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躉

鎖定
鞍帶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lanceolatus)是石斑魚科石斑魚屬動物 [1]  [6]  ,又名龍躉、龍膽石斑魚 [2]  。鞍帶石斑魚最大體長可達270釐米,體重可達400千克,是石斑魚種類中體型最大的物種,有石斑王之稱 [7-8]  。體長呈橢圓形,側扁;口裂大,上頜能伸縮;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下緣光滑;頭部除吻端及上下頜外均披細小櫛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背鰭鰭辣與鰭條部相連,尾鰭後緣圓形。體表和各鰭布有青黑色斑點;體側有5~7條橫向斑紋;除腹鰭外,各鰭呈黃色 [3] 
鞍帶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在中國南海亦有出現 [3]  。生活在底質為石礫的海區中下層,棲息於潮流暢通的珊瑚礁中、岩石洞穴和沉船附近。白天靜息,夜間活動;成魚不集羣,有掘洞穴居習性;喜暗怕光,體色隨光線強而變淺、弱而變深。稚魚和早期幼魚攝食小型浮游動物,晚期幼魚和成魚主要攝食甲殼類、海膽類、魚類、小海龜,有時也攝食小鯊魚。以偷襲方式取食。雄雌同體,野生魚3齡卵巢成熟,4-5齡轉變為精巢。產卵期在5-11月;初孵仔魚在3-4天后開始攝食 [3]  。壽命約為21.5年 [6] 
龍躉是海洋中的一種名貴珍饈,它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海鮮中的名品。在醫學價值方面,它可以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5]  。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數據缺失 [6] 
中文名
鞍帶石斑魚
外文名
Giant Grouper [6] 
別    名
龍躉
龍膽石斑魚 [2] 
拉丁學名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6] 
動物界Animalia [6]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6]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6] 
鱸形目Perciformes [6] 
石斑魚科Epinephelidae [6] 
石斑魚屬Epinephelus [6] 
命名人及年代
Bloch,1790 [20] 
分佈區域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在中國南海亦有出現 [3] 
保護級別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數據缺失 [6] 
棲息環境
棲息於潮流暢通的珊瑚礁中、岩石洞穴和沉船附近 [3] 
生活習性
白天靜息,夜間活動,成魚不集羣,有掘洞穴居習性,喜暗怕光 [3] 
識別特徵
體長呈橢圓形;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下緣光滑;頭部除吻端及上下頜外均披細小櫛鱗;背鰭鰭辣與鰭條部相連,尾鰭後緣圓形 [3] 

龍躉形態特徵

龍躉體型

鞍帶石斑魚最大體長可達270釐米,體重可達400千克 [7]  。外形呈長橢圓形,身體側扁 [4] 
鞍帶石斑魚 鞍帶石斑魚

龍躉腮部

前鰓蓋骨後緣具有鋸齒狀結構,而下緣則帶有滑帶裙邊,鰓蓋骨後緣則具有兩個粗大的棘 [2] 

龍躉頭部

頭部除了吻端以及上、下頜之外,均覆蓋着細小的鱗片。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 [2] 

龍躉鰭部

背鰭鰭辣與鰭條部相連,尾鰭後緣圓形,體表和各鰭布有青黑色斑點,除腹鰭外,各鰭呈黃色,並佈滿黑色小圓點,體側通常具有5至7條橫向斑紋 [3]  [4] 

龍躉口部

在口部特徵上,鞍帶石斑魚的口裂較大,下頜稍突出。上頜能夠伸縮,後端擴大並伸達眼後緣下方。上頜前端具有若干犬齒,其後是一叢能倒伏的齒,兩側外側為稀疏的小犬齒,內側為絨毛齒帶。下頜前端則具有與上頜相對的犬齒,其後是多行能倒伏的齒,兩側齒緊密排列成兩行 [4] 

龍躉棲息環境

鞍帶石斑魚生活在底質為石礫的海區中下層,棲息於潮流暢通的珊瑚礁中、岩石洞穴和沉船附近。晚期幼魚和成魚有時也活動於河口水域 [3] 
適宜的水温範圍為22-30°C,鹽度低於5時會導致其死亡。在淡水中,鞍帶石斑魚最長可存活15分鐘,但更適宜的鹽度範圍為11-41,其中以25-35最為適宜 [3] 
鞍帶石斑魚 鞍帶石斑魚

