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爪菜

(蕨科蕨屬植物)

鎖定
龍爪菜,亦稱蕨菜、蕨、蕨萁、拳頭菜、龍頭菜、山風尾、吉祥菜、如意菜、鹿蕨菜、貓爪子等,為鳳尾蕨科多年生植物蕨菜的嫩葉莖。蕨菜在我國分佈極為廣泛,各地荒山、山村、草地等都有生長,主要生長於海拔200~1200米的荒坡、林緣、疏林下和灌叢中,喜長於淺山區向陽地塊。蕨菜是兩億多年前在古生代二疊紀就有的植物,歷史悠久,被人們稱作“山菜之王”。 [1] 
拉丁學名
Pteridium revolutum(Bl.)Nakai
別    名
蕨菜
鋸菜
飯蕨
苦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蕨科
蕨屬
龍爪菜
中文學名
龍爪菜
性    味
微澀;甘;涼 。

龍爪菜形態特徵

龍爪菜圖冊
龍爪菜圖冊(7張)
植株高可達1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鏽黃色柔毛,以後逐漸脱落,葉遠生,柄長20~80釐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稈色,略有光澤,光滑,上面有淺縱溝1條。葉片闊三角形或長圓三角形,長30~60釐米,寬20~4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三回羽狀;羽片4~6對,對生或近對生,斜展,基部一對最大,三角形,長15~25釐米,寬14~18釐米,柄長約3~5釐米,二回羽狀;小羽片約10對,互生,斜展,披針形,長6~10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近平截,具短柄,一回羽狀。裂片10~15對,平展,彼此接近,長圓形,長約14毫米,寬約5毫米,鈍頭或近圓頭,基部不與小羽軸合生,分離,全緣;中部以上的羽片逐漸變為一回羽狀,長圓披針形,基部較寬,對稱,先端尾狀,小羽片與下部羽片的裂片同形,部分小羽片的下部具1~3對淺裂片或邊緣具波狀圓齒。葉脈稠密,僅下面明顯。葉幹後近革質或革質,暗綠色,上面無毛,下面在裂片主脈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無毛。葉軸及羽軸均光滑,小羽軸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各回羽軸上面均有深縱溝1條,溝內無毛。 [2] 

龍爪菜生長環境

龍爪菜 龍爪菜
龍爪菜抗逆性很強,適應性很廣,喜歡濕潤、涼爽的氣候,遇霜地上枯萎,在地温5℃以上時開始生長,生長的最適温度為15~20℃,高於30℃時停止生長。對光照不敏感,耐陰,對水分要求嚴格,不耐乾旱。要求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植被覆蓋率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3] 

龍爪菜分佈範圍

產全國各地,但主要產於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亞熱帶地區也有分佈,生山地陽坡及森林邊緣陽光充足的地方,海拔200~830米,也廣佈於世界其他熱帶及温帶地區。 [2] 

龍爪菜繁殖方法

龍爪菜根莖繁殖

秋後蕨菜地上部分枯死後或春天大地化凍後蕨菜萌芽前,採挖蕨菜根莖。挖取直徑在0.5~0.8釐米,節間長8~20釐米的根莖。採挖時避免傷根碰芽。挖出後用土埋好避免失水,以利成活。採挖後選擇粗壯、無病害、無傷口的根莖,每個節剪成一段,每段長8~10釐米,剪好後即可栽植。 [3] 

龍爪菜葉芽繁殖

母體植株上分離出新萌發的已生根的幼芽栽植於大田。 [3] 

龍爪菜孢子繁殖

北方地區7月上旬至8月上旬,當葉緣的孢囊羣呈黃褐色,晃動葉片往下掉時,應及時採收孢子。採集時將含孢子的葉片整片採下,剪小,放在乾淨的白紙上或乾淨的培養器皿內,置於通風陰涼處,1周左右當孢子完全脱落後,除去葉碎片和雜物,收集散落的孢子,裝入乾燥的磨口瓶中,置乾燥涼爽處待用。當年採收的孢子當年播種,萌發率在90%以上。 [3] 

龍爪菜主要價值

龍爪菜營養價值

野生蕨菜是真正的綠色“山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100克蕨菜嫩葉莖中含胡蘿蔔素1.68毫克,維生素B2 0.14毫克,維生素C35毫克,蛋白質1.6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0克,粗纖維1.2克,鈣24毫克,磷29毫克,鐵6.8毫克,以及錳、銅、鋅等微量元素。蕨菜中還含有18種氨基酸,對人體頗有裨益。其中蛋白質、脂肪、粗纖維和鐵含量較其他栽培蔬菜高几倍至十幾倍。 [1] 

龍爪菜藥用價值

蕨菜既是珍蔬,又為良藥,中醫學認為,蕨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驅風散寒、補氣昇陽、利尿消腫、安神降壓、止咳健胃、託瘡消炎、澀腸止瀉、驅蟲通便、強健機體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高血壓、頭暈失眠、發熱不退、咳嗽、慢性關節炎、食隔、氣隔、腸風熱毒、濕疹、瘡瘍不斂、泄瀉、痢疾及小便淋瀝不通等症,對麻疹、流感也有預防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蕨菜能“去暴熱,利水道,令人睡,補五臟不足,氣壅經絡筋骨問毒氣”。 [1] 
蕨菜還含有野櫻苷、紫雲英苷延胡索酸、琥珀酸、蕨素、蕨苷、乙酰蕨素、膽鹼、甾醇及生物鹼等多種化學成分,可入藥,被日本人譽為“雪果山珍”。 [1] 

