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103年

鎖定
公元1103年從歷史朝代上來分,還可以叫做癸未年(羊年);遼乾統三年;北宋崇寧二年;西夏貞觀三年;大理天政元年;越南龍符三年;日本康和五年。
中文名
1103年
年代事記
宋代軍事將領、抗金名將岳飛誕生
歷史朝代
癸未年(羊年)
著名人物
三條氏家族

1103年大事記

《營造法式》 《營造法式》
1、宋代傑出的軍事將領、抗金名將岳飛誕生
2、為了中止王公內訌和共同抗擊波洛韋茨人,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牽頭召開了三次全羅斯王公大會(1097年、1100年和1103年),這是羅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在這些大會之後,他組織了幾次深入草原的對波洛韋茨人的遠征,結果徹底打敗了他們,使羅斯暫時免於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
3、北宋崇寧二年,中國李誡編成《營造法式》,1103年刊行。《營造法式》是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對於古建築研究,唐宋建築的發展,考察宋及以後的建築形制、工程裝修做法、當時的施工組織管理,具有無可估量的作用。書中規範了各種建築做法,詳細規定了各種建築施工設計、用料、結構、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4、十字軍佔領西亞腓尼基古城,並建立城堡。
西亞腓尼基古城。遺址在今黎巴嫩的貝魯特以北40千米處的朱拜勒。聖經時代此地名為傑貝勒。比布魯斯是希臘語,意為書,因埃及紙草經此地傳入愛琴海地區而得名。從1921年起在這裏進行了發掘。一些學者認為比布魯斯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有連續居址的城市。
5、安濟坊始建。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文學家蘇軾在杭州領導控制流行病時始建“病坊”,又名“安樂”。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政府將“安樂”接管並易名為“安濟坊”,其後,各地均有安濟坊之設。
6、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在各路設提舉學事司,管理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簡稱提學。
7、完顏烏雅束(1061年-1113年),字毛路完,金景祖完顏烏骨乃之孫,金世祖完顏劾裏缽之長子,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兄。是女真族的酋長都勃極烈,1103年-1113年期間在位,他被後世追封為金康宗。

1103年出生

