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扛公王

鎖定
客家地區有接公王、敬社官的民俗,這是最主要的一種跨宗族或跨村落的俗神。公王宮都分別設於社區的村口或水口處。鄉民認為水即是財,以此祈求神靈幫助守財,庇護社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1] 
中文名
扛公王
流行地區
客家地區 [1] 
活動類型
祭祀 [1] 
活動意義
庇護社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1] 

扛公王簡介

公王的稱呼有很多種,有公王、公皇、(土地)伯公或稱呼為社官的。俗民崇信的公王原形民間有説是帝王,有説是祖宗神,有説是土神、山神,也有説是社區風水文化中心,但一般認為公王就是土地神、山神或當地風水神。總之,公王就是當地的福神、保護神。古人對土地的崇拜,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得封土立社。

扛公王起源

據瞭解,在古時候有三個山神,唐太宗的時候封他為三山國王。就是明山,巾山還有獨山。大約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因為小桑村人口稀少,野獸多,而且山裏面多瘴氣,瘟疫嚴重,小桑人就請來了明山又叫明主公王來到小桑,到村裏各家各户去巡護,消災滅惡。經明山巡護後,看到小桑村山水優美,環境幽雅,明山就決定在小桑落居,公王宮就座落在湖下村與赤土村交界境內的公王佛。
後來,明山公王又邀請了他的兄弟到小桑來,村民分別尊稱他們為獵神公王、出巡公王。每當村裏遇到什麼危難災害的時候,他們都會各顯神靈庇佑,所以村中十三個姓氏宗族對他們都是非常的感恩,之後各姓氏宗族之間達成共識,敬奉明主公王、獵神公王、出巡公王為公王爺爺。長年香火鼎盛,祈盼公王保一方平安,也形成了迎送公王這一習俗,俗稱等公王,又叫扛公王。
而松源扛公王則是在正月十五時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松源在1507年建成龍源宮,1509年開始有扛公王活動,就是把松源“龍源宮”中的“龍源公王”扛到村裏供村民膜拜。

扛公王祭祀對象

鄉民只祭祀自己的公王而不祭祀其他村落的公王,所以各鄉的公王不盡相同。主要有兩類,一是梅溪公王或曰梅溪聖王,如鬆口祥雲宮、王明宮、王濟宮等比較大的宮廟,所奉祀均為梅溪公王。此外還有一些壇,根本就沒有宮廟,俗民也説所奉是梅溪公王,如鬆口梅教村曾姓的公王壇及大金坑李姓的公王壇等。二是五顯公王等,如蕉嶺縣新鋪鎮及梅縣鬆口鎮郊五顯宮祀華大帝等。 [1] 

扛公王公王出巡

扛公王出巡過程

春節期間,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水車鎮小桑村有一個民間習俗“扛公王”,從明末清初至現代約400年的時間裏年年舉辦,代代傳承。每年的年初二至年初六,小桑村都舉行迎送“公王”的盛會,將“公王爺爺”迎送到每一座老祖屋進行祭祀,通過户户來祭拜,使得家家受蔭庇,人人得保佑。
整個過程中的迎、接、祭祀、安座、供奉等都有一套儀規。“公王”出巡時,前面鳴鑼開道,高擎“迴避”、“肅靜”等牌匾,刀斧手,鼓樂隊緊緊相隨,繡有“虎”、“龍”的幡旗及各式各樣的彩旗迎風招展。“公王”安坐轎中,一路上鼓樂齊奏,鞭炮連燃。祖屋廳堂內擺滿各家各户置辦的“三牲”、供品,各家必須焚香點燭,叩首跪拜行大禮。
“公王”出巡中,沿途村民手拿香火恭候,待“公王爺爺”到來時,躬身一拜再前去獻香;出巡時中途如遇過夜,則由專人看護。別地“公王”出巡結束後,一般都會安放回寺廟或公王宮內,而小桑村卻截然相反,“公王”之神位會被安放回祖屋的廳堂內,以免遭風吹雨淋日曬霜凍。 [1] 

扛公王出巡細節

公王遊村儀式有如古代大官出巡,三聲炮響震天動地,公王遊村隊伍來了,前面一對金鼓手,敲大銅鑼十二連三響,接着由壯年扮的四個武士邁着方步,各人手執着繡龍虎圖案的大帥旗,帥旗迎風飄揚,很多青少年擎着方形或豎長方形的彩旗跟在後面,接着就能看見頭戴金冠,身批金甲、胸飄長鬚、手執利劍、威風凜凜的木雕公王,穩坐在四個武士抬着的轎中。
公王后面還跟着大鑼班,有四對響鑼、一個大拔、一面銅鐘、一個腕鑼,扛着的大鼓由一個人敲擊指揮,八種樂器人各1件,最後,歡天喜地的小孩,看熱鬧的村民緊跟着。各屋接連不斷地燃放着鞭炮迎送公王。當公王放在設有香案前的方桌時,村民們紛紛上前燒香、點燭、祈禱膜拜。此時鑼鼓喧天,鞭炮聲接連不斷。大鑼鼓由慢到急有節奏地敲擊着,忽然震耳的大鑼鼓戛然而止,只有鼓聲咚咚,嗩吶帶頭奏起古典曲,其餘樂器齊奏,聲音悠揚悦耳,村民及親友們都在聚精會神地傾聽,面帶笑容,一處膜拜完畢。接着鑼鼓鞭炮聲再起,鼓樂喧天,扛公王的隊伍用相同的方式到下一處設有香案的地方去了,途中停着去過月半的親朋好友和村民們,他們各自都向公王揮手致意,大家都沉浸在節目的歡樂之中。 [1] 

扛公王民俗現狀

隨着人們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扛公王”活動在小桑村村民中的迷信色彩已經非常淡薄,他們把“扛公王”盛會當作是春節的一種娛樂活動和增進村民間友情的一種形式及村中傳承先祖信念的一種儀式。
同時,小桑村的山水和這一古老而傳統的民情風俗,不但使海外僑胞和各姓氏族中親朋好友回鄉參加,使這一民俗成為村中凝聚鄉情、僑情、友情的精神紐帶,更使小桑村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老愛幼、鄰居和睦,温良謙讓、文明禮尚的優良習俗。同時,近年來還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採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