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48年

鎖定
公元148年,是農曆戊子年(鼠年)。年號,東漢建和二年。
中文名
(公元)148年
外文名
148 AD
農    曆
戊子年
年號,
東漢建和二年。
大事記
益州刺史擊降諸羌

目錄

148年大事記

益州刺史擊降諸羌:
建和二年(148)三月,白馬羌攻略廣漢屬國,西羌及湟中(今青海湟水兩岸地區)胡等也相繼叛漢,攻打郡縣。益刺史徵發板楯蠻進剿諸羌,斬首、招降二十萬人。
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清河國改名甘陵國。三國、魏時,甘陵郡(東漢建安十一年改郡)和甘陵縣均複名清河,一直到晉代,今縣境即為清河縣轄域(此時之清河縣轄域較大,除今清河縣境外,還含有今山東省地),仍屬冀州清河國(於西晉咸寧三年封為國)。
公元148年,佛骨舍利很快被送到京都洛陽,漢桓帝一見驚嘀喜萬分。不久命分發佛骨舍利並在各地建造佛塔寺院。法門寺在周原腹地聖冢上誕生。
公元148年,白馬寺住持安世高法師遍讀經書,找到藏經圖,按圖索驥,親自到鹿台山香巖寺取走經書,用20餘年時間翻譯成95部115卷。鹿台山香巖寺名揚中原,後有高僧在此修建廟宇,規模宏大。每年三月初三廟會,信徒雲集,香煙嫋嫋,人流如潮,場面宏大,盛極一時。
公元148年,西域高僧安世高來到美陽城,找了一間閒置的破屋棲身。夜半竟發現窗外一片紅光,直衝雲霄。他判定是佛教聖物的靈光,便帶宮僧多人去射出靈光的地方發掘,半日便挖出帶梵文的記事青磚及裝了佛舍利的寶函。他將寶函獻給朝庭,漢桓帝大喜,遂重用安世高,並在“聖冢”發掘處建寶塔以供奉舍利。

148年出生

荀悦(公元148年~公元209年),字仲豫,漢獻帝時做過侍講,後來任秘書監、侍中。著作有《申鑑》等。漢獻帝覺得班固的《漢書》難懂,於是讓荀悦根據《左傳》編年紀事的體例寫《漢紀》供他參閲。《漢紀》共約十八萬字,不足《漢書》的四分之一。時間起於漢元年(前206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由於荀悦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讓漢獻帝瞭解《漢書》,所以主要是在對《漢書》進行刪節的基礎上完成的,內容和《漢書》基本相同,區別不大。

148年逝世

陳景起事被殺
建和二年(148)十月,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陳景自稱“黃帝子”,設置官屬,圖謀聚眾起珍,事敗被殺。
管伯起事被殺
建和二年(148)十月,南頓(今河南項城西)人管伯自稱“真人”,圖謀起兵,事泄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