1、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將,軍事家,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北宋末年,曾從軍抗遼。靖康元年(1126),復投軍於趙構大元帥府抗金,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後隸屬副元帥宗澤,在黃河南北屢敗金軍。金軍嘆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生性剛直,深沉寬厚,勤奮好學,苦練武功,曾求師於本地箭師周侗和槍手陳廣,成為"一縣無敵"。他還特別愛讀《左氏春秋傳》和孫、吳兵法。
2、三條氏家族著名人物三條公教(1103年-1160年)出生。
三條氏,藤原氏北家閒院流的嫡流。家格為清華家,家徽是唐菱花圖案。家族分為大臣家的正親町三條家,三條西家等許多分流。藤原公實的次男藤原實行為始祖(後來的三條實行)。

1103年逝世

1、金厄瓦·次程巴圓寂。
金厄瓦·次程巴,於藏曆第一繞迥之土虎年(1038年,宋寶元元年)誕生在後藏年區的昂拉崗地方。父名釋迦多傑,母名利茂·益西仲。幼時起名叫達察巴。金厄瓦從童年時代即對性空義有所悟解。他天資聰慧,對梵文也略通曉,尚能翻譯。凡其它譯師譯來西藏的密教經典,他幾乎都閲讀過,他還仿照阿底峽尊者的聚蓮塔,用諸寶造了許多聚蓮塔。他先後在諾地學法6年,又在牛壟求學3年,收徒眾多,向弟子主要傳授噶當派教授,故開噶當派“教授”一派。博多瓦開教典派,與教授派成為噶當派的兩個支派。他所著禪裙常用皮革補綴,因而眾稱皮裙大師。於藏曆第二繞迥之水羊年(1103年,宋崇寧二年)謝世,時年66歲。
2、鄭亶病逝。
鄭亶,字正夫,原籍今江蘇太倉,北宋水利專家。宋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熙寧三年(1070年),根據太湖下游青浦等地的水利情狀,上《蘇州水利書》,建議治理蘇州一帶水田,還提出“辯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跡”等“六得”,後又提出《治田利害大概》七條建議。書上,得到朝廷的讚賞。五年,任司農寺丞,提舉興修兩浙水利。不久受訐去職,回太倉在大泗瀼開闢圩岸、溝澮、場圃,大獲農利。因又繪圖獻給政府,復任司農寺丞,升江東轉運判官,後任温州知州,病逝於任所,後歸葬太倉,墓今存,在太倉城區的弇山園內。著有《吳門水利書》四卷。在縣境重固鄉郟家橋(今名郟店),曾築別業,地名由此而始。
3、石頭懷志禪師(1039—1103年),南嶽懷讓派下第十四世法嗣,宋朝婺州金華人,俗姓吳。年幼的懷志就心懷出世之志,十四歲時禮拜智能院的寶稱禪師為師父,從此在寶稱座下參禪。二十二歲,經過嚴密的考功之後,終於披剃出家。後於1103年坐化於蒲團,世壽六十四歲(宋仁宗寶元二年至宋徽宗崇寧二年),戒臘四十三。
4、古挪威國王馬格努斯三世(赤腳) 在位時間10年,於1103年逝世。
5、王覿(1036年-1103年)泰州如皋人。第進士。
《宋史》的作者在《王覿傳》中是這樣評價王覿:“覿清修簡澹,人莫見其喜愠。持正論始終,再罹譴逐,不少變。”其意是王覿為官清正,淡泊名利,生活儉樸,舉止嚴肅,不苟言笑,喜怒不形於色。絕不因遭受打擊迫害而低頭屈服,仍然堅持正義到底。1103年,王覿“無疾而卒,年六十八。” 王覿的著作有《諫疏》30卷,《奏議》30卷,《雜文》50卷,《內製》30卷。

1103年歷史記載

宋收復湟州
