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

鎖定
埃及時間2021年3月23日上午8時(北京時間下午2時)左右,台灣長榮集團旗下巴拿馬籍貨輪“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該船長達400米,寬近60米,排水量達22萬噸,幾乎完全側着身子在運河中停了下來,導致歐亞之間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蘇伊士運河被切斷。幾小時前,蘇伊士運河宣佈無預警禁行。 [1] 
2021年3月25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已暫時中止蘇伊士運河的交通 [5] 3月29日,“長賜號”成功重新上浮 [13]  擺正船身已經恢復了“正常航線” [14]  ;埃及總統宣佈: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危機解除 [16] “長賜”號擱淺6天,對運河管理部門、等待通航的船隻、等待貨物的零售商等而言,都意味着將面臨鉅額損失。德國保險公司安聯最新研究顯示,擱淺導致的蘇伊士運河封鎖或使全球貿易每天損失60億至100億美元。美媒稱,一場推諉責任的大戲將上演。 [18]  4月2日,據意大利NOVA新聞社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兩名官員透露,由於“長賜號”貨輪船長的錯誤操作,導致該船在完全駛入蘇伊士運河航道前船首嚴重偏離航向並“產生劇烈搖擺”,隨後在運河中擱 [19] 4月13日,“長賜號”已被法院勒令扣押,需賠付9億美元才能離開;4月15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將宣佈“長賜號”調查結果 [23] 5月23日,埃及伊斯梅利亞市經濟法院就船東公司上訴作出裁決;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要求船東公司支付9.16億美元賠償金 [29]  ; 6月20日,一拖再拖,“長賜號”索賠案宣判延期 船隻仍被扣。 [33] 
中文名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
外文名
3.23 Suez Canal freighter stranded accident
發生時間
2021年3月23日 14時(北京時間) [1] 
發生地點
蘇伊士運河河口南端6海里處 [1] 
事故方
台灣長榮集團旗下巴拿馬籍貨輪“長賜號 [1] 
擱淺天數
6天 [18]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事故原因

2021年3月24日,台灣交通部門“航港局”稱,該船因為2021年3月23日遇到42節側風(相當於9級風)吹襲導致擱淺。 [2] 
關於貨輪擱淺的原因,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認為,這種重大事故的發生,原因往往不只一個,除了最初提到的沙塵暴和強風,還可能有貨輪的技術故障和人為因素,等等。 [10]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事件經過

一艘貨船卡在運河中央 一艘貨船卡在運河中央
埃及時間2021年3月23日上午8時(北京時間下午2時)左右,台灣長榮集團旗下巴拿馬籍貨輪“永恆吉文號”(Ever Given),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時,在河口南端6海里處,疑似遭受強風吹襲,造成船身偏離航道。意外觸底擱淺。
該船長達400米,寬近60米,排水量達22萬噸,幾乎完全側着身子在運河中停了下來,而蘇伊士運河在這一段只有24米深、205米寬,實在沒有太多操縱空間。 [1]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事件結果

當地時間2021年3月24日,衞星圖像顯示 當地時間2021年3月24日,衞星圖像顯示 [8]
導致歐亞之間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蘇伊士運河被切斷。幾小時前,蘇伊士運河宣佈無預警禁行。
報道稱,有很多船舶都被堵在了運河的兩端。貿易監控商tankertrackers的數據顯示,運河兩端停留了許多滿載的油輪,船上裝載着來自沙特、俄羅斯、阿曼和美國的石油。
台灣中時新聞網等多家台媒3月24日消息稱,台灣長榮海運的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是23日在從中國大陸深圳市鹽田駛向荷蘭鹿特丹的途中,卡在蘇伊士運河,導致這條全球數一數二繁忙的運河雙向交通大阻塞。
船舶代理公司高虎(GAC)稱,事件發生時,“長賜”號正要北上,而它是北上的第5艘船,在它之前的4艘都沒受影響,但在它之後的15艘船都無法行進,而南下的船隻也受阻。 [2] 
埃及當地消息人士稱,目前至少有30艘船在“長賜”號北部受阻,三艘在其南端的船隻的通行也受到阻礙。另有公司表示,有20多艘運載原油和精煉產品的油輪也受到影響。 [4] 
截至2021年3月24日,蘇伊士運河擱淺的“永恆吉文”號貨輪仍處於擱淺狀態。 [3] 
3月25日(當地時間),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已暫時中止蘇伊士運河的交通。 [5] 
3月27日,擱淺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號(Ever Given)已經被困第五天。 [9] 
擱淺的巨型巴拿馬貨輪 EVER GIVEN 擱淺的巨型巴拿馬貨輪 EVER GIVEN [7]
2021年7月6日,據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收到了埃及伊斯梅利亞省一法院的批准,解除對“長賜”號貨輪的扣押,允許該貨輪於當地時間7月7日從蘇伊士運河大苦湖的泊位離開。 [36]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事故處置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脱淺進程

