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

鎖定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Moscow Negotiations of 1939),是1939年4~8月英國、法國和蘇聯為締結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
中文名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
外文名
Moscow Negotiations of 1939
參與國
英國、法國和蘇聯
談判時間
1939年4~8月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簡介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
1939年3月—1939年8月,歷時半年的英國法國蘇聯三國談判最後以破裂而告終。對於談判失敗原因的反思也引起了頗多的爭議和思考。三國談判的失敗是30年代歷史環境的必然產物,也是各種合力作用的結果,談判雙方未能從反對德國法西斯擴張,維護世界和平的全局出發來正確地制定自己的外交戰略。具體説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是不應被忽視的。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背景介紹

近代以來,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交往的增加,世界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已大為加強,逐漸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此情況下,世界和平和本國和平是不可分割的,要維護本國和平就必須要維護世界和平,只有在世界和平實現之時,本國、本民族的安全才有保障。但是,三國領導人在談判中都未能意識到這一點。
英國首相張伯倫 英國首相張伯倫
就英法而言,兩國領導人在冷酷自私的民族利己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三國談判中,不是從維護歐洲和平的大局出發,而是站在維護自身霸權利益,寸步不讓的立場之上,未能徹底拋棄綏靖政策。1939年5月,英國外交部向政府提交了有關三國談判的備忘錄,指出“和蘇聯談判一項協定,這不僅僅是為了迫使德國兩線作戰,而更多的是為了——而這是最主要的——一旦戰爭開始,就應竭力使蘇聯捲入戰爭。”很明顯,英國的這一舉動是力求把蘇聯拖入對德戰爭中,然後自己再坐收漁人之利。因此在談判中,英法提出了一系列不平等非互惠的條件,要求蘇聯承擔眾多的單方面義務,對此,蘇聯自然是無法接受的。另外,英國在三國談判期間還舉行英德秘密談判。在一段時間裏,與德和解一直是英國的主要目標,而對蘇談判則被置於從屬和次要的地位,其作用不過是與德談判時用來討價還價的籌碼。對此,張伯倫曾多次表示,他無意讓英國和蘇聯長期地栓在一起,並且希望一旦把希特勒威懾住,就捨棄這一令人不快的同蘇聯的同盟關係。
就蘇聯方面而言,在30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它一直是把反對法西斯侵略,建立包括西方大國在內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在三國談判中,蘇聯也為建立反侵略機制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議,作出了許多的努力。然而,當它看到英法對與蘇聯結盟所持的三心二意的態度,而德國此時又拋出了橄欖枝,於是便拋棄了集體安全政策,轉而與德結盟,與其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應該説,該條約並不是蘇聯政策的第一選擇和必然結果,而是集體安全政策受挫的產物,是“高度現實主義的作法”,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蘇聯的外交政策的核心仍然是維護自身一國的利益,為此它既可以與英法結盟反對德國,也不惜與德國合作瓜分波蘭。其在意識形態上和道義上的原則性都由於該條約的簽訂而蕩然無存。更為惡劣的是,蘇聯和德國走上了瓜分波蘭之路,而後者是個本可以爭取的反法西斯盟國,這充分體現了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總之,儘管蘇聯在1939年前後的外交政策表現的是如此的迥異不同,但無疑都是從民族利己主義出發,為謀求自身的最大安全利益而服務的。