崇寧二年(1103)六月,童貫、王厚率領宋軍從熙州(今甘肅臨洮)出發,分兵二路攻打元符二年(1009)被羌人佔領的湟州(今青海樂都)。一路以駐守岷州(今甘肅岷縣)宋將高永年為統制官,率蘭、岷州通遠軍兵馬二萬出京玉關(今甘肅蘭州西);一路由童貫、王厚親自率領,出安鄉關,圍羌人多羅巴部於巴金城(今甘肅永清縣西),殺死多羅巴二子,攻克巴金城。多羅巴逃歸青唐城(今青海西寧市),童貫、王厚率軍進至湟州城下。接着高永年率領的另一路兵馬亦趕到。宋軍連續作戰,不等羌人援兵到,就一鼓作氣,合兵攻下湟州。湟州收復,徽宗大喜,厚賞百官,進蔡京官三等,蔡卞以下二等,以王厚為威州團練使,知熙州,童貫轉入內皇城使、果州刺史,仍任熙河蘭會路勾當公事。
用王厚(王韶子)知河州,遣童貫監察院洮西軍。童貫、王厚進兵復取湟州。鑄當十錢及夾錫錢。荊湖、江、淮、兩浙、福建七路茶,恢復禁榷官買,於產地置場,禁商人與園户私易,由官批引(許可證)給商人領茶販賣。是年,遼生女真部節度使盈歌死(1053——1103)。侄烏雅束嗣。女真從烏古乃以來,兩世四主,統一各部,奠定金朝立國基礎。
郟亶逝世
水利家郟亶(1038——1103)。亶字正夫,太倉人。著有《吳門水利書》。
謝良佐逝世
學者謝良佐(1050——1103)。良佐字顯道,上蔡(今屬河南)人。二程弟子。
宋焚燬蘇軾等人著作
崇寧二年(1103)四月,宋下令將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馬渭的文集、範祖禹所著《唐鑑》範鎮所撰《東齋紀事》、劉斂所著《詩話》及僧文瑩所著的《湘山野錄》等書的印板全部焚燬,禁止流傳。
宋禁元祐學術
為了從思想上加強控制,防止元祐學術及政事在學校及社會上流傳,影響人們的思想。宋徽宗、蔡京統治集團在焚燬蘇軾等人著作的前後,又嚴令禁止傳播元祐學術思想及政事。崇寧元年(1102)十二月,徽宗下令對所謂宣傳邪説詖行、非議先聖之書與敍述元祐學術政事的書籍一律不能用來教授學生,違反者驅逐出學校。崇寧二年四月,徽崇又下詔禁止宣傳元祐時曾任館職的程頤的學術思想,對其著作令本路監司認真清查。程頤不得已遷居龍門,停止授徒講學。這一年的十一月,徽宗又下令各地要認真檢查舉報以元祐學術政事聚徒傳授者,一經發現,嚴肅處理,決不寬赦。

1103年通鑑記載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崇寧二年(遼乾統三年)
春,正月,辛巳朔,遼主如混同江。女直函蕭哈里之首來獻,遼主大喜,賜予加等。蕭哈嚕言於遼主,請修邊備,樞密使耶律阿蘇力沮之,時譏其以金賣國雲。
乙酉,貶竄元符末台諫官於遠州;任伯雨昌化軍,陳瓘廉州,龔夬象州,馬涓澧州,陳佑歸州,李深復州,張庭堅鼎州,併除名勒停,編管。江公望責授衡州司馬,永州安置;鄒浩除名勒停,昭州居住。已上並永不得收敍。王覿臨江軍居住,豐稷建州,陳次升建昌軍,謝文瓘邵武軍,張舜民房州,亦皆除名勒停。蔡京、蔡卞怨任伯雨等之論己,檢會其章疏以進,故有是貶。京之帥蜀也,張庭堅在其幕府,及入相,欲引以自助,庭堅不從,京恨之,至是亦除名編管。
知荊南府舒亶平辰、沅猺賊,復誠、徽二州,改誠為靖州,徽為蒔竹縣。曲赦荊湖兩路。
己丑,詔許茅山道士劉混康修建道觀,仍令直奏災福,無得隱匿。混康有節行,頗為神宗所敬重,故帝禮信之。
壬辰,中書侍郎温益卒。益仕宦無片善可紀,至其狡譎傅會,蓋天性也。
丁未,以蔡京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以知岢嵐軍王厚權發遣河州兼洮西沿邊安撫司公事。
