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水

(重慶市大足區下轄鄉鎮)

鎖定
著名的"五金之鄉"——龍水,幅員面積99.3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7平方公里轄28個村(社區)委,總人口14.9萬人,城鎮居住人口9萬人。作為西部最大的建制鎮,是大足縣的腹心,東距重慶70餘公里,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里,西距成都180公里,北距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16公里,大郵路,龍銅路橫貫而過,交通便捷,是全國58個小鎮建設示範鎮,重慶市首批小鎮建設試點鎮,市百強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45箇中心鎮之一,也是市"雙十百千"工程中100個小鎮之一。
中文名
龍水
地理位置
大足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佔地面積
99.3 km²
人口數量
14.9 萬

龍水簡介

龍水鎮歷史悠久,建置於唐乾元年(759),距今1200餘年,古有“昌州”之説,今有“五金之鄉”美名,歷來是大足工業中心、交通樞紐、經濟重鎮。是西部最大的建制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國家級文明鎮、首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重慶市“百鎮工程鎮”、重慶市十大“綜合實力小城鎮”、重慶市特色示範鎮、重慶市統籌城鄉示範鎮。
龍水鎮位於大足區中南部,處於東經105°45′,北緯29°32′,年均氣温17.4℃,年均降水量1009毫米,瀨溪河穿鎮而過。城區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里,北距大足縣城14公里,東距重慶城區90公里。鄉村級公路網絡如織。全鎮轄15個社區、13個行政村,212個村(居)民小組,幅員面積99.3平方公里,糧油作物播種面積9萬畝,2011年城區面積為17平方公里,總人口14.9萬人,到2020年規劃人口25萬人,城鎮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發揮縣域經濟中心和商貿中心,工業重鎮的職能。

龍水工業特色產業

與大足石刻相伴而生的小五金是龍水地方傳統特色產業,現已初步形成了五金機電、五金材料、汽摩配件、鋼模鑄造、農用機械等五大特色支柱產業,並帶動商貿業的迅速發展與繁榮。轄區內有中國西部最大的五金專業市場,全國最大的廢金屬市場。龍水鎮按照“工業強鎮、科技興鎮、產業富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思路,快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2013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7.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8億元,增長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1.1億元,增長24.3%;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65億元 ,增長1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31209元,增長22.1%,農民人均純收入12933元,增長17%,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調整為6:62:32。

龍水發展後勁

龍水鎮正在迅速發展成為縣城經濟的核心區域,全力打造“重慶最具實力的經濟強鎮”和“中國西部五金之都”,紮實推進城鄉統籌建設,努力構建宜居龍水、文明龍水、法治龍水、健康龍水。龍水,北距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14公里;南距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12公里;西距成都280公里;東距重慶90公里;鎮東郊有重慶市級風景旅遊區龍水湖,西山森林公園、侏羅紀桫欏公園等名勝古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是成功人士居家、經商、建廠、謀求人生奮鬥的理想選擇。
全鎮已投資5億多元,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和舊城改造,現已新建商住房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城區面積已達17平方公里,成為渝西建制鎮中最大的鎮。
龍水人民“致富思源,富而國民進”,奮鬥不息,將以更強烈的創新意識,更開放的姿態,更完善的投資環境和更周到的服務功能,引進更多的人才,以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到2015年,把龍水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市場活躍,環境整潔,治安良好,城區面積2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0萬人以上全國最大的五金旅遊城。

