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07型驅逐艦

鎖定
07型驅逐艦(俄文:Эскадренные миноносцы проекта 7,中國代號:07型驅逐艦,又稱:6607型驅逐艦,北約代號:Anshan class destroyer,譯文:鞍山級驅逐艦),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根據“六四協議”向蘇聯購買引進的大型軍艦,是中國海軍裝備系列中的第一型驅逐艦
07型驅逐艦原為蘇聯“憤怒級”驅逐艦(俄文:ГОРДЫ класс,英文:Gnevnyi class [1]  ), 又名為”7號工程“。該級艦自1935年開始建造並服役共計28艘。後經改型命名為”前哨級“”7-U工程“,從1938年開始繼續建造並服役,總計建造18艘。
中國海軍07型驅逐艦共4艘,均以中國北方城市命名。“鞍山”與“撫順”兩艦於1954年10月14日在青島接收,“長春”與“太原”兩艦則於1955年6月28日在青島接收。
中文名
07型驅逐艦
外文名
Type 07 Destroyer
研製時間
1936~1942年
建造國家
蘇聯
服役國家
蘇聯、中國
建造單位
符拉迪沃斯托和共青城造船廠
建造數量
46
中國服役
4
初期艦型
7號工程“憤怒”級
改進艦型
7-U號工程“前哨”級