厚少從父韶兵間,暢習羌事。元佑棄河湟,厚疏陳不可,且詣政事堂言之。蔡京既治元佑棄地之罪,仍欲開邊,故有是命。
戊申,遼主如春州。
二月,辛亥,安化蠻入寇,廣西經略使程節敗之。
壬子,遣官相度湖南、北猺地,取其材植,入供在京營造。
甲寅,尊元符皇后為皇太后,宮名崇恩。
辛酉,置殿中監。
庚午,初令陝西鑄折十銅錢並夾錫錢,召募私鑄人赴官充鑄錢工匠,從蔡京奏也。
遼以武清縣大水,弛其陂澤之禁。
癸酉,奉安哲宗御容於西京會聖宮及應天院。
丙子,置諸路茶場。茶自嘉佑通商,至熙寧中,李稷稍復榷法,而利復歸於官。及是蔡京請荊湖、江、淮、兩浙、福建七路,仍舊禁榷官買,即產茶州軍隨所置場,申商人、園户私易之禁。商人買茶,貯於籠篰,官為抽盤第敍收息訖,批引販賣,歲入百萬緡以進御。自此盜販公行,民滋病矣。
戊寅,王厚言:“熙寧間,神宗以熙河邊事委任先臣韶,當時中外臣僚,凡有議論熙河事者,蒙朝廷批送先臣看詳可否,議論歸一,無所搖奪。今朝廷措置一方邊事,已究見利害本末。欲乞自今中外臣僚言涉青唐利害者,依熙寧故事,並附本路經略司及所委措置官看詳。”從之。又詔:“入內供奉官童貫往來句當,仰本路經略、安撫、都總管司,公共協力濟辦。”
三月,乙酉,詔:“黨人親子弟毋得擅到闕下;其應緣趨附黨人罷任,在外指射差遣,及得罪停替臣僚亦如之。”
辛卯,曾句玉龍觀黃庭堅,除名勒停,送宜州編管,以湖北轉運判官陳舉奏庭堅撰《荊南承天院碑》,語涉謗訕也。
癸卯,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霍端友等五百三十八人。其嘗上書在正等者升甲,邪等者黜之。
時李階舉禮部第一。階,深之子,而陳瓘之甥也。安忱對策,言使黨人之子魁多士,無以示天下,遂奪階出身而賜忱等。忱,惇兄也。又,黃定等十八人皆上書邪等,帝臨軒召謂之曰:“卿等攻朕短可也,神宗、哲宗何負於卿等!”亦並黜之,皆從蔡京言也。
詔:“知河州王厚權管句熙河蘭會路經略司職事。”
夏,四月,甲寅,詔侍從官各舉所知二人。
丁卯,詔毀呂公着、司馬光、呂大防、範純仁、劉摯、範百祿、梁燾、王巖叟景靈西宮繪像。
己巳,童貫至熙州,傳語勞軍。
庚午,詔國子監印書賜諸州縣學。
甲戌,王厚奏:“河南、河北諸羌,以大小隆贊爭國之故,人心不寧,諸族酋豪,互有猜忌,遂更相侵掠殺戮,正所謂以夷狄攻夷狄,乃中國之利。臣見與童貫計議,乘此從長措置,候起發別具奏聞。”
乙亥,詔:“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馬涓《文集》,範祖禹《唐鑑》、範鎮《東齋記事》,劉分攵《詩話》,僧文瑩《湘山野錄》等印板,悉行焚燬。”
戊寅,以趙挺之為中書侍郎,張商英為尚書左丞,户部尚書吳居厚為尚書右丞,兵部尚書安惇同知樞密院事。
詔:“追奪王珪贈諡;王仲端、王仲薿並放罷,遺表恩例減半。追毀程熙出身以來文字,除名,其入山所着書,令本路監司覺察。”時臣僚上言:“神宗大漸,王珪不早請建儲,密召高士充,欲成其奸謀。”又言:“程頤學術頗僻,素行譎怪,勸講經筵,有輕視人主之意,議法太學,則專以變亂成憲為事。”故有是詔。範致虛又言:“頤以邪説詖行,惑亂眾聽,而尹焞、張繹為之羽翼,乞下河南盡逐學徒。”頤於是遷居龍門之南,止四方學者,曰:“尊所聞,行所知,可矣,不必及吾門也。”
五月,辛巳,以賢妃鄭氏為淑妃。
丙戌,曾布以妻魏氏及子紆、繰等交通請求,受賂狼籍,責授廉州司户參軍,仍舊衡州安置,紆永州編管,繰除名。
戊子,遼以獵人多亡,嚴以科禁。
甲午,詔頒梁安國等二十二人昨上書謗訕節文,降責有差。