龍躉分佈範圍

鞍帶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涉及多個國家,涵蓋了南非的阿爾哥亞灣和紅海以東的地區。向東延伸至日本、中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夏威夷,以及皮特凱恩羣島。其北界達日本南部,南界至澳大利亞的熱帶和暖温帶海岸,但鮮少進入冷温帶水域 [3]  [6] 

龍躉生活習性

龍躉食性

鞍帶石斑魚為肉食性動物,稚魚和早期幼魚攝食小型浮游動物,晚期幼魚和成魚主要攝食甲殼類(特別喜食龍蝦)、海膽類、魚類、小海龜,有時也攝食小鯊魚。以偷襲方式取食,在陰暗處隱蔽,遇到獵物時突然撲上,一口吞下。水温降至20℃時食慾減退,15℃以下時停止攝食和遊動 [3] 

龍躉活動

鞍帶石斑魚性情兇猛,地域性強,不喜集羣,喜暗怕光,通常白天靜息,夜間活動,有海底掘洞穴居的習性,習慣夜間覓食 [3]  [4] 

龍躉生長繁殖

龍躉生長特性

鞍帶石斑魚雄雌同體,在其生命週期中,最初發育成熟的是卵巢,對於野生魚而言,通常發生在其3齡時,而養殖魚則在2齡時達到成熟。隨着魚體的生長和年齡的增加,到了一定階段,其性腺會發生轉變,由卵巢轉變為精巢,野生魚在4至5齡轉變,而養殖魚則在3齡 [3]  。鞍帶石斑魚壽命約為21.5年 [6] 

龍躉繁殖方式

發情與交配
鞍帶石斑魚雌魚在生殖季節,腹部膨大柔軟,生殖器外觀較大、平滑、凸出,呈圓形,生殖孔呈暗紅色微張,便於排卵。雄魚在生殖季節時,可較易擠出精液,甚至在搬運過程中有精液自然流出。交配時,雄魚追逐雌魚,兩魚並排游泳,頭及前半身躍出水面進行排卵和射精,完成體外受精 [8] 
產卵與孵化
鞍帶石斑魚產卵期在5月至11月期間 [3]  ,為連續式多次產卵型,一般產卵行為發生在夜晚至次日清晨 [8] 
鞍帶石斑魚的胚胎髮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腸胚期、神經胚期和器官形成期五個階段 [9]  。在水温28-29°C的條件下,受精卵經過約20小時的發育,變態為仔魚並脱膜而出 [3]  。孵化時間受温度和鹽度影響,水温28-30°C時孵化時間最短,鹽度30時孵化率最佳。水温過高或過低,鹽度過低,均會導致胚胎髮育異常或大量死亡 [8] 
幼魚生長
孵化後的鞍帶石斑魚仔魚體型細長,無游泳能力,隨水波時浮時沉。初孵仔魚體長1.3-1.4毫米 [8]  ,其有一長圓形卵黃囊,卵黃囊長徑約佔仔魚全長的1/2,油球位於卵黃囊後端。全身透明,沒有色素細胞,消化道為直管形狀,肛門尚未開口於體外。脊索細長,稍彎曲,背、腹及尾部有較窄的鰭褶,無色透明 [9] 
孵化後的第3天,仔魚的卵黃囊基本吸收完畢,開始主動攝食牡蠣幼蟲、小型輪蟲等微小生物。至第4日齡時,仔魚的胃囊呈淺黃綠色,表明其攝食量明顯增加,多數仔魚聚集在培育池的中上層,並喜歡沿池壁覓食 [8] 
隨着仔魚的成長,約在第10日齡時開始長出鰭棘,並逐漸變長。至20~23日齡時,鰭棘與尾鰭長度相當,使仔魚的外形酷似飛機。然而,隨着進一步成長,鰭棘開始縮短,至32日齡時鰭棘基本消失,魚體全長達到3.2釐米以上,此時仔魚已完成變態過程,成為幼魚 [8] 