可以説,時代的發展,世界政治、經濟的整體發展從客觀上要求英,法,蘇等大國領導人在進行決策時要放眼地區、全球,看得更深遠一些,然而,英、法、蘇三國的領導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未能適應其時代的需要,他們仍然固執地把民族利己主義作為其外交政策的出發點,而各國在具體出發點和立場上的重大差異使得他們無法在原則問題上達成一致,這是談判失敗的主要原因。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談判過程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相互懷疑,互不信任,因此無法求同存異,達成妥協。從客觀上來講,英法和蘇聯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它們都面臨着共同的敵人——法西斯的侵略,都要保衞本國家、本民族的安全,這本應是它們共同合作的前提條件。然而,談判之前,英法出於意識形態和民族感情上的偏見對蘇聯抱有懷疑和不信任,張伯倫曾表示“我必須承認,對俄羅斯懷有深刻的懷疑。……我也不信任其動機,在我看來,蘇聯的動機似與我國的自由觀念毫無關聯,而一味只想挑撥離間”。在談判過程中,英法對蘇聯的提議要麼拒絕,要麼擱置一邊,而且英法還故意拖延會期,75天的三國談判其中59天被英法耽擱。在具體問題上,英法則固執己見,不肯讓步,如對蘇軍戰時穿越其東歐鄰國國境與德國作戰這一合情合理的建議,英法認為蘇聯的動機不純,其實質是藉機擴大其勢力範圍因此加以拒絕。此外,在談判中,英法只派出了一些次要人物參加,而此前,英國首相曾三次前往德國會見希特勒,相比之下,這隻能讓人相信,英法不重視與蘇聯的談判。對於英法談判中的種種懷疑和不信任,蘇聯方面十分不滿,並且對英法的談判動機表示懷疑。蘇駐英大使麥斯基曾表示:張伯倫希望談判失敗,他使談判進行下去只是為了封住反對派的口。在談判中,蘇聯又得知英國仍在秘密與德國會談,而談判桌上英法遲遲不願對蘇聯及其周邊國家作出安全保證,這就使蘇聯認定英法有勾結德國,禍水東引的企圖。所以,針對英法的種種“叛賣”行徑,蘇聯也以牙還牙,在談判中採取了寸土不讓的原則,如在定義間接侵略問題上,在戰時蘇軍穿越波蘭、羅馬尼亞領土等問題上,蘇聯與英法針鋒相對,決不妥協。於是,三國談判陷入了僵局,雙方儘管存在着反對法西斯這個大同,卻無法在具體條款這些小異上達成一致,最終導致談判的破裂。
德國的高價拉攏和破壞,這也是使得英,法,蘇三國談判失敗的重要原因。當1939年3月,希特勒德國吞併捷克後,確定其下一個進攻對象就是波蘭。為此,希特勒批准了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計劃於9月1日進攻波蘭,目標直指波蘭的盟國英國和法國。這就表明希特勒將挑起世界大戰,其敵人首先將會是英國和法國。不過,希特勒認為要進攻波蘭並取得勝利,就要吸取德國在一次大戰中的教訓,避免兩線作戰,要爭取孤立波蘭。所以,當希特勒得知蘇聯於4月17日正式提出英、法、蘇三國結盟的八點建議後,十分不安。他深知,一旦該建議落實,德國將同時處於東西兩線對蘇和對英法作戰的不利地位。因此,希特勒千方百計地破壞英、法、蘇結成反德同盟。希特勒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是再次製造慕尼黑陰謀,中立英法和蘇聯,使之在德國佔領波蘭之時袖手旁觀。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一方面,德國表示願意與英國談判來解決問題,而英國此時仍未完全放棄綏靖主義政策,對此是求之不得。所以,從1939.5—1939.8,德英進行了秘密談判,會談中,雙方就瓜分世界市場、劃分生存空間、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儘管英國在殖民地問題上作了讓步,但由於德英在世界市場和爭霸歐洲等問題上矛盾尖鋭,雙方未能最終達成協議。雖然如此,英德談判還是分散了英國的注意力,使之對德心存幻想而無法專注於英、法、蘇三國談判,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蘇聯對英國的不信任,正如英國外交官哈維所言,“這件事很可能使同蘇聯的談判受到嚴重的損害,在這個國家裏我們的誠意已不再是無懈可擊的而是容易受人懷疑的”。