龍水龍水五金概況

大足龍水是著名的"五金之鄉",與全國聞名並傳揚海外的大足"石刻之鄉"齊名。在昌州刺史韋君靖屯軍大足北山開鑿石刻之始的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刀具、石雕用具等小五金製品應運而生。到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名僧趙智鳳在寶頂鑿石造像,規模宏大,用工人數眾多,前後達七十餘年。小五金產品亦隨之發展為日用小五金,分炊餐用具、鐵製農具、匠作工具、園藝工具等四大類。
清乾隆年間,龍水鎮豆腐街搭有草棚,內設攤位出售,初步形成專業市場,由於業趨發達,客商紛至,漸不敷容納,三易場地。
傳統品種規格減少,新五金大類小類品種增加,比舊五金產值利潤高出幾倍至幾十倍即:在小五金市場外,龍水區(鎮)鄉鎮企業還生產銷售傢俱五金、五金器械(郵電、紡織、醫療、包裝)、五金機械(汽配、摩配、船舶鑄鋼件、可鍛鐵氧氣瓶頸瓶帽、鋼球、鈑金加工件、火車配件)和建築鋼筋等,生產企業以外向型生產加工的龍水鑄鋼廠(鎮辦)、大足縣鑄鋼廠(鄉辦)為代表,1991年,兩個廠產值共1205萬元,出口和間接創匯346萬元,利潤87.6萬元,上繳税金81萬元,共有年產鑄鋼件1.5萬噸生產能力,前者產品出口日本、南韓、東南亞五國,鋼球產品在雲南一大型電廠向全國招標時一舉中標,後者是重慶市和美國浦益斯汽油機有限公司的主要配套合資企業,91年被評為重慶市一級企業。各類五金機械鄉鎮企業104個,形成了西南最令人注目的鄉鎮五金機械業生產羣體,成為龍水五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龍水小五金業和小五金市場及五金一條街,形成全國著名的五金機械專業工商經濟小區。
在龍水最著名的號稱72道工序出品的"金忠牌"不鏽鋼刀系列1990年銷往澳大利亞,1991年銷往美國,但仍以生產規模小,工藝設備差,成本高等不足而限制了其發展。1992年6月,加拿大一外商準備投資改造並擴大生產規模,將以"世界刀王"之名向世界各地推出更豐富的"金忠牌"不鏽鋼刀系列品種。以傳統工藝生產的手工菜刀即用手拉風箱在紅爐盤砧上靠一個或兩個鐵匠一錘一錘手工鍛打的菜刀,寒光逼人,削鐵如泥,因一天功夫只能鍛打幾把,十分搶手。在大足縣各項對外聯絡和外出參展開會時,人們都指名點姓要某鐵匠的手工刀,著名鐵匠有幸光村鄧尚吉等人。
1992年4月,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欄目與四川電視台聯合拍攝的1992中國國際觀光旅遊年--"大足石刻之鄉·五金之鄉"節目中,就把手工菜刀的鄧氏傳統工藝作為拍攝對象。
1985年,大足二輕工業局系統生產的刀、剪、鎖、馬鐵管件、不鏽鋼製品等總產量821.33萬把,加上鄉鎮企業局系統刀剪鎖等小五金總產量924.1萬把,全縣小五金主要品種產量也即總銷1996.21萬把。到1990年,全縣小五金總產值達一億元,其中刀剪鎖產值五千萬元,總產銷量達一億把,1985年後,有管件、小刀、鐮刀、鋸弓、不鏽鋼炊餐具等銷往國外。1990年銷往國外的小五金達一百多萬美元。1991年,龍水區(鎮)鄉鎮企業五金機械業總產值9571萬元,完成工商税收520.43萬元,企業4580個,人數6728人,獨立核算鄉、鎮企業利潤105.27萬元。
在龍水五金市場內,除大足縣五交化公司設了一個小固定門市外,市場經營者都是私營商家和個體户,市場經營設施從1991年開始得到改造,1992年年底竣工後,其擴建加層改造工程新增原營業面積一倍,攤位門市總量增加一倍多,有關部門正積極鼓勵各類企業入場交易。
1991年,龍水五金市場大門兩側、對面、附近、街市上仍有數百工具五金、建築五金、農用五金、自行車配件、汽車配件、五金機械、交電機電、廢舊鋼鐵經營門市和攤位,在非趕場期時,仍照常經營,只是交易額比趕場期小。

