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舞(香火龍)

鎖定
龍舞(香火龍),廣東省南雄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香火龍是南雄地區一套獨特的民間舞龍藝術,約有300多年曆史,主要流傳於南雄市百順鎮一帶。舞香火龍是當地每年的元宵佳節或其它重大慶典活動期間的重要節目,以白朮片村為代表 [4] 
2011年5月23日,龍舞(香火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 [2] 
中文名
龍舞(香火龍)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廣東省南雄市
保護單位
南雄市文化館
遺產編號
Ⅲ-4

龍舞(香火龍)歷史淵源

龍舞(香火龍) 龍舞(香火龍)
廣東省南雄市的香火龍源於百順鎮白竹片村,流傳於百順鎮一帶。每年的元宵佳節或其他重大慶典活動期間,白竹片村的香火龍都要隆重登場;且扎制和舞龍技藝代代相傳,現今該村青壯年都能熟練掌握。因此,該村被鄉里譽為“火龍”村 [1] 
香火龍最初只在本村舞動,後經鄉鄰外村邀請,在節日到外村舞動助興,1986年,白竹村成立了龍舞藝術表演隊,多次參加省、市舉辦的大型民間藝術活動 [5] 

龍舞(香火龍)舞蹈特色

香火龍 香火龍
每年的元宵佳節,是龍“抬頭”的喜慶日子,當地人稱“鬧春”。夜幕降臨後,在開闊的打穀場邊,18名舞者緊張有序地同時為紮好的草龍燃香、插香,要在約十五分鐘內在兩條龍身上分別插上1600—1800根香火。插香完畢,草龍渾身香火繚繞,似星光閃爍。此時,鑼鼓聲、鞭炮聲響起,一舞者在場地中央舞動龍珠(火球),逗引雙龍入場,兩列舞者分別舉着公龍、母龍登場舞蹈,表演“雙龍戲珠”、“跳躍龍門”、“雙龍出海”、“雲遊四海”等套路 [1] 
香火龍飛舞表演 香火龍飛舞表演
舞香火龍整套動作約需8分鐘。表演結束後,雙龍便遊村場,直至燃香燃盡。正月十五日,香火燃盡的龍身,由眾人舉持到村邊的沙官廟前用火燒掉。當天晚上,村裏殺豬一頭,大擺酒席,慰勞舞香火龍的眾人 [5]  。 
“香火龍”的龍體用竹篾紮成龍的骨架,再配以稻草扎制而成。公龍、母龍各一條,公龍長9.9米,母龍長9米,龍身直徑6至15釐米,由頭向尾漸細。每條龍重約29公斤,龍身肚部分段插入長約90釐米的撐杆,為舞龍者手持,公龍插7根,母龍插6根。龍珠以紅布扎制而成,一頭插舉撐杆一根。表演前,在草龍身上遍插點燃的香, 公龍插1800根,母龍插1600根。為保證儘可能長的表演時間,需要有16至18人同時燃香插香,一個插點一般插六根香,呈放射狀,單獨看似梅花開放 [4] 

龍舞(香火龍)傳承保護

龍舞(香火龍)傳承價值

“香火龍”歷史悠久,是粵北民間舞蹈表演藝術縮影,對研究中國南方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及民俗風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 

龍舞(香火龍)傳承狀況

由於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到社會生活的轉型和新潮娛樂方式的影響,其生存環境已受到威脅,面臨失傳困境,亟需採取有效保護措施 [4] 

龍舞(香火龍)傳承人物

龍舞 龍舞
傅敬貴,男,1949年生。自小師從白竹村香火龍第三代傳承人傅田養學習香火龍基本技法,經過多年實踐,完整掌握香火龍扎制方法和各種舞法套路,如火龍拜門、雙龍出海、雙龍戲珠、龍尾對舞、跳躍龍門、雲遊四海等表演套路。數十年來,一直從事香火龍藝術表演活動,並長期擔任舞龍隊的教頭和舞龍頭的角色,曾多次帶隊參加省、市、縣的民間藝術慶典活動等,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為香火龍的傳承、發展做出了貢獻 [6] 
插香制龍 插香制龍
曾憲林,男,生於1962年5月。自1978年起拜村中的舞龍老師傅為師學習舞香火龍,從事舞龍活動已有30多年,掌握了一整套舞龍技藝,在舞龍隊擔任舞龍頭角色和教頭。他不但能嫺熟掌握舞香火龍的各種表演套路,還能嫺熟掌握香火龍的扎制技術,他的舞蹈動作乾淨利落,節奏感強,在完成舞香火龍動作時,他特別注意對四肢的控制,給人以靈巧敏捷的美感,並善於運用各種步伐,變化地舞出各種表演套路,使該舞蹈顯得輕快乾脆,別具一格,他舞香火龍動作灑脱大方,飄逸流暢,把香火龍舞得上下翻飛,動作流暢,形態逼真,迅捷異常。多次帶香火龍隊參加各種表演和比賽,並獲得榮譽。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曾憲林協助傅敬貴在當地積極授徒傳藝,弟子百餘人 [7] 

龍舞(香火龍)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南雄市文化館獲得“龍舞(香火龍)”保護單位資格 [3]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龍舞(香火龍)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南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 [8] 

龍舞(香火龍)社會影響

香火龍點火儀式 香火龍點火儀式
重要演出
1986年,香火龍參加了南雄市元宵民間藝術節表演 [5] 
1988年,香火龍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歡樂藝術節表演、韶關市文化節表演 [5] 
2005年,香火龍參加廣東省第一屆國際旅遊文化節表演,獲嶺南民間藝術表演銀獎 [5] 

龍舞(香火龍)文化軼事

相傳,康熙年間,某一年百順一帶大旱,蝗蟲肆虐,瘟疫流行,人心惶惶。村中一老人夢見村邊響水塘飛起兩條金龍,四處遊走,金龍所到之處,蝗蟲絕跡,疫病消失。第二天,老人將夢中所見告訴村裏人,並帶村民去響水塘察看,看見塘邊堆着兩堆幹稻草,老人忽然明白夢意,是要用火燒蟲。  
於是,倡導村民將稻草紮成草龍,在草龍身上插滿燃香,夜裏,讓村裏身強力壯的青年舉着香火龍在村裏和田野各處遊走,一連幾天,田裏的蝗蟲真的越來越少了,不久,天又降下大雨,旱情解除,莊稼有了收成。人們於是認為香火龍有驅災祈福之意,從此,每年都舞香火龍,世代相傳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