另一方面,希特勒決定要穩住蘇聯。5月23日,在一次軍事會議上,希特勒曾表示“不管多高的代價,都必須使俄國的中立實現”。到7月份,德國政府看到離發動戰爭的日期已越來越近,便加緊出高價拉攏蘇聯。7月21日,德國政府向蘇聯表示“德國在東方的政策已採取完全不同的方針,根本不存在威脅蘇聯的問題”,“德國的政策是針對英國的”。8月3日,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向蘇聯駐德國使館代辦阿斯塔霍夫表示:蘇德之間從波羅的海裏海的整個空間距離上不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並建議就劃分該地區的勢力範圍達成協議,簽訂相應的“秘密議定書”。裏賓特洛甫還承諾他願為此訪問莫斯科,以解決蘇德關係問題。
1938年的歐洲地圖 1938年的歐洲地圖
這段時間,正好是蘇、英、法談判處於僵局,蘇聯對談判基本失去信心的時候,在遠東地區。日本和蘇聯又發生了武裝衝突。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對蘇聯許諾瞭如此優厚的條件,既保證其中立與安全,又願意將波羅的海國家、波蘭和東南歐按“兩國完全滿意的方式解決”。可以説,英法不願意給蘇聯的東西,希特勒卻給了它。這些東西無疑對蘇聯而言是有極大吸引力的。此後,德蘇兩國迅速靠攏,希特勒與斯大林多次通電錶示雙方願意改善關係,並簽訂互不侵犯條約。8月23日,蘇德雙方終於在莫斯科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議定書》,有效期為10年。前者規定:締約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在彼此間進行任何武力行動,任何侵略行為或任何攻擊;締約國一方與第三國交戰,另一方不得援助第三國。而後者則劃分了蘇德在東歐地區的各自勢力範圍。該條約的簽署意味着英、法、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已無可能,而德國則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即中立蘇聯,孤立波蘭,破壞莫斯科談判。
最後,波蘭東歐小國的竭力阻撓,人為地設置障礙也是談判無法成功的一個客觀原因。眾所周知,與德國接壤的波蘭是納粹德國的直接進攻目標,也因此成為了英、法、蘇建立安全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然而,值此國家危難之際,波蘭政府出於歷史傳統原因和意識形態上的偏見,只想在德國和蘇聯之間保持等距離外交關係,只願接受英法對它的保證而不願接受蘇聯提供的保證,更不願同意蘇軍開入波蘭領土與德國作戰。為此,波蘭外長貝克曾多次警告英法,反對與俄國合作。他認為,任何包括俄國的安排都會引起德國的強烈反應並導致爆炸性的結果。甚至到了最後時刻,連英法都意識到了形勢的危險性,試圖勸説波蘭政府接受蘇聯的安全保證,但直至8月20日,波軍參謀長告訴英國駐華沙武官説:“在任何情況下都決不同意蘇軍進入波蘭”。波蘭政府這種毫不妥協的態度使得軍事談判達成協議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宣告破滅了。

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結果

1939年的歐洲正處於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英法、德國和蘇聯三足鼎立,在客觀上保持着歐洲的均勢與和平。不過,從自身的最大利益出發,各國又都在主觀上設法打破這種均勢與平衡,爭取最有利於自身的局面。英法的目標是聯合蘇聯,牽制德國,使其不敢放手侵略從而危及自身的利益。而德國的目標則是拉攏蘇聯,使其在未來的衝突中保持中立,這樣德國在發動戰爭時便可無後顧之憂。所以,能否維持歐洲和平,蘇聯的決定便是至關重要的了。儘管蘇聯原本是願意與英法合作,制止德國侵略,從而保證自身的安全,然而英法出於種種原因遲遲不願為與蘇結盟付出應有的努力和代價,而德國卻不失時機地給予了蘇聯所需要的一切,最後導致蘇聯與德國牽手。
反法西斯集體安全體系始終未能在戰前建立,這一結果無疑是加速了二戰的爆發。英、法、蘇註定要在經歷了一系列血與火的教訓,走了一大段彎路之後,才於1941年下半年再次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