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芯處理器

鎖定
龍芯處理器是中國人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處理器龍芯1號已經量產,基於龍芯1號的網絡計算機和其它產品也開始面市並得到應用,性能數倍於龍芯1號的龍芯2號已進行首次流片,可以説,龍芯系列無論在產業化方面還是在核心技術突破方面,都一直保持着快速和穩定的節奏。
中文名
龍芯處理器
封裝方式
PQFP
浮點標準
IEEE754
總線頻率
75MHz---133MHz
主    頻
200--266MHz

龍芯處理器產品起源

2002年9月28日,龍芯1號CPU芯片的發佈在包括Internet在內的多種媒體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其中鼓勵、讚賞和支持的較多,但也有一部分是懷疑、質疑甚至反對的。當時曾收集了一些網友和記者們關於龍芯的疑問,想逐一作答,澄清一些事實,但又有顧慮。因為媒體上的發言,跟我們平日做了研究後發表的學術論文很不一樣。學術論文是有多位同行專家審稿把關後才發表的,一般不會有大的問題,即使有疑問,跟作者討論時,雙方都有許多共識及比較好的討論基礎。而媒體上的作者,從事行業、專業背景、興趣等都各不相同,有些問題還真不易解釋清楚。正好李國傑院士的《研製龍芯CPU的戰略思考》論述了龍芯系列的發展戰略,胡偉武博士的《我們的龍芯1號》介紹了芯片的研發過程,我也寫了一篇《也談如何發展中國的CPU芯片》,基本上可以回答大部分的質疑,我再寫一篇文章的想法就被“行勝於言”的念頭打消了,等待着用龍芯後續芯片的研發和產業化的成功來證明一切。
但是,前面提到的一些質疑,仍然在某些範圍內流傳着,並有可能對龍芯產業化的深入和後續的研發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形勢,雖然我不想做“光説不練”的“花把式”,卻也不能甘當“光練不説”的“傻把式”了。

龍芯處理器產品概括

龍芯一號CPU採用0.18um CMOS工藝製造,具有良好的低功耗性,平均功耗0.5瓦特,在片內提供了一種特別設計的硬件機制,可以抗禦緩衝區溢出類攻擊。在硬件上根本抵制了緩衝溢出類攻擊危險,從而大大增加了服務器的安全性。基於龍芯CPU的網絡安全設備可以滿足國家政府部門,企業機關對於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的需求。

龍芯處理器性能參數

主頻
200--266MHz
可運行32位MIPS指令
實現方法
0.18um cmos
定點字長
32位
浮點字長
64位
一級指令CACHE
8k
一級數據CACHE
8k
支持
浮點標準
IEEE754
體系結構技術特點
支持寄存器換名,動態調度,亂序執行
工作電壓
I/O:3.3v/內核:1.8v
功耗
0.5W--1W
總線頻率
75MHz---133MHz
PQFP
ESD保護

龍芯處理器產品型號

龍芯2號處理器
龍芯2號採用180nm的CMOS工藝製造,片上集成了1350萬個晶體管,硅片面積6.2毫米×6.7毫米,最高頻率為500MHz,功耗為3-5瓦。 龍芯2號實現了先進的四發射超標量超流水結構,片內一級指令和數據高速緩存各64KB,片外二級高速緩存最多可達8MB。龍芯2號的SPEC CPU2000標準測試程序的實測性能是龍芯1號的8-10倍。基於龍芯2號的Linux-PC系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桌面應用。
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
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即龍芯2E)是一款實現64位MIPSⅢ指令集的通用RISC處理器,採用90nm的CMOS工藝,佈線層為七層銅金屬,芯片晶體管數目為4700萬,芯片面積6.8mm×5.2mm,最高工作頻率為1GHz,典型工作頻率為800MHz,實測功耗5-7瓦。龍芯2E具有片上128KB一級緩存、512KB二級緩存單精度峯值浮點運算速度為80億次/秒,雙精度浮點運算速度為40億次/秒。

龍芯處理器產品經歷

2007年3月28日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與意法半導體公司(ST)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龍芯處理器技術合作及產品發佈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中國科學院秘書長李志剛參加了會議。
2006年10月 中法兩國在北京簽署了關於中國科學院與意法半導體公司合作研發龍芯多核處理器的框架協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法國總統希拉剋共同出席了協議的簽字儀式。
2006年3月18日 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CZ70流片成功,9月13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鑑定,徐冠華部長親臨鑑定會現場。
2005年5月 龍芯課題組派出骨幹成員赴江蘇參與組建龍芯產業化基地(龍夢科技前身)。
2005年1月31日 舉行了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龍芯2號鑑定會,2005年4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由科技部、中科院和信息產業部聯合舉辦的龍芯2號發佈會,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參加了龍芯2號發佈會。
2005年2月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參觀中科院建院55週年展覽時參觀了龍芯處理器展覽。
2004年11月 國務院總理温家寶視察中科院計算所聽取龍芯研發情況彙報。
2004年9月28日 經過多次改進後的龍芯2C芯片DXP100流片成功。
2004年1月 龍芯技術服務中心前身龍芯實驗室成立。
2003年10月17日 龍芯2號首片MZD110流片成功。
2002年9月22日 龍芯1號通過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鑑定。9月28日舉行龍芯1號發佈會,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光召參加了龍芯1號發佈會。
2002年8月10日 首片龍芯1號芯片X1A50流片成功。
2001年8月19日 龍芯1號設計與驗證系統成功啓動Linux操作系統,10月10日通過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鑑定。
2001年5月 在中科院計算所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下,龍芯課題組正式成立。
2013年首款內置龍芯處理器筆記本正式上市
中科夢蘭官方網站上的龍芯3a筆記本的銷售狀態掛了一年多的“即將上市之後”,今天終於改為“正在銷售”。逸瓏8133筆記本內置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3A/2GQ四核高性能通用處理器,主頻900MHz。配備13.3顯示屏,分辨率為1366x768;1GB獨立顯存;採用AMD RS780E+SB710;2.5” SATA HDD 160/250/320/500 GB;操作系統:紅旗/中標麒麟/中科方德/共創/Debian Linux。
具體規格如下
規格參數 規格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