07型驅逐艦發展沿革

07型驅逐艦歷史背景

20世紀50年代初,經協商談判,蘇聯同意將4艘07型雷擊艦出售給中國。
1954年到1955年,4艘艦陸續駛抵青島。其中一艘被命名為長春號。其他3艘分別命名為鞍山號、撫順號和太原號。這4艘雷擊艦噸位大、戰鬥力強,是當時人民海軍的核心支柱,被海軍官兵譽為“四大金剛” [2] 
1953年中國政府從極為緊張的國防經費中撥出2億盧布專款從蘇聯訂購四艘驅逐艦 [3] 
1952年9月及1953年初,中國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又先後兩次率團赴蘇商購驅逐艦,談判進行得十分艱苦。1953年3月12日羅舜初電告周恩來和蕭勁光,陳述蘇聯不但出售的都是“廢銅爛鐵”而且要價奇高。3月16日蕭勁光回電:“廢銅爛鐵也要!”。
在此基礎上,經中央批准,在蘇聯訪問的政務院財經委副主任、重工業部部長李富春,代表中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了《關於海軍交貨和關於在建造軍艦方面給予中國以技術援助的協定》。因為這一協定是在1953年6月4日簽訂的,故稱“六四”協定 [4]  。協定核心內容是進口4艘“自豪”級驅逐艦 [5]  。中國這才以每艘相當於當時17噸黃金的高價購得4艘即將退役的07型驅逐艦,並於1954年3月籌建驅逐艦部隊 [6]  。蘇聯對售出的4艘驅逐艦,於1949年至1955年1月間完成大修。
鞍山艦,原名“記錄”號,即Рекордный,Rekordny,列考耳特內依,1936年開工建造至1941年建成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擔任蘇聯太平洋艦隊旗艦。
撫順艦,原名“尖鋭”號,即Резкий,Rezkiy,列茲基。
長春艦,原名“果敢”號(第二艘),即Решительный(2-й),Reshitelny(ii),列什切裏內依。
太原艦,原名“熱心”號,即Ретивый,Retivy,列齊威,在中國先被命名為吉林艦,後改為太原艦。
中國4艘驅逐艦接收時的原始裝備:四門單管130毫米炮塔(後部敞開式),八門37毫米防空機炮,兩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八組深水炸彈導軌搭載100枚水雷;雷達為Cross Bird型,射控雷達為Square Tie型,未裝聲納;編制乘員246人 [7] 
接艦入役
1954年10月13日上午9時,由蘇聯海軍2艘驅逐艦、2艘掃雷艦、2艘潛艇組成的艦艇編隊,在蘇聯太平洋艦隊參謀長、海軍少將彼得洛夫率領下,從海參崴啓航,穿過對馬海峽,徐徐駛進青島港。自14日起,中國艦員便在蘇聯艦員的陪同下登上驅逐艦,航海、觀通、輪機、魚水雷等各專業,開始官對官、兵對兵的對口學習。同時,中蘇雙方進行碼頭停泊交接驗收,展開試航、試炮等工作。
1954年10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成立大會在青島永安大戲院舉行。青島基地政委盧仁燦宣讀了中共中央軍委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大隊”成立的命令,同時宣佈任命蘇軍為驅逐艦大隊大隊長、劉成章為政委,蘇軍、劉成章並分別兼任“鞍山”艦艦長、政委,馬俊、王剛任“撫順”艦艦長、政委。
1954年10月26日,中蘇雙方在軍港碼頭上正式舉行驅逐艦交接簽字和命名授旗儀式。彼得洛夫代表蘇方、盧仁燦代表中方分別在交接證書上簽字。時任海軍參謀長的周希漢宣讀了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裏內依”(意“記錄”)號驅逐艦命名為“鞍山”號,“列齊威”(意“尖鋭”)號驅逐艦命名為“撫順”號。自此中國海軍有驅逐艦部隊。
在接收第一批兩艘驅逐艦的同時,海軍即部署了接收第二批驅逐艦的準備工作。組建第二批接艦隊伍,又一次從第六艦隊選調了300人。兩次選調,幾乎調走了當時第六艦隊總人數的一半。
1955年6月28日,第二批兩艘驅逐艦依約按時駛抵青島。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將新接收的蘇聯驅逐艦“列茲基””堅決”號命名為“長春”號,“列考耳特內依”“熱心”號命名為“太原”號。同時任命高基隆為“長春”艦艦長、尹萬卿為政委,楊健為“太原”艦艦長、陸達為政委。
至此,驅逐艦大隊的艦隻由2艘增至4艘,艦員也增至1000餘人。在蘇聯海軍官兵的幫助指導下,通過短短半年多的訓練,各艦官兵初步掌握了操艦基本技能。此後,驅逐艦大隊開始遂行戰備值勤任務。中國海軍稱這4艘驅逐艦為“四大金剛” [8] 
中國海軍07型驅逐艦“四大金剛”
中國海軍07型驅逐艦“四大金剛”(3張)
"鞍山"級接收時的原始裝備為四門單管130毫米炮塔(後部敞開式),八門37毫米防空機關炮,兩座三聯裝21魚雷發射管,八組深水炸彈軌與100枚水雷搭載量;雷達為CrossBird型,射控雷達SquareTie型,未裝聲納;編制乘員246人。1969年5月,"撫順"艦率先改裝兩座雙聯裝"上游"(SY-1)反艦導彈發射架成為導彈驅逐艦,接着其餘三艘在1970年亦完成改裝。