乙巳,遼主清暑赤勒嶺;丙午,謁慶陵。
遼西北招討使蕭德勒岱自恃後族,慢侮僚史,戍長耶律棠古不為屈,乃罷之。棠古訟於朝,不省。棠古性坦率,好別白黑,人有不善,必盡言無隱,時號“強棠古”。
六月,庚申,詔:“元符末上書進士,類多詆訕,令州郡遣入新學,依太學自訟齋法,候及一年能革心自新者,許將來應舉;其不變者,當屏之遠方。”
辛酉,王厚、童貫發熙州。初,厚與貫會諸將部分軍事,諸將皆欲並兵直趨湟中。厚曰:“賊恃巴金、把拶之險,挾大河之阻,分兵死守以抗我師,若進戰未克,青唐諸部之兵繼至,夏賊必為之援,非小敵也。不若分兵為二,南道出安鄉,衝其前;北道出京玉,搗其後。賊腹背受敵,勢不能支,破之必矣。”貫猶未決。厚曰:“它日身到其地,計之熟矣,願毋過疑。”遂以岷州將高永年為統制官,權知蘭州姚師閔佐之,及管句招納王端等率蘭、岷州、通遠軍漢蕃兵馬二萬出京玉關,厚與貫親領大軍出安鄉關,渡大河,上巴金嶺。
癸亥,厚次河州;甲子,次安鄉關。貫率李忠等以前軍趨巴金城,舊名安川堡,在巴金嶺上,多羅巴使其三子長曰阿令結、次曰廝鐸麻令、次曰阿蒙率眾拒守。城據岡阜,四面皆天塹,深不可測,道路險狹。我師至,望見城門不閉,偏將辛叔詹、安永國等爭先入,賊出兵迎擊,師少卻。永國墮天塹死,叔詹等馳還,幾為所敗,會雨,各收軍而止。翼日,乙丑,賊以大眾背城而陳,埤間建旗鳴鼓;決戰,復有疑兵據高阜,張兩翼。會厚以軍至,賊望見氣沮。厚乘高,列大帥旗幟,遣人諭以恩信,開示禍福。數返,阿令結等不肯降,語益不遜,遂命諸將攻城。賊力戰拒險,我軍不能過天塹。厚親至陳前,督強弩射之,賊稍卻。別遣偏將鄒勝率精騎由間道繞出其背,賊大驚。因鼓之,諸軍四面奮擊,殺阿令結、廝鐸麻令於陳。阿蒙流矢中目貫腦,遁去;多羅巴率眾來援,聞敗,亦遁去。日未中,大破賊眾,遂克其城,遠近爭降附。厚誅強悍首領數百人,入據城,遣高永年引兵萬餘出京玉關。
丙寅,厚進軍次瓦吹,舊名寧洮寨。永年等進據把拶、宗城。
阿蒙道遇其父多羅巴引眾來援,告之曰:“兵大敗,二兄皆死,我亦重傷,漢家已入巴金城矣!”父子相持慟哭,恐追騎及,偕馳而去。至??當城,所居附順者張心白旗甚眾,復懼見禽,逾城奔青唐。然餘黨猶盛,王厚慮其或掎我軍後,丁卯,大軍留寧洮,厚與童貫率李忠等將輕騎二千餘人趨??當,破不順部族,焚其巢穴,臨大河據險,命忠等率眾守之。厚即日還寧洮。
戊辰,進下隴朱黑城,城舊名安隴寨。
己巳,進至湟州。會高永年等軍於城東坂上,諸將各率所部環城,遣人約降,其大首領丹波禿令結盡拘城中欲降者,據城不下。厚與童貫登城南山,視城中,盡見其戰守之備,分遣諸將各守一面攻城。賊援兵自城北宗水橋上繼至,勢益張。日暮,諸將有言:“賊得援力生,我師攻戰久已疲,請暫休士卒,徐圖之。”厚謂貫曰:“大軍深入至此,是為死地,不急破其城,青唐王子擁大眾來援,據橋而守,未易以旬日勝也。形見勢屈,將安歸乎!諸將不以計取,顧欲自便,豈計之得邪!敢再言者斬!”於是諸將各用命。死士乘城,賊以石縱擊,垂至堞而墜,奮覆上者,不可勝數,鼓四合,晝夜不絕聲,矢下如雨,城中負盾而立。庚午,別遣驍將王用率精騎出賊不意,亂宗水上流,擊破援兵,絕其路,乘勝奪水寨。初,元符間,築城宗水之北以護橋,至是賊據守之。有蕃將包厚緣城而上,捴槍擊賊,引眾逾入城,退保橋南。厚開其門,王用因以其眾入據橋城,而戰勢猶未沮,遂火其橋,中夜如晝。諸將乘火光盡力攻城,城中不能支。大首領蘇南抹令咓潛遣人縋城送款,請為內應,許之。是夜,王亨奪水門入,與其麾下登西城而呼曰:“得湟州矣!”諸軍鼓譟而進。丹波禿令結以數十騎由西門遁去。辛未,黎明,大軍入湟州。假高永年知州事,完其城而守之。前後招納湟州境內漆令等族大首領七百五十人,管户十萬。厚具捷書以聞。