龍躉人工養殖

龍躉養殖現狀

石斑魚的養殖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年產量約10萬噸,其中鞍帶石斑魚在石斑魚產業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4]  。自1995年台灣省成功實現鞍帶石斑魚的人工繁殖以來,該魚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養殖對象。目前,台灣、福建、廣東和海南等省份均設有鞍帶石斑魚的養殖場 [3] 

龍躉養殖方式

鞍帶石斑魚苗種繁育已取得成功。成魚養殖主要有池塘養殖、高位池養殖、網箱養殖及室內工廠化養殖等主要模式 [16] 
網箱養殖
網箱養殖一般選擇避風良好的或風浪相對較小的水域,海底地勢平坦,坡度小,底質為泥質或泥沙質。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水温18~30℃,鹽度25~32,pH7.8~8.5,透明度8~1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海水網箱是中國近海養殖的主要模式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養殖以來,規模逐步擴大,一般近海用網箱規格為6米x4米x1.5米中型網箱進行養殖,獲得較好效益,放養苗種體長為10~12釐米,網箱密度為20~30尾/m³水體,投餵冰鮮魚類或全價顆粒飼料。經一定階段的養殖後,需根據魚體規格進行分篩,使同一網箱中魚種規格相同。每10~20天使用水面或水下洗網的方法清除網衣、框架、纜繩上的污損生物。一般3~6個月更換網衣,換網時要小心操作,避免損傷魚體 [17] 
深水網箱採用高強度不鏽鋼管制成,規格為長7米、寬7米、深5米,具有較強的抗風浪能力,能有效抵抗颱風和較大風浪的侵襲,確保養殖安全。選用健康、規格一致的鞍帶石斑魚種苗,進行淡水浸泡消毒後,於風浪較小的晴天上午進行放養,平均每個網箱放養800尾魚苗。結合鞍帶石斑魚的生長特點,採用週期性飢餓再投餵技術,充分利用其補償生長機制,提高養殖效益 [10] 
工廠化養殖
在養殖水源處理上,可以採用三級遞進式濾料沉澱過濾系統,輔以臭氧深度消毒及珊瑚石生物自然淨化技術,確保養殖用水達到優質標準。針對病害防控,實施浮游生物動態監測機制,精準掌握病害流行規律與病原微生物種類,實施靶向防治措施 [19] 
養殖管理上,依據鞍帶石斑魚生長階段靈活調整:幼魚期(體重小於2kg)以科學配比的人工飼料為主,促進快速成長;成魚期(體重大於2kg)則結合人工飼料與適量雜魚投餵,依據魚類消化特性優化投餵策略,有效降低餌料消耗比,維持水質優良,顯著提升成活率 [19] 
此外,對養殖池進行定製化改造,增設西瓦頂棚以調控光照,特別是在幼苗投放初期,模擬野生生態環境的光照條件,增強魚類對新環境的適應性,減輕應激反應,進一步鞏固養殖成活率,實現高效、生態的工廠化養殖目標 [19] 

龍躉病害防治

潰瘍病
鞍帶石斑魚和其他魚類一樣 , 在生產運輸過程中,在捕撈、搬動時由於魚的激烈掙扎難免造成魚體損傷和鱗片脱離,極易造成皮膚損傷,進而感染細菌,嚴重時甚至引起肌肉腐爛,尾巴斷掉,呈現典型的潰瘍,最後導致死亡 [11] 
針對此病症治療方法是將病魚分別放入兩個容量為25立方米的水池中。第一天,讓魚在淡水中浸泡15至20分鐘,然後轉移到海水池中,使用濃度為0.5mg/L的蛋氨酸碘溶液進行浸泡消毒。第二天,使用頭孢噻唑(獸用)注射劑,按照每公斤魚體重1mg的劑量進行皮下注射,以控制細菌感染。注射治療後,採用包含100mg/L的福爾馬林、1mg/L的硫酸銅和0.5mg/L的蛋氨酸碘的混合溶液,連續浸泡病魚四天,每天藥浴時間約為1.5小時。四天後,將魚麻醉,並移入預先調整好水質的循環水車間進行養殖,以促進其恢復 [11] 
彩虹病毒
隨着石斑魚市場需求的增長,養殖業通過提高養殖密度來滿足市場需求,但這也帶來了病害加劇的問題。其中,彩虹病毒病尤為嚴重,已成為石斑魚養殖業的重大挑戰。彩虹病毒中的蛙病毒(GIV-R-SY1301)在鞍帶石斑魚幼魚中廣泛分佈,尤其在內部組織器官如脾臟、心臟和腎臟中含量較高。這些病毒能夠引發嚴重的系統性疾病,對石斑魚養殖業造成顯著的經濟損失。然而,關於彩虹病毒的致病機制,尚需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12] 

