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鎖定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是河北省衡水市的傳統手工技藝。龍鳳貢面又稱龍鬚鳳尾貢面,因麪條勻淨細長、狀似龍鬚,並曾作為宮廷貢品而得名。龍鳳貢面起源於明朝,為故城鎮齊氏始創。製作龍鳳貢面最有名的是故城西南鎮齊紀修所開的“齊福源”掛麪坊。齊紀修16歲學做掛麪,他吸收諸家掛麪工藝的特長,不斷研究、總結,產品的質量越來越高,銷路也越來越好。在故城掛麪業小有名氣後,被客商從運河輸入京城,很快進入宮廷,成為御用食品。從此龍鳳貢面身價倍增,飲譽四方。
中文名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所屬地區
河北 · 衡水 · 故城縣
遺產編號
1—8一14
遺產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
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
衡水故城縣
遺產級別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技藝介紹

故城縣與山東省德州市毗鄰,在古運河西岸,屬平原。龍鳳貢面是故城縣特產,主要產地在故城鎮。
龍鳳貢面白色微青,柔韌而晶亮,麪條勻淨細長,如須而空心,耐煮,湯清,味厚,細軟,有口勁。麪條吸水,一筋挑起,碗內無湯;放下,仍清湯滿碗,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極高的風味。
由於龍鳳貢面生產技術複雜,手工製作費時、費力,製作時必須嚴格按照傳統工藝要求操作才能成品。首先用麪粉、蛋清、鹽水按比例調和和麪,再把和好的面放在盆中醒好。然後做大條,在面板上將面用刀切成條並均勻刷油,上勁放入盆中。之後盤小條,在面板上向大盆內搓條。再將小條掛在竹扦上,進行抻面,也叫桄纖。再把抻好的面連同竹纖,一同放入面槽中醒面。最後在車間裏的面架上將面製作成細條後自然乾燥,切成小段,過秤、分裝。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相關文化

“故城龍鳳貢面”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傳統的地方特產。清乾隆經大運河南巡路過故城,適逢開飯時,地方官員奉獻特產名吃,縣令就把這掛麪呈上去了。乾隆爺一嘗,大喜過望,即親筆御封“上用龍鬚鳳尾貢面”, 還賜了一塊金匾,黑底金字閃閃發光。這個故事,人們至今還津津樂道。1900年在天津舉辦的九國手工製品評比大會上,龍鳳貢面榮獲銅牌獎。1986年獲河北省優質產品獎。2006年被列為河北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故城縣特產“龍鳳貢面”成為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省政府公佈的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中,在歷史上曾經譽滿京城、譽滿皇宮的故城美食龍鳳貢面,榜上有名。並應邀參加了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覽會。衡水市共有四項成果入選,另外三個分別是:武強年畫、衡水內畫和深州形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