衞星追蹤數據和現場照片顯示,一艘小型拖船和一台陸地挖掘機花了一整天時間試圖把船頭卡住的地方挖開,但仍無任何進展。幸運的是,暫時無任何人員傷亡或污染報告。
據《開羅24》援引蘇伊士運河當局的一名官員説,移動這艘貨輪可能需要幾天時間,該行動可能包括從船隻停泊的區域周圍清除大量沙子。 [1] 
台灣交通部門“航港局”稱,已找到8艘拖船試圖拖回原航道,但沒有成功。現在等高潮位再嘗試拖困,如仍有困難,一般會考慮卸除貨載,並已洽請專家及保險公司尋求解決方案。 [2] 
3月26日訊,專業吸泥船抵達蘇伊士運河,每小時可移動2000立方米的泥沙,將幫助集裝箱貨輪脱淺。 [6] 
3月26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五角大樓兩名官員的話稱,在埃及政府接受美國提議後,美國駐中東海軍將派遣一支專家評估小組前往蘇伊士運河,協助擱淺貨輪脱困。 [9] 
3月27日晚(當地時間),約12艘拖船藉助漲潮的有利條件,對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長賜號”展開了兩次拖拽作業的嘗試,但兩次作業都沒有成功。(據英國《獨立報》報道) [11] 
3月28日(當地時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負責人稱,埃及總統賽西下令準備減輕擱淺貨輪的負荷。(據半島電視台消息) [11] 
3月29日,“長榮天賜號”成功重新上浮 [13]  。3月29日,據路透社報道,“長賜”號貨輪已經擺正船身。兩位海運消息人士稱,該貨輪已經恢復了“正常航線” [14] 
當地時間3月29日,埃及總統塞西在社交平台上宣佈,該國已終結蘇伊士運河上擱淺貨輪“長賜”號所帶來的危機。 [16]  不久後,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的消息人士稱,“長賜”號再度封鎖了蘇伊士運河 [17]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面臨索賠

據路透社倫敦消息,保險業消息人士3月24日表示,由於巨型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船東和保險公司將面臨數百萬美元的索賠。報道説,該船和其他困在運河的貨輪上貨物的所有人也會向該船的保險公司提出理賠要求,原因是貨物變質或違反交貨期限。 [4] 
擁堵結束或將迎漫長“索賠大戲
運輸延誤產生的大量保險賠付請求,讓從事海運保險的金融機構承壓,接下來或將引發再保險領域動盪。從救援費用到貨物延誤成本,蘇伊士運河“堵船”導致的巨大損失由誰來買單?“長賜”號運營方中國台灣長榮海運:賠償為船東責任;“長賜”號船東日本正榮汽船公司:承擔部分責任;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等待調查結果,暫不索賠;
美國媒體稱,一場推諉責任的大戲將上演:“長賜”號和其他船隻上的貨物的所有者將向各自的保險公司尋求賠償,這些保險公司會向“長賜”號的船東日本正榮汽船公司索賠,而船東則會向它的保險公司尋求保護。 [18]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事故調查