初,湟州未克,青唐王子溪賒羅撒率眾來援,過安兒峽,聞城已破,遂駐宗哥城,以丹波禿令結不能守,斬之以徇。時論者皆欲席捲而西,王厚與童貫及諸將議曰“湟州雖下,形勢未固,新附之人,或持兩端,青唐餘燼尚強,未肯望風束手,我師狃於新捷,其實已罷,若貪利深入,戰有勝負,後患必生。歲將秋矣,塞外苦寒,正使遂得青唐,諸將未可興築。若不暴師勞費,則必自引而歸,玩敵致寇,非萬全之策。往年大軍之舉,事忽中變,正以此耳。湟州境內要害有三:其一曰??當,在州之南,前已城之矣。其二曰省章,在州之西,正為青唐往來咽喉之地,漢世謂之隍峽,唐人嘗修閣道,刻石記其事,地極險阻,若不城之,異日出兵,賊必乘間斷我歸路。其三曰南宗寨,在州之北,距夏國卓羅右廂監軍司百里而近,夏人交構諸羌,易生邊患,今若城之,可以控制。況此三城正據鄯、湟腰背、控制之利,可斷其首尾之患。厚在元符間,已嘗建論,不從,竟致棄地之事,覆車之轍,何可復蹈!且三城既畢,湟境遂固,降者悉為吾用,地利可佐軍儲,形勢所臨,威聲自遠,益知招撫降眾必多,此支解羌虜之術也。明年乘機一舉,大功必成。”或謂厚曰:“朝廷之意,必欲亟定青唐,從而有功,必受重賞;違之且得罪。”厚曰:“忠臣之誼,知體國耳,遑它恤乎!”遂以是日甲戌移軍趨省章東峽之西,得便地曰灑金平,建五百步城一座,後賜名曰綏遠關。
大軍駐關中,溪賒羅撒尚在宗哥,遣其大首領奔巴令阿昆等五輩持蕃書詣軍門,請保渴驢嶺以西而和,書辭每至益卑。時軍中已定議保完湟境,來春進取,且欲懈賊鬥志,使不為備,於是以便宜聽所請,移書張示威信,賊中大震。
是月,中太一宮火。
秋,七月,己卯,以收復湟州,百官入賀。
辛巳,進蔡京官三等,蔡卞以下二等。
壬午,白虹貫日。
詔以王厚為威州團練使,知熙州;童貫轉入內皇城使、果州刺史,依前熙河蘭會路句當公事;賞復湟州功也。
甲申,降德音於熙河蘭會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庚寅,曾肇責授濮州團練副使。
辛卯,詔:“上書進士見充三舍生者罷歸。”
丁酉,詔:“自今戚里、宗屬勿復為執政官,着為令。”
庚子,賜茅山道士劉混康號葆真觀妙先生。
乙巳,吏部言程頤子端彥,見任鄢陵縣尉,即系在京府界差遣,宜放罷,從之。因下詔:“責降人子弟毋得任在京及府界差遣。”
是月,遼中京雨雹傷稼。
八月,丁未朔,再論棄湟州罪,除許將已放罪、曾布已責廉州司户外,韓忠彥、安燾、範純禮、蔣之奇各貶官,龔夬化州、張庭堅象州編管,陳次升循州、姚雄光州居住,錢景祥、秦希甫並勒停,李清臣身死,其子祉當時用事,送英州編管。又詔:“胡宗回頃帥熙州日,屢陳堅守鄯、湟之議,見落職罷任,可特與夏寶文閣待制、知秦州。”
戊申,御史中丞石豫、殿中侍御史朱紱、餘深奏:“尚書左丞張商英,於元佑丁卯嘗為河東守臣李昭敍作《嘉禾篇》,謂‘成王衝幼,周公居攝,誅伐讒慝,卒以天下聽於周公,時則唐叔得嘉禾。推古驗今,跡雖不同,理或胥近。’方是時,文彥博、司馬光等來自洛郊,方掌機務,比之周公,可乎?逮元符之末,起鄒浩於新州,商英草詞曰:‘思得瑞士,司直在庭。’又曰:‘浩徑行直情,無所顧避。’所謂浩之直情徑行,果先帝之所取乎?先帝不取而商英取之,可乎?”詔:“張商英秉國機政,議論反覆,台憲交章,豈容在列!可落職,知亳州。”臣僚因言商英作為謗書,肆行誣詆,宜更加誅責,置之元佑籍中。辛酉,詔以商英入元佑黨籍,改知蘄州;尋罷職,提舉靈仙觀。
