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溪郡

鎖定
唐天寶年間存在的行政區,隸屬黔中道,轄區大致為湖南新晃、芷江及貴州玉屏、鎮遠等㵲水流域;唐玄宗天寶元年改業州為龍溪郡,治峨山縣(原夜郎縣)。 [2] 
中文名
龍溪郡
別    名
舞州
鶴州
業州
別    名
獎州
治    所
夜郎縣(峨山縣)
河    流
龍溪;渭溪;舞水
山    峯
峨山
轄    縣
夜郎縣(峨山縣);渭溪縣;梓葁縣

龍溪郡建制沿革

龍溪郡兩漢屬無陽縣地,隋朝至唐初屬沅陵郡龍標縣;唐太宗貞觀八年析辰州龍標縣置巫州,同時設置夜郎、朗溪、思微三縣,改天授二年巫州為沅州,同時析夜郎縣置渭溪縣,長安四年以夜郎縣、渭溪縣單獨設置舞州,唐玄宗開元十三年以“舞”、“武”因相近避諱武則天,改舞州為鶴州,開元二十年又改鶴州為業州,玄宗天寶元年改業州為龍溪郡;肅宗年間復天下諸郡為州,復改溪郡為業州;唐代宗大曆五年改業州為獎州直至唐末。龍溪郡實際存在的時間只有二十年左右,始於天寶元年終於乾元年間,這段時間經歷了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唐王朝的興衰轉換,龍溪郡因以龍溪為名,湖南新晃縣城有龍溪水。 [4] 
《元和郡縣圖志》獎州龍溪,下。開元户一起七百四十,鄉六;元和户三百四十九,鄉六。本漢舞陽縣地,貞觀八年於此置夜郎,屬巫州;長安四年於此置舞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鶴州,二十年又改為業州,大曆五年又改為獎州。州境,八到:北至上都三千八百四十八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五百八十八里,西南泝流沿溪至費州五百七十里,西南泝流至牂柯充州七百里,東沿流至敍州八百里,南至牂柯羈縻應州三百里。供,賦:年供熟蠟三十斤;管縣三:峨山,渭溪,梓葁。 [1] 

龍溪郡行政區劃

龍溪郡峨山縣

《元和郡縣圖志》峨山縣,中下,郭下。本夜郎縣,天寶元年改為峨山,其縣本在渭溪之南,長壽初移於溪北。通過文獻記載,峨山縣原本為夜郎縣,其縣治發生過移動,最初的治所應該在岑鞏思暘一帶,後遷移至新晃縣城一帶。主要管理地域為新晃北部及西部、玉屏、萬山、岑鞏大部、鎮遠東部;龍溪、車壩河、龍陽江流域。 [1] 

龍溪郡渭溪縣

《元和郡縣圖志》渭溪縣,中下。西至州一百六十里,聖曆元年析峨山縣於渭溪東置,因以為名。推算渭溪大致在芷江縣新店坪一帶。主要管理地域為芷江西部便溪流域、新晃平溪流域。五代時期有羈縻波州就是這一地區,新晃東部有波洲鎮。 [1] 

龍溪郡梓葁縣

《元和郡縣圖志》梓葁縣,中下。東北至州水路四百里,建中四年自牂柯洞外充州割屬獎州。梓葁縣大致在施秉縣城關鎮一帶,施秉縣城東北為新晃縣。 [1] 

龍溪郡河流

龍溪郡主要的管理區域為㵲水河流域,主要是新晃縣、芷江縣、玉屏縣、萬山區、岑鞏縣、鎮遠縣、施秉縣等縣,㵲水在唐朝稱為無水;另外郡境內還存在一條重要河流渭溪,渭溪縣因此得名,據考證為岑鞏,玉屏境內的車壩河(龍鰲河), [3]  《元和郡縣圖志》渭溪水,北自錦州渭陽縣流入 [1] 唐朝錦州在今銅仁一帶,辰水銅仁段稱為錦江與此有關,㵲水各支流符合北向南流的只有車壩河。 [3] 
參考資料
  • 1.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2008/06/01:753-754
  • 2.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上海:中華書局,1975/02:1074
  • 3.    穿越唐朝:錦州渭陽縣,原來在江口民和?  .微信公眾號.2016-09-08[引用日期2023-06-12]
  • 4.    姚源淦.新晃唐置夜郎縣考辨[J].凱里學院學報,2020,38(0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