅰ型。兩種樣車重約10.6噸,乘、載員9人,公路最大速度45千米/小時。
中文名
60式裝甲輸送車
外文名
Type 60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次型/級
73式裝甲輸送車
研製時間
1956年
定型時間
1960年
所屬國家
日本

60式裝甲輸送車發展沿革

60式裝甲輸送車研製背景

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軍方提出對一種全履帶式裝甲人員運輸車的需求,在經過對各種樣車的測試後,選擇其中一種並命名為SU60式 [2] 

60式裝甲輸送車研製歷程

60式裝甲輸送車 60式裝甲輸送車
60式裝甲輸送車(英文:Type 60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仿美國M-59裝甲車設計製造的第一代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1956年,日本防衞廳開始組織研製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1957年,由三菱重工業公司和小松製作所分別製造樣車,前者的樣車稱SU-Ⅱ型,後者的樣車稱SU-Ⅰ型。兩種樣車重約10.6噸,乘、載員9人,公路最大速度45千米/小時 [2-3] 
日本軍方確定SU-Ⅰ型的改進型為SU60,批量生產隨即在小松和三菱公司展開。
1959~1970年,60式裝甲輸送車估計生產430輛。
63式裝甲輸送車 63式裝甲輸送車 [4]
該車的後繼車型為73式(小批量生產)。60式裝甲運輸車將逐漸退役 [2] 
1957-1958年間同M59式裝甲車進行了對比試驗。試驗後,又分別生產了改進型樣車及81毫米和107毫米自行迫擊炮樣車。1960年將三菱公司生產的改進型樣車定型投產,至1972年生產總數為430輛。僅裝備日本陸上自衞隊 [2] 
所以乘載步兵不能在車上作戰。發動機為風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傳動裝置採用手動式變速箱。行動裝置採用扭杆懸掛裝置、液壓減振器。這車的變型車有:81mm自行迫擊炮、反坦克導彈發射車等。該車由三菱重工業公司生產 [4] 

60式裝甲輸送車技術特點

60式裝甲輸送車 60式裝甲輸送車
60式裝甲輸送車,車體前上傾斜約60°,7.62毫米機槍裝於左側,車頂水平,動力艙位於前機槍手和車長後部左側,載員艙後置,頂部有向左和向右開啓的艙蓋。
車體側面和後面豎直,車後有兩個向外開啓的車門。車體兩側各有五個負重輪,主動輪前置,誘導輪後置,有三個託帶輪,無裙板。
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右側,前機槍手在左,車長在兩者之間,12.7毫米M2 HB機槍裝於車頂右側車長後面,有防護裝置。載員艙位於車體後部。後部有兩個車門,頂部有艙蓋。人員不能從車內進行射擊 [2]  [4] 

60式裝甲輸送車性能數據

60式裝甲輸送車參考數據:
性能數據
乘員與載員
10人
車長
4.85米
寬度
2.4米
高度
2.31米
戰鬥全重
11,800千克
輪胎負重輪數量
五對
最大速度
4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
300公里 [1-2] 

60式裝甲輸送車衍生型號

1、60式81mm自行迫擊炮
60式裝甲輸送車 60式裝甲輸送車
該車是在60式裝甲人員輸送車後部安裝81mm迫擊炮而製成的變型車,迫擊炮向後發射,仰角範圍+40°~+85°,可左右旋轉40°,最大射程3000m,彈藥基數24發。該車戰鬥全重12.1t,有5名乘員,車機裝1挺12.7mm高射機槍。車前甲板上裝1個座鈑和雙腳架,以備迫擊炮下車使用。日本已裝備18輛。
2、60式107mm自行迫擊炮
該車是在60式裝甲輸送車後部安裝107mm迫擊炮而製成的變型車,迫擊炮向後發射,仰角範圍+37°~+65°,可左右旋轉40°,最大射程4000m,彈藥基數8發。該車重12.9t,有5名乘員,車頂裝1挺12.7mm高射機槍。該車有跳板式後門,前甲板上裝1個座鈑和雙腳架,用於迫擊炮下車使用。日本已裝備18輛。
3、60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該車是在60式裝甲輸送車體後部兩側各裝1個發射裝置而成,內裝有KAM-3D反坦克有線制導導彈。其他變型車還有三防探測車、推土車以及類似於蘇聯БМД的空降車等 [3] 
其他型號演變:
SU 60推土剷車,僅有兩輛服役,車前裝有推土鏟。
三防探測車,車後裝有用於提取土壤樣本的設備。
反坦克車,少量SU60式在車後頂部帶兩枚KAM-3D反坦克制導導彈
訓練用車,少量SU 60被改裝成類似俄羅斯BMD-1空降戰車的車型用於訓練 [2] 

60式裝甲輸送車總體評價

60式裝甲輸送車,作為日本研製列裝的第一代履帶式裝甲輸送車,解決了日本軍方的需求,但該車沒有三防和液視裝置,無水上行駛能力 [3]  。(新浪網 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