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灘子街道

鎖定
龍灘子街道,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的東南部,東與永川區接壤,南接郵亭鎮,西與雙路鎮相鄰,北與通橋鎮相連。 [1]  轄區總面積10.8平方千米。 [1]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轄區總人口152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991人,另有流動人口227人。 [1] 
明清時,境域屬大足縣汶水裏。2011年10月,重慶市雙橋區龍灘子街道更名大足區龍灘子街道。 [1]  截至2021年10月,龍灘子街道轄5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龍灘子14號。 [1] 
2011年,龍灘子街道財政總收104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55萬元,增值税21萬元,企業所得税115萬元,個人所得税4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84元,比上年增長13.6%。 [1] 
中文名
龍灘子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500111003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重慶市大足區
地理位置
大足區東南部
面    積
10.8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
政府駐地
龍灘子14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09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巴嶽山
車牌代碼
渝C

龍灘子街道歷史沿革

明清時,境域屬大足縣汶水裏。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周。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至十九年間(1680年),雙橋境域為吳三桂佔據。
1976年5月正式成立重慶市雙橋區雙路街道,管轄雙路地段和雙路老街的全部城鎮區域,下轄雙路街、江酉廟巷、三岔路、開發區、雙龍西路5居民委員,辦事處駐雙路街22號。
1996年3月,雙橋區撤鄉建鎮,調整雙路街道管轄範圍並更名遷址,管轄範圍調整為原四川汽車製造廠廠區和家屬區所在的響水橋以東地區及龍灘子地區,將原雙路街道管轄的5居民委員會劃歸雙路鎮,原雙橋區雙路街道更名為重慶市雙橋區龍灘子街道,機構職能、人員順延,辦事處遷至園堡村,並先後設立了7居民委員會。
2001年,整合為3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1年9月24日,雙路鎮的龍星村、太平村劃歸龍灘子街道,至此,龍灘子街道由原來只管居民委員會擴大為同時管理2村民委員會。
2011年10月,重慶市雙橋區龍灘子街道更名大足區龍灘子街道。 [1] 
龍灘子街道

龍灘子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轄雙龍東路、連二坡、龍灘園、太平、龍星5個居民委員會;下設39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龍灘子街道轄5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龍灘子14號。 [1] 
龍灘子街道區劃詳情
龍灘園社區
雙龍東路社區
連二坡社區
龍星社區
太平社區

龍灘子街道地理環境

龍灘子街道位置境域

龍灘子街道地處大足區的東南部,東與永川區接壤,南接郵亭鎮,西與雙路鎮相鄰,北與通橋鎮相連。 [1]  轄區總面積10.8平方千米。 [1] 

龍灘子街道地形地貌

龍灘子街道地處巴嶽山麓,地勢東高西低。地形為淺丘陵狀。主要山脈有巴嶽山。境內最高峯尖山坡位於巴嶽山,海拔934.7米;最低點響水橋位於太平社區10組,海拔350米。 [1] 

龍灘子街道氣候

龍灘子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7.4℃,年平均降水量1006.6毫米。 [1] 

龍灘子街道水文

龍灘子街道境內河道屬小安溪河水系。主要河道有響水河等2條。河流總長度6.1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響水河,從龍星社區鯉魚石至太平社區高坡院子流經境內太平、連二坡、東路,長4.2千米。 [1] 

龍灘子街道自然資源

龍灘子街道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礦等。有煤礦3個,年產量5萬噸,非煤礦山1個,年產量5萬噸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雹災等。水災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5~10月。 [1] 

龍灘子街道人口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轄區總人口152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991人,另有流動人口227人。總人口中,男性7780人,佔51.2%;女性7428人,佔48.8%;14歲以下2031人,佔13.4%;15~64歲10378人,佔68.2%;65歲以上2799人,佔18.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5148人,佔99.6%;有回、土家侗等16個少數民族,共140人,佔0.4%。其中回族4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8.6%;土家族20人,佔14.3%。2011年,龍灘子街道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2.1‰。 [1] 

龍灘子街道經濟

龍灘子街道綜述

2011年,龍灘子街道財政總收104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55萬元,增值税21萬元,企業所得税115萬元,個人所得税4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84元,比上年增長13.6%。 [1] 

龍灘子街道工業

2011年,龍灘子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56.5億元,比上年增長14%;工業增加值16.3億元。2011年,龍灘子街道規模以上企業8個,主要有汽車零部件、建築、原煤開採等產業,職工0.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6.1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1] 

龍灘子街道商業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有商業網點80餘個,職工20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億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8.5%。 [1] 

龍灘子街道交通運輸

龍灘子街道境內緊鄰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和大郵公路,成渝城際鐵路、成渝高速公路複線、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和南(充)瀘(州)高速公路環繞四周;形成了以車城大道、巴嶽大道、求實路為主幹道的交通網絡。

龍灘子街道社會事業

龍灘子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20人,教職工37人;小學1所,在校生1533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18人,專任教師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龍灘子街道教育經費達3667.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667.6萬元。 [1] 

龍灘子街道科技事業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12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9人,經營管理人才21,技能人員26,農村實用人才6人。 [1] 

龍灘子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含室內外活動場),藏書0.3萬餘冊,設有圖書室、電子閲覽室;農家書屋5個,藏書1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合唱團、舞蹈隊、門球隊、太極拳隊、柔力球隊等。 [1] 

龍灘子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龍灘子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個有衞生院1所;病牀119張,固定資產總值0.1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12人。2011年,龍灘子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萬人次,住院手術200餘台次,出院病人0.1萬。其中龍灘子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於1993年,原名為紅巖醫院,2003年改製為龍灘子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其建築面積共17650平方米,現有醫務人員106人,病牀115個,醫院設有預防保健、內、外、婦、五官、口腔、檢驗等14個科室。2011年,龍灘子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90.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721人,參合率達99.94%;孕產婦死亡率0/10萬。 [1] 

龍灘子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龍灘子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18户人數95人,支出150.8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城市醫療救助23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7人次,共支出39.4萬元,比上年增長17.5%;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548人次,支出13.46萬元,比上年增長4.9%。城鄉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7495人,參合率98%;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200餘人(不含城鎮職工和農民養老保險人數),參保率80%。 [1] 

龍灘子街道基礎設施

  • 能源
2011年,龍灘子街道售電量累計完成1.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考慮99.9%。 [1] 
  • 燃氣
2011年,龍灘子街道天然氣(煤氣)管線30.7千米,天然氣(煤氣)用户5978户,燃氣普及率94.2% [1] 

龍灘子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來源
龍灘子街道因轄區內龍灘子大橋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劉濤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重慶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03月:417-419.
  • 2.    2021年龍灘子街道區劃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