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43 Ida

鎖定
243 Ida是顆在火星木星間繞太陽運行的Koronis小行星
中文名
243 Ida
解    釋
火星木星間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
大    小
58x23 千米
公轉軌道
距太陽平均 270,000,000 千米

243 Ida名字來源

Ida是扶養嬰兒時的宙斯朱庇特)的仙女。Ida是克里特島上一座山的名字,這座島上建有古老的神殿及一個洞穴,據説宙斯就是在那兒被撫養大的。

243 Ida相關新聞與數據

它是迄今為止被近距離訪問過的三顆小行星中的第二顆,伽利略號宇宙飛船於1993年8月28日在飛往木星的途中偶然與之相遇。
小行星Ida有一顆衞星。(它是上圖中靠近右側的小點。)這是我們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的天然衞星,在被暫時標示為“1993 (243) 1”後,1994年9月它被命名為Dactyl(永久標示為“(243) Ida I”)。這個名字是從Dactyli中衍生出的,Dactyli是一羣居住於Ida山的神秘精靈,他們保護着嬰孩時的宙斯,也有人説Dactyli是仙女Ida和宙斯的孩子。
Dactyl大小約為1.6 x 1.2 千米,對如此小的天體而言它是驚人的圓。它以約90千米的軌道繞Ida運行。
科學家們發現他們所觀察到的近距離的小行星中有二分之一實際上屬雙星系統。這個發現把關於雙星系統出現率的古老爭論再次帶到天文學界。但這場論戰的解決還需藉助更多的數據。
應用開普勒第三定律於Dactyl的軌道可以大略估算出Ida的質量,這樣便可知它的密度大致在2.2到2.9克/立方厘米之間(可能會更高些)。這個範圍並不精確因為我們對Dactyl的軌道僅有粗略的瞭解。
小行星Ida被歸為S型小行星,和小行星Gaspra一樣,由鎳鐵和一些硅酸鹽組成。但2.9的密度未免過低。因此,小行星Ida的構成更可能與普通的地粒隕石一般,處於自然狀態,大部分沒有改變。
有趣的是,儘管小行星Ida和Dactyl的光譜十分相似,它們卻竭然不同;Dactyle並不僅僅是Ida的一部分。科學家們認為這個雙星系統可能在碰撞與分裂中形成,這種碰撞與分裂產生了Koronis家族。
小行星Ida和Dactyl的地表佈滿了隕石坑,顯然它們已相當古老。但動力學計算表明整個Koronis家族相對較年輕。這種計算同時表明像Dactyl般大小的天體不太可能能經歷約1億年而倖存下來。或許這些隕石坑形成於產生Koronis家族的分裂的那段時間而不是4千萬年前,那時通常形成這樣的表面。
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在經過小行星Ida時測量了太陽系磁場的變差(在Gaspra可找到相類似效果)。這表明小行星Ida內部一定有些磁性物質,儘管它過低的密度使它的結構難以有與鐵質或石質鐵隕石的結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