湟州既平,王厚奉詔措置河南生羌。其地在大河之南,連接河、岷,部族頑梗,厚以為若不先事撫存,據其要害,大軍欲向鄯、廓,必相影助;或於熙河州界出沒,為牽制之勢,擾我心腹,共害甚大。乃留王端、王亨在湟州,與高永年等就近招納宗哥、青唐一帶部族,存撫新屬羌人。甲子,大軍由來賓城濟河,南出來羌,拔當標城,又進至分水嶺、平一公城,達南宗。癸酉,厚引軍赴米川城,遇蕃賊三千餘騎,與戰,破之,賊焚橋遁去。明日,厚修橋欲濟,賊復來扼據津渡,厚及童貫幾為流矢所傷。乙亥,來賀城陷,賊掠取財物,仍各散去。
九月,壬午,詔:“宗室不得與元佑奸黨子孫及有服親為婚姻,內已定未過禮者並改正。”
庚寅,詔:“上書邪等人,知縣以上資序並與外祠,選人不得改官及為縣令。”
壬辰,置醫學。
癸巳,令天下郡皆建崇寧寺。
辛丑,改吏部選人七階,曰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從事郎、通仕郎、登仕郎、將仕郎,從刑部尚書鄧洵武言也。舊制以職為階官而以差遣為職,名實混淆,元豐雖定官制,此猶未正,故更名以革其弊。
臣僚上言:“近出使府界,陳州士人有以端禮門石刻元佑奸黨姓名問臣者,其姓名雖嘗行下,至於御筆刻石,則未盡知。近在畿甸且如此,況四遠乎!乞特降睿旨,以御書刊石端禮門姓名下外路州軍,於監司長吏廳立石刊記,以示萬姓。”從之。
冬,十月,甲辰,遼主如中京。
王厚奉詔班師。甲寅,還至熙州,遣童貫領護大首領掌年杓拶遵廝雞及酋長温彪赴闕。
己未,吐蕃貢於遼。
己巳,遼有事於觀德殿。
丙子,郎阿章領河南部族寇來賓、循化等城,洮西安撫李忠統兵往救之。
是月,遼生女直部節度使英格卒,兄子烏雅舒襲節度使。初,諸部各有信牌,馳驛訊事。英格用阿古達議。擅置信牌者罪之。由是號令始一,兵力益強。
十一月,庚辰,詔:“以元佑學術政事聚徒傳授者,委監司舉察,必罰無赦。”
辛巳,詔:“元佑系籍人,通判資序以上,依新條與管句宮觀;知縣以下資序,與注監岳廟,並令在外投狀指射差注。”
乙酉,江南西路提舉常平韓宗直、知亳州孫載並放罷,臣僚論其嘗附元佑奸黨故也。
洮西安撫李忠,行至骨廷嶺,距循化城尚五六里,與賊遇,三戰三敗,忠及諸將李士且、李叔詹、辛叔獻皆為賊所傷,卻奔懷羌城。是夕,忠死。
丙申,遼羣臣加上遼主尊號曰惠文智武聖孝天祚皇帝。大赦。以宋魏國王和囉噶為太叔,皇子梁王達嚕進封燕國王,以鄭王淳為東京留守,進封越國王,各進一階。
丁酉,以特里袞阿嚕薩古為南院大王。
戊戌,以受尊號告廟。乙巳,謁太祖廟,追尊太祖之高祖廟號肅祖,曾祖廟號懿祖;詔監修國史耶律儼纂太祖、諸帝實錄。
十二月,戊申,遼主如藕絲澱。
丁巳,詔:“臣僚姓名有與奸黨人同者,並令改名。”從權開封府吳拭奏請也。時改名者五人,朱紱、李積中、王公彥、江潮、張鐸。
癸亥,祧宣祖皇帝、昭憲皇后。
丙寅,詔:“六曹長貳歲考郎官治狀,分三等以聞。”
癸酉,詔:“別建熙河蘭會措置邊事司,王厚措置邊事,童貫同措置,仍兼領秦鳳,得以節制兵將,應副興發。”
遼以蕭烏納為臨海軍節度使。烏納上書曰:“自蕭哈里亡入女直,彼有輕朝廷心,宜益兵以備不虞。”不報。
初,遼主幸耶律達噶第,見國舅大父房之女蕭氏,小字瑟瑟,悦之,匿宮中數月。皇太叔和囉噶勸遼主以禮選納,至是立為文妃。
是歲,諸路蝗。
纂府蠻楊晟銅、融州楊晟天、邵州黃聰內附。
遼放進士馬恭回等百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