2021年3月31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負責人烏薩馬·拉比耶表示,針對“長賜”號貨輪擱淺堵塞運河的調查已經開始,在調查完成前,貨輪將停留在大苦湖區域。他表示,此次調查並沒有具體時間表,會對運河的損失和損壞情況,以及救援工作的金額進行計算。 [20]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法院扣押

2021年4月13日,埃及伊斯梅利亞省一家法院批准了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提交的正式扣留“長賜”號貨輪的申請,法院決定在船東支付約9億美元的賠償前對該船實施扣押(此前,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經與“長賜號”協商,將最終賠償金額確定為9億美元,以補償運河停運6天造成的損失及相關的救援費用,但由於船東拖延繳納賠償款,管理局決定申請正式扣留該貨輪。)目前該船停留在蘇伊士運河大苦湖的泊位中。 [23]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調查結果

2021年4月15日(當地時間),據埃及媒體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將在宣佈對“長賜號”貨船的調查結果。 [23]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法院裁定

2021年5月4日(當地時間),埃及東北部伊斯梅利亞的法院做出裁定,認為要求該船留在運河內,直至賠償談妥的決定是恰當的,駁回了日本正榮汽船方面提出的要求重啓航行的異議。埃及伊斯梅利亞市法院當天舉行聽證會。法院在聽取了船東公司律師對扣押決定的上訴申請後,埃及伊斯瑪利亞市經濟法院駁回了“長賜號”船東公司提出的解除對“長賜號”扣押的上訴請求。 [24]  [28] 
2021年5月23日,伊斯梅利亞市經濟法院上訴法庭作出的裁決,標誌着“長賜號”的船東尋求解除扣押的努力再次失敗。法院判決稱,經濟法院對於“長賜號”貨輪案的審理沒有專門的管轄權,並將案件移交至伊斯梅利亞市經濟法庭的初級法庭,定於29日再開庭審理。 [29]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再次上訴

2021年5月18日,埃及媒體報道,蘇伊士運河擱淺的懸掛着巴拿馬國旗的“長賜”號貨輪船東公司,當天(18日)對伊斯梅利亞經濟法院2021年5月4日作出的裁決再次提出上訴,並要求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提交有關賠償金額原始文件供查閲。法院定於5月22日對船東公司的該項上訴進行審議。 [25-26]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要求賠付

2021年5月23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説,其法人代表已要求“長賜號”貨輪的船東公司支付9.16億美元的賠償金,包括參與運河救援工作的所有設備的費用,例如挖泥船、塔吊、起重機和挖掘機等。這是埃及伊斯梅利亞市經濟法院於5月23日就船東公司上訴作出裁決後,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發表了這一新聞聲明。 [29]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推遲聽證會

2021年5月29日,埃及法院推遲了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向“長賜號”貨輪船東索賠一案的聽證會,以給雙方更多的時間進行談判。此前,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最初要求“長賜號”日本船東正榮汽船公司賠償9.16億美元。不過,本週早些時候,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願意接受5.5億美元賠償,包括為確保該船獲釋而支付的2億美元保證金,剩餘金額則須通過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支付。然而,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表示,正榮汽船公司只願意支付1.5億美元。 [31]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宣判延期

2021年6月20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律師表示,就巨型貨輪“長賜號”堵塞運河一事,船東已提出新的賠償方案,以解決與運河當局間的糾紛。埃及法院已將這宗訴訟案宣判時間再延2周。
本案已數度延後宣判,原定延至6月20日;但正榮汽船的律師表示,他們的法律團隊已要求更多時間協商。司法界消息人士表示,法院已將判決延到7月4日,好讓訴訟雙方能達成“友好和解”。 [33]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達成和解

當地時間2021年7月7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與“長賜號”船東公司正式簽署和解協議。“長賜號”將馬上可以恢復運營。 [37] 
埃及當地時間2021年7月7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舉行儀式,正式對外宣佈已同“長賜號”船東方及承保方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而“長賜號”也在當天駛離蘇伊士運河。 [38]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舉行聽證會

