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源宮

鎖定
龍源宮是距廣東梅縣松源圩鎮1公里的田心村對面小山丘(山丘分水嶺為界限,北面是新南村,南面是園嶺村)的虎形北端,蕉松公路旁邊的一座歷史景觀建築,此地交通便利。宮內供奉 着“敕封龍源助國公王”。龍源宮提供上表,求籤,解籤等服務。
中文名
龍源宮
地理位置
廣東梅縣松源圩鎮1公里
氣候條件
亞熱帶地區
開放時間
09:00—17:30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龍源宮

龍源宮歷史沿革

龍源宮坐落在距廣東梅縣松源圩鎮1公里的田心村對面小山丘(山丘分水嶺為界限,北面是新南村,南面是園嶺村),S223省道公路旁,交通便利。宮內供奉 “敕封龍源助國公王”。龍源宮龍源公王世系,系福建省武平縣象洞鄉,鍾姓人士也。其祖父名尚,父名山。生兄弟三人,長名友文,次名友武,三名友勇。北宋時兄弟三人,聯等科甲,在京供職。因當權者政見不同。俱罷職歸田,後相繼逝世。
相傳,象洞龍源宮,在一次水災中,宮內三尊神像(木質)被洪水衝至松源河宮岌頂山蔍前河中,其時有捕魚人,鄉民見河中神像旋迴不去,將其撈起放置河岸上的石巖下。後悉系象洞龍源宮公王神像,意將送返象洞,但因搬移不動,只好暫置於此處。
龍源宮當時系由松源園嶺村人王主賢、王一鳳為緣首,向梅蕉六甲人民各界人士,募集資金,建立而成的。始建於明代,最終於1507年建成 [2]  ,歷經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了,神恩廣播,護國庇民,深得善信男女的崇拜信仰。尊為松源人民一方福神。

龍源宮歷任管理

公王回宮後,宮內負責人由王春松先生負責。工作人員:王來坤、王振坤、王漢光、郭五妹、張秀香。南礤:陳洪慶;寶坑:黃海珍;監委:文嘉,温庚光、王能政,東山:張孟旺。
公元一九九六年後由新南鄉鄉長委派王漢光負責。會計:郭國昭;出納:王振坤兼;成員:郭五妹、張秀香,還有漢光妻:羅紀招(自願者)。王漢光負責後,積極發展龍源宮的建設事業,積極籌款建設了龍宮橋,逐步完善了龍源宮的各項建設。
王漢光負責期間,發生了公王的大銅鐘(文物)被盜,王漢光趕緊報案和追蹤,最後在松源派出所的協助下追回公王的大鐘。
後來由於王漢光年紀稍大,由王漢光推薦王振坤接任負責人。王漢光卸任後任然在盡心盡力輔助王振坤做好工作。
公元二00一年王振坤同志逝世後,由王耀東同志接管。公元二00二年龍源宮負責人:王耀東先生;機構會計:王杏春(黨員);出納:王耀東(黨員);工作人員:王源藩、王清任、王華英。共五人負責本宮的日常工作:負責打掃衞生,保持宮內整潔,接待前來的膜拜民眾,為他們上表,求籤,解籤等,提供服務 [1] 

龍源宮相關民俗

扛公王
從明代正德年間(約1509年)開始松源就有扛公王活動。松源扛公王習俗,在每年春秋兩季舉行,春季在農曆正月半前後幾天,秋季於農歷七月十六日開始,一直到農曆九月底,各村都要扛龍源公王神像遊村,供人膜拜。 [2] 
但各村都要扛公王,為了滿足對龍源公王的崇拜與信仰,於是通過龍源宮與各村協商,把各村扛公王的日期錯開安排好。幾百年來,在松源居住的20來個姓氏,都能夠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諧相處,各姓都有自己的月半節日,都能參與扛公王,所以形成了松源月半多的景象。 [2] 
2006年“扛公王”活動重新恢復,此後每年秋季的農曆八月十二日為活動日。現在,松源“扛公王”活動已列入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