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22最美教師

(中宣部、教育部授予的榮譽稱號)

鎖定
“2022最美教師”,是中宣部、教育部授予的榮譽稱號。
2022年9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發布2022年“最美教師”先進事蹟。熊有倫、牛雪松、周榮方、李建國、何燕、蒙芳、陳煒、韓龍、祝響響、管延偉等個人和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教師團隊分別榮獲“2022最美教師”和“2022最美教師團隊”榮譽稱號。 [2] 
中文名
2022最美教師
發佈單位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
發佈時間
2022年9月
主    題
迎接黨的二十大,培根鑄魂育新人

2022最美教師發展歷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師隊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展示廣大教師愛黨愛國、無私奉獻的精神面貌,團結凝聚廣大教師更好地擔負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2022年9月,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主辦的《閃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師發佈儀式》錄製完成。 [2] 
本次發佈儀式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培根鑄魂育新人”為主題,通過真實有力的人物短片和細膩動人的現場訪談,生動表現了周榮方、李建國、牛雪松、熊有倫、祝響響、韓龍、蒙芳、管延偉、何燕、陳煒10位最美教師和1個“最美團隊”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教師團隊,以及1位“特別緻敬”教師王亞平的感人事蹟,展現了他們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2] 
2022年9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20:06、央視科教頻道(CCTV-10)21:31播出《閃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師發佈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同步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學習強國、央視網、央視頻同步直播。 [2] 

2022最美教師獲獎名單

獲獎人員
獎項
教師
單位
照片
頒獎詞
最美教師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熊有倫 熊有倫
中國科學院院士,攻堅克難實現了我國換刀機械手零的突破。先後編寫了機器人領域的系列教材成為經典。堅守教學一線56年,培養了1名中科院院士,數百名研究生,在國防領域、高校和大型企業中成為中流砥柱。
瀋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教授
牛雪松 牛雪松
發展了體能訓練專業方向課程體系,組建師生體能訓練團隊;結合自己國家隊四屆冬奧會備戰經驗,培養出2位冬奧冠軍運動員,26名國家隊體能教練,及100多位基層康復老師。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周榮方 周榮方
潛心一線思政課教學十餘載,課堂上講述焦裕祿的事蹟,讓學生們動容,更感動着億萬網友。
天津職業大學機械實訓中心教授
李建國 李建國
國家級技能大師,紮根職業教育一線29年,探索產教融合實訓教學新模式,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術骨幹。
海南省旅遊學校高星級飯店營運與管理系講師
何燕 何燕
畢業後回到家鄉海南成為一名旅遊專業的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海南本土文化,加入思政內容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高尚情懷。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師
蒙芳 蒙芳
帶領團隊進行了9年送教上門活動,實現了革命老區300多名適齡殘疾孩子能上學、上好學的目標,助力鄉村振興。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中心學校鄉村音樂教師
韓龍 韓龍
退伍軍人,曾遠赴新疆、西藏支教多年,將音樂教學與國防教育結合,用音樂陪伴學生的健康成長。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原校長地理教師
陳煒 陳煒
身患舌癌堅守教育工作崗位11年,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依然牽掛着學校、學生。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鄉村語文教師
祝響響 祝響響
參與貴州、四川等地支教送教130多次,積極傳播先進教育理念,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添磚加瓦。
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教師
管延偉 管延偉
主動申請去條件艱苦的山東海島支教,後跨學段轉崗成為全能型“幼教爸爸”,築起幼兒健康成長的安全防護牆。
最美太空教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太空教師
王亞平 王亞平
先後在“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和中國空間站,三次為中小學生開設“天宮課堂”,點燃中國青少年的航天夢想。
最美教師團隊
[1] 
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教師團隊 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教師團隊
459名高校退休老教師為西部地區10所高校、236個專業、679門課程到崗教學,為西部高等教育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最美教師獎項評價

他們中既有堅守在邊遠艱苦地區的鄉村教師和支教教師代表,又有職業教育中達到國家技能大師水平的“雙師型”教師典型;既有優秀退役軍人到欠發達地區擔任鄉村教師代表,又有在體育教育領域默默奉獻培育為國爭光運動員的教師典型;既有深受大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代表,也有致力於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高精尖教師典型……他們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師德表現和教書育人實績突出、事蹟感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示範性,充分展示了教師隊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良好精神風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