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1659年
- 生肖年
- 猪年
- 年 号
- 明永历十三年
- 农 历
- 己亥年
1月4日,当时的幕府官员稻叶伊予守正则,率领定火消(消防队名)4个队,在上野东照宫进行了第一次气势磅礴的消防演习,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在大火的焦土中痛苦绝望的百姓。以这件事为契机,定火消的“出初式”每年1月4日在上野东照宫举行,成为一件必须例行的公事。
3月15日,清立明崇祯帝碑,碑文由大学士金之俊撰写。碑文总结了明思宗崇祯朝失政的原因,指出,崇祯帝之所以失天下,并非由于他的失德所致,而是朝野内外文武事权在握者无一实心办事之人;并告诫后世之臣要悚然知所警戒,后世之君要慎于用人。总之,国君以安民为政务之本,而安民又要以知人为本,这实为“万世之常经”,永远成为为君为臣的“宝镜”。
11月7日,西班牙和法国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法国路易十四与西班牙腓力四世签定比利牛斯条约,西班牙因没有得到哈布斯堡阿嫌糠的支援,而决定割让边界领土给法国以和平结束战争。该协定还包括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和西班牙公主玛丽·泰蕾莎之间的婚约,公主的嫁妆为50万金埃居,分三笔付清。这婚约使路易成为欧洲权力最大的国王。
11月9日,顺治帝自南苑出西红门狩猎,至昌平,见明陵殿宇墙垣倾圯已甚,周围树木多被砍伐,命工部将残毁诸处尽行修葺,禁采树木,添设陵户,并令昌平道官不时严加巡查。(1660)十一月二十七日,他谕令礼部说:明崇祯帝励精图治十七年,考其生背兆平,无甚失德,只因“寇乱国亡,身殉社稷”,“殊堪矜悯,宜加谥号,以昭实行”,特为崇祯加谥号曰庄烈愍皇帝。
12月19日,清廷制定了世职承袭例:除嫡子孙承袭外,有绝嗣者许亲兄弟及亲兄弟子孙承袭三世,三世之后停止承袭,且嗣养疏远宗族之子,不准承袭。次年(1660)十二月初五日,清廷又改定世职承袭例:凡系世职,有子有孙者仍照常袭替;原规定无子孙者除亲兄弟外,其他人不准袭替,改为无子孙者,有本生祖、父、亲伯、叔、兄、弟雅叠白、侄男、侄孙概许袭替;其余嗣养疏远宗族之子仍不准袭替。
朱之瑜东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