龍爪菜栽培方法

龍爪菜孢子育苗

1、整地
孢子繁殖一般於春季2~3月在陽畦、大棚或温室中進行,春季播種的孢子,當年即可長成營養植株,次年就能進入初採期。另外,也可以在秋季8~9月播種。播種孢子最好採用野生蕨菜生長區的土壤,也可採用偏酸性的腐殖質土或草炭土。先在陽光下曬乾滅菌,然後用細篩篩好。為了防止病菌和綠藻,可用0.1%~0.2%的福美雙或土菌硝進行土壤滅菌,然後填入通風而不漏水的播種牀內,厚約8~10釐米,平整後澆透水,使土壤濕潤度在95%以上,pH值為6~6.5。 [3] 
2、孢子接種
將上年秋季採收的成熟孢子,用300毫克/升濃度的赤黴素處理15分鐘,促進孢子萌發。待牀土水分滲透後,用毛筆或軟質小毛刷將孢子粉均勻撒播在牀面上,不覆土,可稍稍淋水,使孢子粉與土面相接。播種量大時,將處理過的孢子粉倒入盛水噴壺中,搖勻後噴在播種牀上。播後在牀面覆蓋地膜,保温保濕。光照強度以散射光為宜,切忌暴曬,光照時間每天要在4小時以上;牀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氣温25~30℃;温度低於15℃或高於35℃時孢子萌發受阻。土壤和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 [3] 
3、管理
孢子在播種後4~5天萌發,開始出現原絲體,並逐漸發育成心形的配子體又稱原葉體。前期的原葉體不需要過多的水分。經萌發後1個月左右,當原葉體成熟時,每天澆水或噴霧1~2次,最好使水沿牀面流動,為受精創造條件。第1片孢子體葉展開後,隨着葉位的提高,展葉速度加快,孢子體葉出齊後,停止澆水,以後逐漸生長出羽狀葉片。 [3] 
4、分苗
當幼苗長到4~5釐米時,應當結合間苗進行分苗,將幼苗育苗牀移入分苗牀中繼續培育,株行距均為8釐米。移栽時要保持土壤濕潤,並適當遮蔭。分苗牀的土壤條件要和育苗牀相同,為滿足幼苗生長的需要,或噴施0.1%~0.2%尿素液,或0.1%磷酸二氫鉀液和0.2%過磷酸鈣液。到5月上中旬,待葉片長到10釐米以上,葉柄基本纖維化後,即可將育成的幼苗定植到整好的栽培田中。 [3] 

龍爪菜栽植

栽植前對栽培田先進行中耕,施足有機肥料,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2500~3000千克,有條件的可配施腐熟雞糞50千克,地力較差者可適當多施,之後耙平地面。 [3] 
1、莖段栽植
於秋季定植為佳。將蕨菜的根狀莖或匍匐莖分段截形,每段均要帶有已開始發育的生長點,然後將分出的莖段橫卧淺植於土壤表層中,按株行距50釐米、60釐米栽植,覆土5~8釐米厚,再把土壤適當拍緊,在壟或畦上覆蓋3釐米厚的幹樹枝或稻草,防旱保濕,並噴澆水1遍。 [3] 
2、葉芽栽植
可直接從母體植株上分離出新萌發的已生根的幼芽,栽植於大田。株行距按55釐米、75釐米,每穴栽植2~4株,栽後澆水。 [3] 
3、孢子體栽植
播種於培養基中的孢子萌發後逐漸出現肉眼可見的綠色原葉體(又叫配子體),即可成叢成塊移植到苗圃中,栽培基質可由半砂半泥炭蘚配成。移植中要保證原葉體與新的栽培基質緊密接觸,使其根容易伸入其內。移植後噴霧澆灌。當原葉體漸漸長大,並在上面萌生出幼小的孢子體後,再移栽到大田中。株行距為55釐米、75釐米,每穴2~4株,栽後澆水。 [3] 

龍爪菜田間管理

冬季室外蕨菜一般開始休眠或生長緩慢,除適當修剪老葉或每月澆1~2次水和肥外,幾乎無其它管理。春季在葉長出前剪去衰老枯死的葉片,並及時施肥促進生長,一般以每15~20天施肥1次為宜,每次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並結合進行中耕除草。夏季絕大多數蕨菜還會繼續長出新葉,仍需提供充足的肥料,一般20天追1次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高温天氣3~5天澆1水。秋季蕨菜的生長速度開始變慢,水分的需求量也逐漸減少。 [3] 

龍爪菜病蟲害防治

栽培條件適宜時,蕨菜很少發生病蟲害。低窪易澇地塊長時間積水時,容易引起爛根。展葉後易發生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67平方米10~20克對水噴霧。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