龍躉近種區別

中文名稱
形態特徵
分佈區域
圖片
鞍帶石斑魚 [3] 
體長呈橢圓形,側扁;口裂大,上頜能伸縮;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下緣光滑;頭部除吻端及上下頜外均披細小櫛鱗;體表和各鰭布有青黑色斑點;體側有5-7條橫向斑紋;除腹鰭外,各鰭呈黃色
鞍帶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在中國南海亦有出現
鞍帶石斑魚 鞍帶石斑魚
青石斑魚 [13] 
魚體修長,呈橢圓形;頭較大,頭長大於體高;眼中大,側上位,短於吻長,吻圓鈍;舌上無牙,鰓耙細扁;體被明顯的細小帶鱗,頭部及體側之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部則呈金黃色;背、臀鰭鰭條部及尾鰭具有明顯黃色邊緣,偶鰭呈暗黃色
分佈於中國南海及東海,其中尤以福建、廣東沿海較多;北太平洋西部、日本、韓國、中國、越南等海域亦有分佈
青石斑魚 青石斑魚
褐點石斑魚 [14]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成魚的頭背部框架在眼睛處有凹痕,從該處到背鰭的起點位置有明顯的凸起;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體呈淡黃褐色,頭部、體側和鰭密集分佈着小的褐色斑點
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沿非洲東岸到莫桑比克,向東延伸至薩摩亞及菲尼克斯羣島,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大利亞等。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台灣南部、西部、東北部及澎湖
褐點石斑魚 褐點石斑魚
巨石斑魚 [15] 
體延長,呈長橢圓形,側扁;尾鰭圓形,體黑褐色,腹部色較淡;頭部、體側及各鰭均佈滿黑色斑點;頭部斑點較密,約與瞳孔等大;體側斑點較大而疏
分佈於中國南海諸島和台灣等海域,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南部亦有分佈
巨石斑魚 巨石斑魚

龍躉保護現狀

龍躉保護級別

2016年,鞍帶石斑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數據缺失 [6] 

龍躉種羣現狀

鞍帶石斑魚,儘管體型龐大且分佈廣泛,其種羣數量卻顯著下降。在未開發區域,該魚種的數量也異常稀少,尤其在重度捕撈區已瀕臨滅絕 [6] 
鞍帶石斑魚在馬爾代夫以北地區幾乎難覓其蹤,而在安達曼海保護區則相對較多。台灣地區亦屬罕見。調查數據顯示,2009至2014年間,對西印度洋的多次水下調查中,均未發現鞍帶石斑魚的身影。在法屬印度洋疏散羣島和肯尼亞北部的調查中,也僅發現少量個體。全球珊瑚礁生命調查數據庫中,儘管有逾1.5萬次鱸形目觀察記錄,但鞍帶石斑魚僅被記錄七次。澳大利亞東部亞熱帶地區,潛水員報告稱大型成年個體已難覓蹤跡 [6] 
菲律賓的捕撈量自上世紀90年代起大幅下降,至2014年下降約74%,過去三代下降35%。如今,菲律賓魚市上該物種已罕見,最近僅記錄了幼魚 [6] 