07型驅逐艦服役動態

1955年11月,“鞍山”和“撫順”兩艦,參加了著名的遼東半島抗登陸演習。
1959年4月,“四大金剛”編隊南下,趕赴舟山羣島,參加了以解放金門為假想背景的三軍合成渡海登陸戰役演習。
除演習以外,07型驅逐艦還參加了若干次保衞中國領海的行動。1962年4月13日,美國“狄海文”號驅逐艦進入中國青島外海,“鞍山”、“長春”、“太原”艦奉命監視驅逐美艦。雙方對峙兩天後,美艦突然轉向,試圖侵入中國領海,"長春"艦立即發出戰鬥警報,進行了戰鬥測繪,炮口瞄準美艦,此時雙方實力基本相當,中方還略佔優勢,美艦隻能調頭退入公海。經過8天8夜的對峙,美艦終於退出中國領海一線。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使用與對手水平相近的裝備執行此類任務。
參加閲兵
1957年8月4日上午9時30分,中國國務院周恩來總理和副總理烏蘭夫,國家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鼎丞、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副總參謀長韓先楚、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等,在海軍肖勁光司令員的陪同下,首先在大港三號碼頭檢閲軍官隊伍,隨後登上245號魚雷快艇。周總理同艇上官兵一一握手,並親切地問“同志們好!”艇員們齊聲回答“總理好!”周總理等乘快艇檢閲了在膠州灣錨泊列隊的潛艇、驅逐艦、護衞艦、獵潛艇、掃雷艦、登陸艦和魚雷快艇、高速炮艇等艦艇部隊。10時30分,周總理登上“鞍山”艦,親切接見艦上官兵。當週總理來到二主炮平台(臨時檢閲指揮台)後,海軍司令員肖勁光致歡迎詞,然後向受閲部隊宣佈:“請總理訓話。”周總理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同志們: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週年,慶祝中國人民海軍的成長壯大。你們在建設海軍力量上,在保衞海防和社會主義建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祝賀你們。但是,你們知道,我們的海防線長,美帝國主義還霸佔着我國領土台灣。你們必須繼續努力,為建設一支堅強的足以自衞的海軍力量,為保衞祖國、保衞亞洲和世界和平而奮鬥!”隨後,受閲部隊統一號令開始海上分列式,各類艦艇編隊成單縱隊,按照規定的順序、航速、間距,先後從旗艦艦首通過。海軍航空兵殲擊機、轟炸機、水上飛機從旗艦上空通過,接受周總理的檢閲。當魚雷快艇和高速炮艇快速通過旗艦時,周總理連聲稱讚:“好!真快!”艦艇分列式後,開始進行各個項目表演。首先是水上飛機起降,然後是潛艇速潛、上浮,緊接着是海軍航空兵編隊飛行和跳傘。所有項目表演都很成功,顯示了年輕海軍在迅速成長壯大,軍事素質不斷提高。周總理對閲兵的成功非常滿意。
104號太原艦
104號太原艦(4張)
下午3時,閲兵結束。周總理與“鞍山”艦、245號魚雷快艇全體官兵在“鞍山”艦上合影留念,並題詞:“希望你們為建設一支更強大的足以為保衞自己的人民海軍,為保衞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保衞遠東和世界和平而奮鬥不息 [3]  。”

07型驅逐艦軍事行動

1955年11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遼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抗登陸戰役實兵演習。
1959年9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浙江穿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渡海登陸戰役實兵演習。在以130mm艦炮對島岸目標射擊時,“鞍山”艦首發命中。僅6分鐘炮擊,就將過去多次實彈射擊都未能破壞的原日軍構築的厚達2米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徹底摧毀,在場的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不禁大叫:“海軍打得好!”。
1962年4月12日,“鞍山”、“長春”、“太原”三艦奉命出航,前往監視從日本佐世堡開中國領海附近進行電子偵聽的美國海軍驅逐艦“狄海文”號(DeHaven DD727,AllenM.Sumner class),這是解放軍海軍首次派艦到12海里領海線外執行任務。
1962年5月17日,“太原”艦和“常州(6604型)”號獵潛艇奉命出航,前往驅逐侵入福州以東領海達3.8海里的美國海軍驅逐艦“格里高裏“號(Gregory DD802,Fletcher class)。美國軍艦從台灣基隆出發,正用雷達探測福州上空低飛目標。
1962年7月5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弗蘭克.諾克斯”號(Frank Knox DD742,Gearing class),侵入中國青島以東領海附近,用雷達偵察解放軍艦艇活動。“太原”艦奉命前往監視,雙方對峙3天,美艦悄然離去。
1963年9月30日~10月6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布魯“號(Blue DD744,AllenM.Sumner class),3次逼近長山列島以東24.5海里處,用雷達跟蹤山東半島上空目標,偵察解放軍是否部署新型飛機或導彈。“鞍山”、“撫順”兩艦奉命前往監視並驅逐,先後向美艦發警告36次,雙方實彈對峙8晝夜,直至美艦撤退。
1964年10月,中國海軍大比武中,“鞍山”艦榮獲滿載佈雷、火炮射擊兩項第一。
1977年5月1日~7月22日,以“鞍山”號為指揮艦,率“撫順”號等艦首次到台灣海峽為打撈沉船“阿波丸”號的作業護航警戒。“阿波丸”號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型運輸船,在1945年運載從國外劫掠的物資(包括一批貴重物資)回國途中被美國海軍潛艇擊沉。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將該船沉沒位置等資料作為禮物贈送中國,中國依此組織打撈作業,因作業難度大,犧牲多人,僅撈出部分物資。“鞍山”、“撫順”兩艦在此次行動中創造了07型驅逐艦海上航行6000多海里、連續航泊56晝夜的記錄。