2021年7月2日,伊斯梅利亞初級經濟法院第一法庭將在7月4日繼續對“長賜號”貨輪案舉行聽證會。此前,根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和“長賜號”貨輪船東雙方希望達成庭外和解的共同意願,決定將案件聽證會推遲至4日舉行。雙方表示最終的和解方案可能在下週中期宣佈。 [34]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事件迴應

2021年3月25日,該貨輪所屬的日本正榮汽船公司在官網發表道歉聲明。 [3] 
長榮海運官方發佈 長榮海運官方發佈
3月25日,長榮海運官方發佈了相關聲明。 [8] 
3月27日,運河管理局召開發佈會,介紹擱淺貨輪的救援工作。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説,埃及方面已經為擱淺的貨輪制定了多套救援預案,但現在還很難説貨輪什麼時候能夠脱困;事故原因或多重 包括技術故障和人為因素; 目前在蘇伊士運河大苦湖北面和南面等待的船隻已多達321艘 [10] 
3月28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稱,在蘇伊士運河中等待通航的船隻已達369艘,其中有25艘油輪。 [12] 
3月30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已有超100艘貨船駛入蘇伊士運河,運河疏通後將全天24小時運行,滯留在運河中的400多艘船將在3到4天內徹底通行。 [21] 
3月31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稱將就貨船擱淺事故要求超10億美元的賠償,以補償運河停運6天造成的損失和相關救援費用,但沒有具體説明誰將負責支付該筆鉅額賠償。 [22] 
4月2日,據意大利NOVA新聞社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兩名官員透露,由於“長賜號”貨輪船長的錯誤操作,導致該船在完全駛入蘇伊士運河航道前船首嚴重偏離航向並“產生劇烈搖擺”,隨後在運河中擱淺。 [19] 
4月6日,埃及金字塔在線網站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透露,正在與“長賜號”貨船的日本船東就經濟賠償問題進行談判,拉比耶表示希望就此問題達成庭外和解。 [22] 
2021年3月23日“長賜號”貨輪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蘇伊士運河堵塞,事後埃及伊斯梅利亞市經濟法院裁定預防性扣押該貨輪。2021年5月,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宣佈了“長賜號”擱淺事故調查報告,稱事故責任全在“長賜號”船長身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局長拉比耶表示,這意味着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在3月23日的事故中並不存在任何責任。 [30]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駁斥英國保賠協會相關指控:
2021年6月3日,英國保賠協會發表聲明稱,雖然船長對貨輪的行駛負有最終責任,但“長賜”號進入蘇伊士運河後是由運河指派的導航員和運河交通管理服務中心控制,包括對行駛速度的控制以及決定是否派遣護送拖船。當地時間5月30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召開記者會稱,“長賜”號曾超速行駛,這完全是船長的責任,領航員的建議並不具有強制性。
2021年6月5日(當地時間)據埃及金字塔在線網站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發表聲明駁斥了負責“長賜”號貨輪保賠保險的英國保賠協會的相關指控。運河管理局表示,根據蘇伊士運河的航行規定,船隻在蘇伊士運河的行駛速度限定為每小時14至16公里,船隻超速行駛的唯一責任在船長。運河管理局並且強調,根據規定,運河管理局應為17噸及以上噸位的集裝箱貨輪分配兩艘護航拖船。 [32] 
2021年7月4日,負責“長賜”號貨輪保賠保險的英國保賠協會發表聲明稱,關於2021年3月“長賜”號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事故賠償糾紛問題,船東和保賠協會已與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達成正式解決方案,運河管理局將準備放行貨輪,並於適當時間在位於埃及伊斯梅利亞省的運河管理局總部舉行相關活動。 [35]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社會影響