龍躉主要威脅

鞍帶石斑魚因其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商業和休閒漁業的重要捕撈對象。過去,使用魚鈎、魚線或魚叉等傳統捕撈方式,對鞍帶石斑魚造成了大量捕撈,導致其種羣數量鋭減。在被列為受保護物種之前,其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和南非等地受到漁民的追捧,捕撈壓力極大 [6] 

龍躉保護措施

在澳大利亞的多個地區,鞍帶石斑魚都受到了保護。在昆士蘭州,自2003年起,該物種已被列入“受保護物種”名錄。在北領地,禁止捕撈體長超過120釐米的石斑魚屬物種。而在西澳大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鞍帶石斑魚自1977年起就被列為“受保護物種” [6] 
南非自1992年起就禁止了鞍帶石斑魚的捕撈。2012年,鞍帶石斑魚在美國薩摩亞得到了保護,而在新西蘭,它受到《野生動物法案》的保護。在印度安達曼羣島已經全面禁止鞍帶石斑魚的捕撈和銷售 [6] 

龍躉主要價值

龍躉經濟價值

鞍帶石斑魚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在20世紀90年代末,個體較小的鞍帶石斑魚零售價格就高達169美元/公斤。在國際進口貿易中,鞍帶石斑魚的進口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在2002年至2015年間,中國香港對鞍帶石斑魚的進口量逐年急劇增加,是中國香港零售業最常銷售的海魚之一 [6] 
此外,鞍帶石斑魚因其在市場上高昂的價格和快速生長的優良性狀,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受歡迎的水產養殖品種之一 [7] 

龍躉營養價值

鞍帶石斑魚粗蛋白質含量高達17.33%,其粗脂肪含量也位居前列,為0.81%~7.04%,能為人體提供額外的能量。鞍帶石斑魚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8種必需氨基酸佔總氨基酸含量的41.43%~42.47%,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18] 
在礦物質元素方面,鞍帶石斑魚同樣表現突出。鞍帶石斑魚其Na(鈉)和Se(硒)含量分別為(473.75 ± 4.74) mg/100g和(0.38 ± 0.02) mg/100g [18]  。鞍帶石斑魚還含有22種脂肪酸,且PUFA(多不飽和脂肪酸)和DHA+EPA含量較高,分別佔總脂肪酸的37.93%和27.42% [18] 
參考資料
  • 1.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516頁
  • 2.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247頁
  • 3.    陳錘編著,主要水產經濟生物開發技術手冊,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08,260-261
  • 4.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248頁
  • 5.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517頁
  • 6.    鞍帶石斑魚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24-07-02]
  • 7.    龔師鋭,王同,宋樂齡,等.鞍帶石斑魚繁育羣體的遺傳多樣性[J].水產學報,2024
  • 8.    黎祖福,陳省平,莊餘謀,等.鞍帶石斑魚人工繁殖與魚苗培育技術研究[J].海洋水產研究,2006
  • 9.    周玲,翁文明,李金亮,等.鞍帶石斑魚胚胎髮育及仔魚形態發育、餌料轉變的觀察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0
  • 10.    李育培,盧傳安,盧裕景,等.西沙羣島海域鞍帶石斑魚深水網箱健康高效養殖試驗[J].科學養魚,2014
  • 11.    黃錦雄,甘松永,劉蘇,等.鞍帶石斑魚潰瘍病防治實例[J].海洋與漁業,2017
  • 12.    彭超,馬紅玲,郭志勳,等.石斑魚蛙病毒在鞍帶石斑魚中的組織分佈[J].南方水產科學,2015
  • 13.    青石斑魚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7-02]
  • 14.    褐點石斑魚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7-02]
  • 15.    王鵬,陳積明,劉維編著.海南主要水生生物[M].海洋出版社,2014
  • 16.    鞍帶石斑魚養殖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7-02]
  • 17.    棕點石斑魚養殖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7-02]
  • 18.    陳曉婷,林瑜,路海霞,等.4種石斑魚肌肉中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J].漁業研究,2020
  • 19.    李向民, 鞍帶石斑魚工廠化養殖模式與石斑魚池塘健康養殖技術開發. 海南省,海南省水產研究所,2010
  • 20.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BioLib.cz[引用日期2024-07-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