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49年

鎖定
公元149年,桓帝親政,中國農曆己丑年,生肖牛年,屬東漢建和三年。
中文名
(公元)149年
年    曆
中國農曆己丑年
隸    屬
東漢建和三年
事    件
桓帝親政

目錄

149年大事記

公元149年東漢建和3年,首都洛陽再度大水氾濫成災。
東漢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九月己卯(11月1日)滎陽地震,這是鄭州地區有記載的發生最早的地震
公元149年,董卓同志因為根正苗紅,被選拔為中央警衞員。後來跟隨中將張奐鎮壓幷州發生的反革命,立下赫赫戰功,被提升為少校。
林堅的68世孫林肇在漢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進駐西河。
君士坦丁堡的建立新都的前身是古希臘的商業殖民城市拜占庭,公元前7世紀興建,以當時部落酋長的名字命名,在公元149年被毀。
公元149年,漢桓帝建和三年,陳寔(shi)為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
下詔舉士
建和三年(149)六月,桓帝下詔,令大將軍、三公(司徒、司空、太尉)、特進、侯、卿、校尉等官薦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桓帝親政
正月梁太后下詔,宣佈結束臨朝聽制,歸政於年已十八歲的桓帝劉志。 [1] 

149年出生

許劭,字子將,生於公元149年平輿一個有名望的士大夫家中。許劭少年時就好講倫理,評論人物,十八歲便出遊潁川、召陵等地。
司馬防於漢桓帝劉志建和三年出生(公元149年),於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四年逝世(公元219年)。虛歲享年71歲。
司馬防是司州河內温縣(今河南温縣)人,其父司馬雋是東漢豫章太守。司馬防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曹瞞傳曰:為尚書右丞司馬建公所舉。及公為王,召建公到鄴,與歡飲,謂建公曰:“孤今日可復作尉否?”建公曰:“昔舉大王時,適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馬宣王之父。

149年逝世

許慎生於約公元54年,卒於約公元149年,故居召陵區姬石鄉許莊村。東漢時稱萬歲裏,當時屬於汝南郡召陵縣,所以,《後漢書·儒林傳》上説:“許慎,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人也。”
荀淑(公元83-149年),字季和,東漢潁川郡潁陰人。桓帝時為朗陵侯相,蒞事明理,有“神君”之稱。有八子(儉、緄、靖、燾、汪、爽、肅、敷),並有才名,時謂八龍。
周舉(公元105—149年),字宜光,東漢汝南汝陽(今河南省汝水北)人,曾任幷州刺史。太原舊俗,介子推被燒死的一個月,因介子推之神不喜見火,無人敢生火用火,一個月中,盡吃先前做好的冷食,叫做“一月寒食”。太原地處北方,氣候寒冷,老少不堪,歲多死者。周舉知此,着手革除陋俗,撰文放入介子推廟,意為隆冬滅火,嚴重損害百姓健康,非賢者本意,當應讓百姓不要滅火。又曉喻百姓禁火傷身,非介子推所喜,“眾惑稍解,風俗頗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