07型驅逐艦救援行動

退役後的104長春號驅逐艦 退役後的104長春號驅逐艦
1961年5月3日,“太原”艦冒9級大風,經一晝夜搜索,在朝連島以東30海里救起3名遇難漁民。
1962年2月29日,朝鮮5-226號漁船遇大風,與本國失去聯繫,“長春”艦奉命前往尋找,在蘇門島附近找到該船。
1965年8月21日,朝鮮20餘艘漁輪在射陽河口以東70海里遇13號颱風,“鞍山”艦經54小時搜尋,在千里巖以東85海里找到,並護送至石島港避風。

07型驅逐艦改裝退役

改裝導彈
1969年5月,“鞍山”級驅逐艦開始進行改裝,拆除原有的魚雷發射系統,裝上了2座雙聯裝“上游一號“(SY-1 )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並裝備了相應的雷達、導航電子設備。其餘三艘07型驅逐艦在1970年完成改裝。
退出現役
退役後的101鞍山號驅逐艦 退役後的101鞍山號驅逐艦
20世紀70年代初,該級4艘艦一直是中國海軍最大的水面戰鬥艦。中國07型驅逐艦一直服役至90年代,堪稱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驅逐艦。4艘驅逐艦服役期間並無實際參戰紀錄,最早退役的是“撫順”艦,被江蘇江陰的一家拆船廠買去拆成廢鐵.1990年八月“長春”艦退役後被山東省乳山市購去停泊於該市的銀灘做為展示艦用;1991年九月十九日“太原”艦退役,最後一任艦長為王吉松,該艦改名“青島”泊於大連老虎灘做為大連艦艇學院的練習艦。最後一艘退役的本級艦則是第一艘服役的“鞍山”號,她於1992年4月24日降旗退役,她的最後一任艦長蘇海音少校正巧是“鞍山”艦首任艦長蘇軍之子。

07型驅逐艦該級各艦

中國海軍07型驅逐艦各艦概況:
舷號
艦名
蘇聯海軍艦名
建造船廠
完工日期
交付中國海軍日期
服役艦隊
退役日期
101
鞍山
Рекордный (記錄)
符拉迪沃斯託克
Владивосток船廠
1941.9.4
1954.10.14
北海艦隊
1992.4.24
102
撫順
Резкий
(尖鋭)
符拉迪沃斯托
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船廠
1941年
1954.10.14
北海艦隊
1989年
103
長春
Решительный (堅決)
共青城造船廠
1941年
1955.6.28
北海艦隊
1990年
104
太原
Ретивый
(熱心)
共青城造船廠
1941年
1955.6.28
北海艦隊
1991.9.19

07型驅逐艦總體評價

退役後的101鞍山號驅逐艦 退役後的101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等4艦,主要起到了培養中國驅護艦艇使用人才,積累同類艦艇使用經驗,建立中國海軍體系的作用 [9] (“中國網”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