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頭林場

鎖定
林場位於寶清縣城西南部32公里處,地理座標為東經132°04′—132°16′,北緯45°18′—46°13′。林場東與頭道崗林場相鄰,南與寶山林場相連,西、北分別與六道林場、龍頭鄉接壤。行政區域屬龍頭鄉境內。
中文名
龍頭林場
外文名
Leading forest
所屬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地理位置
黑龍江雙鴨山市寶清縣
走    向
由東北向西南
長    度
10330公頃
主    峯
神頂山

龍頭林場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地處完達山北坡。地形以山區丘陵地貌為主,,施業區地勢較緩,平均坡度10°,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漸高,最高峯海拔505.3米,平均海拔215米。
水系:施業區內河流為松花江支流水系,最大的河流為松花江一級支流——撓力河,施業區內只有1條撓力河支流——柳毛河。
氣候:林場地處東亞季風區,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而乾燥,夏季短促、温暖而多雨,早春少雨易乾旱,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凍害發生。早霜9月中旬,晚霜5月中旬。年平均氣温3.1℃,極端最高氣温36℃,最低氣温-39℃,年積温約2550℃。年降水量650mm,無霜期120天左右。
土壤:有3個土類,以暗棕壤為主,總面積16225公頃,谷地草甸土和沼澤土只有少量分佈。暗棕壤共有3個亞類,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為主,A層厚度在20---30釐米之間,面積 15750公頃;原始暗棕壤主要分佈於陡坡上部,面積僅150公頃;草甸暗棕壤零星分佈於緩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帶,面積230公頃。
植被:屬完達山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椴樹、柳樹、榆樹、色樹等,亞喬木、灌木和藤本植物有刺五加、三棵針、毛榛子、平榛子、叢樺、珍珠梅、丁香、五味子、獼猴桃等,草本植物主要以苔草、地榆、鈴蘭、木賊、蚊子草、舞鶴草等為主。其中,中草藥有五味子、三棵針、平貝、刺五加等10餘種;菌類有榆黃蘑、元蘑、榛蘑、猴頭蘑等10多種。
野生動物:主要有兔、獾、林蛙、馬鹿、野豬、狍子、狐狸、山雞、飛龍、野鴨等。

龍頭林場社會經濟情況

林場現有職工210人,其中幹部17人,工程技術人員10人。設有經警隊、農業段、多種經營基地。固定資產580萬元。年產值310萬元,利潤180萬元。施業區內有7個自然屯,社會人口近3000人。老205國道貫穿施業區南北,林區公路、鄉道、大車道形成較發達的交通網絡。

龍頭林場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林業用地面積10330公頃,有林地9202公頃,其中天然林面積7242公頃,人工林面積1489公頃,人天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面積471公頃。 活立木總蓄積748330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積707830立方米,疏林蓄積590立方米, 散生木蓄積39910立方米。在林分蓄積中,人工林蓄積204260立方米, 天然林蓄積458520立方米,針闊混交林蓄積45050立方米,平均年生長量24140 立方米。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7242公頃,總蓄積499020立方米, 分別佔森林面積、蓄積的78.7%和66.7%。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樹林428公頃,40420立方米,分別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5.9%和8.1%;白樺林33公頃,2640立方米,分別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0.5%和0.5%;山楊林134公頃,16720立方米,分別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1.9%和3.4%;闊混Ⅰ6277公頃,418600立方米,分別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86.7%和83.9%;闊混Ⅱ343公頃,15920立方米,分別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4.7%和3.2%;珍貴硬闊混交林27公頃,1900立方米,分別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0.3%和0.4%。
人工林面積1960公頃,249310立方米,分別佔森林面積、蓄積的21.3%和33.3%。主要林分類型有紅松32公頃,328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1.6%和 0.7%;落葉松1423公頃,19748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72.6%和80%;樟子松34公頃,蓄積350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1.7%和1.5%; 針闊混Ⅰ464公頃,蓄積4479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23.7%和17.7%;針闊混Ⅱ7公頃,蓄積26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0.4%和0.1%。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8022公頃,佔林業用地72.9%。其中區劃界定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255公頃,佔林業用地2.3%;區劃界定一般生態公益林面積7767公頃,佔林業用地70.6%。區劃商品林總面積2984公頃,佔林業用地27.1%。

龍頭林場林業建設情況

龍頭林場始建於1956年,累計為國家生產商品材41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7500立方米;現有人工林1960公頃,年育苗6公頃,年產成苗100萬株,品種有落葉松、雲杉、楊樹苗、柳樹苗、各種綠化大苗等。
建成農業基地880公頃,全部為旱田,主要生產大豆、玉米、白瓜籽等優勢作物。養豬80頭,養羊1100只,年利潤130餘萬元。採石場、林蛙養殖基地規模較大,年利潤40餘萬元。
林場有各類磚(鐵)木結構公用、民用建築萬餘平方米,各種車輛80餘台,有有線電視、電話等設施。

龍頭林場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山野菜、食用菌、藥用植物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培育中藥材、經濟作物、食用菌、養殖林蛙等項目。

龍頭林場發展項目

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把已經通過歐盟認證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有機茶——刺五加茶項目通過招商引資、合資、合作生產,引進先進生產技術,進行精加工、精包裝,形成拳頭產品;建設落葉松速生豐產林,每年營造150公頃,在10年內建成落葉松速生豐產林基地;利用現有土地資源,積極發展白瓜籽、大豆等經濟作物。
林場場長:闞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