因船隻堵塞而導致蘇伊士灣聚集了大量船隻。 因船隻堵塞而導致蘇伊士灣聚集了大量船隻。
蘇伊士運河建於1869年,可連結地中海和紅海,是歐洲到亞洲的最短航道。 [2]  約12%的世界貿易量都通過這條人造運河,這條運河也是埃及收入的主要來源。一位新加坡船務經紀人表示,這次堵塞會對貨運產生很大影響。如果持續時間更長,可能會導致船期雙向延誤。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持續幾周,將會嚴重擾亂世界航運。不過也有比較樂觀的估計認為,鑑於周圍有足夠的可用資源,運河應該會在幾天而不是幾周內疏通。 [1] 
3月27日,英國《獨立報》援引《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 Intelligence)報道,蘇伊士運河上堵塞的船舶數量已達248艘。根據《勞埃德船舶日報》的統計,堵塞造成的延遲貨物損失每小時達4億美元。 [9] 
國際航運公會(ICS)發佈聲明,指出正在發生的大型集裝箱船Ever Given輪(“長賜號”輪)堵塞蘇伊士運河事件反映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 [8] 
截至2021年3月29日,共有450艘船隻因長賜號”擱淺事故被卡住。其他船隻則轉向了繞道非洲南端更長的路線。 [15] 
全球貿易面臨鉅額損失
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與地中海,是貫通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國際海運航道。“長賜”號擱淺6天,對運河管理部門、等待通航的船隻、等待貨物的零售商等而言,都意味着將面臨鉅額損失:
蘇伊士運河“大堵”,埃及政府每天的通行費損失就達到1200萬至1400萬美元。
對於停在蘇伊士運河入口處等待通關的巨型油輪來説,每船每天需付3萬至8萬美元停泊費。
滯留在海面的船隻當中至少有20艘裝滿牲畜,船上載有數千只牛羊。如果飼料耗盡,船又無法靠港,這些動物很可能面臨飢餓、脱水和傷病等情況。
“長賜”號被成功施救後,事故責任方需要向負責救援的荷蘭斯密特打撈公司支付救援費,預估可能高達數千萬美元。
蘇伊士運河被堵期間,有數十艘船隻選擇了繞過非洲好望角的替代路線。相比通過蘇伊士運河,替代路線將多耗費大約2周的時間,額外支付數十萬美元的燃料和其他費用。
德國保險公司安聯最新研究顯示,擱淺導致的蘇伊士運河封鎖或使全球貿易每天損失60億至100億美元。 [18] 
曾造成運河上空“嚴重污染”
2021年4月14日,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貨輪擱淺時,迫使其他數百艘想要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隻被困住,導致當時運河中、靠地中海那一側的空氣中二氧化硫(SO2)濃度“提高到正常水平的5倍”。報道稱,二氧化硫是船用發動機燃料油的副產物,可能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有害影響。從3月23日至29日,上百船隻定錨在運河北端的地中海一側,雖然將主引擎關閉,但這些船隻的輔助動力裝置等設備仍在運轉,導致歐盟Sentinel-5P衞星觀測到,局部大氣中二氧化硫的積累狀況 [27] 
“長賜”號再過蘇伊士運河
2021年12月11日,為確保“長賜”號貨輪順利通過蘇伊士運河,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在其通行前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據埃及《金字塔報》網站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還指派了兩名經驗豐富的蘇伊士運河嚮導和兩艘拖船,全程陪同“長賜”號貨輪在運河中航行;埃及紅海南部艦隊也陪同“長賜”號貨輪10小時。最終,該貨輪於當地時間12日14時進入地中海。 [39] 
2021年12月30日,入選新華社評出的2021年國際十大新聞。 [40] 

3·23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事故貨船資料

倫敦《金融城早報》(City A.M.)等外媒報道稱,“長賜”號約長400米,寬59米,重22萬噸,在巴拿馬註冊,是目前營運的最大型巨型船舶(mega ships)之一。 [2] 
據信德海事網,長榮海運運營的“Ever Given”“長賜”號,建於2018年,巴拿馬旗,入籍美國船級社,保險公司為英國船東互保協會,船長為399.99米,吃水16米,型寬59米,總噸21.76萬。船舶歸屬於Shoei Kisen Kaisha,由日本船廠今冶船廠(Imabari SBMarugame)建造。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