龍水發展前景

龍水小五金市場還要以個體,鄉鎮企業經營為主要來自重慶市各五金廠生產的二、三級品為龍水五金市場大宗商品,如鋼銼、砂布、鋸條、輔以購銷來自成都、廣安、自貢的螺釘、砂紙、鋼捲尺等,配以省內外的各種工具五金商品。同時,還需要市內各五交化工商企業將庫存呆滯積壓商品通過龍水五金市場擴散出去,流通到農村一般消費者處。從發展遠景看,龍水五金業應依靠龍水五金市場的廣闊渠道,改變多年存在的產品檔次價值低,小五金企業羣體效益低的局面,在品種、質量上狠下功夫,以持久開辦五金技工教育培養一大批有專業技術人材為產業發展根基,注重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建築五金裝飾器材、現代化的電動風動工具等新品種,以滿足廣大城鄉羣眾為實現小康大興基建、修建住宅的需要,儘早使這一歷史悠久的區域性專業市場,與龍水五金工業經濟小區共同發展成為我國內陸地區專業性工商經濟小區的一顆明珠。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龍水五金生產高速發展,2001年,龍水五金生產企業已達12200户,從業人員4.5萬人,五金品種200個,2000多個花色,年成交額達15億元。縣委縣政府正出台具體的優惠政策,為五金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龍水基礎設施

1、供水
水資源豐富,有小型水庫1O座,堰塘185口,比鄰5300多畝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龍水湖,大足縣瀨溪河川流而過。自來水有限公司具備二級資質,日供水1萬噸,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日處理15000立方的瀨溪河污水處理廠1座,工業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
2、供電
已實現國家大電網和縣級電網相結合,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全縣有變電站4座。其中,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2座,電力資源充足。
3、供氣
全鎮建有配氣站1個,LNG(壓縮天然氣)站1個,日供氣量約36O00立方米。
4、交通
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渝蓉高速均10公里左右,距重慶三環3公里。各村公路已基本完成歷清硬化,交通十分便捷。
5、醫療
衞生醫療機構健全,大足縣第二人民醫院醫護力量雄厚,醫療設施完善,是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重慶第三軍醫大指導醫院。
6、教育
教育欣欣向榮,龍水城區有重點高中一所(大足一中),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復隆實驗學校),義務教育實驗中學一所,普通中學1所(龍西中學),小學有7所,“科教興縣"戰略促進了科技教育事業不斷髮展,推動了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7、人居
城市環境優美,配套功能完備,花園式居住小區8個,公益性廣場5個,市政公園正在建設之中,城區有綠化面積上千平方米,是著名的五金城市。
8、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5.28—106.02’,北緯29.23—29.52’,成渝經濟走廊和渝西經濟帶,有西部最大的五金交易城。
9、氣候條件
屬於亞熱帶濕温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 7.2℃,降雨量1004mm。
文衞事業
醫療衞生醫療機構健全,大足縣第二人民醫院醫護力量雄厚,醫療設施完善,是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重慶第三軍醫大指導醫院。7教育教育欣欣向榮,龍水城區有重點高中一所(大足一中),義務教育實驗中學一所,普通中學1所(龍西中學),小學有7所,“科教興縣"戰略促進了科技教育事業不斷髮展,推動了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8人居城市環境優美,配套功能完備,花園式居住小區8個,公益性廣場5個,市政公園正在建設之中,城區有綠化面積上千平方米,是著名的五金城市。

龍水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05.28—106.02’,北緯29.23—29.52’,成渝經濟走廊和渝西經濟帶,有西部最大的五金交易城。10氣候條件屬於亞熱帶濕温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 7.2℃,降雨量1004mm。

龍水特色農業

一、花卉產業
龍水鎮花卉產業走業主帶動,農户參與,實現共贏的路子,現已發展有十里村重慶廣電集團建洲園林藝術工程有限公司、重慶綠鋆花木種植有限公司、東靈花木有限公司、鹽河村崇信水生花卉、復隆村重慶市大足縣雅美佳花卉有限公司等業主,其中重慶廣電集團建洲園林藝術工程有限公司發展休閒生態農業,現規模已達500畝,並在進一步擴大規模,2008年底力爭達到600畝;重慶綠鋆花木種植有限公司計劃幾年內在我鎮投資1.2個億,佔地800畝,建設生態園林及觀光休閒農業,2008年完成投資3000萬畝,佔地250畝的第一期工程;東靈花木有限公司200畝;崇信水生花卉100畝、重慶市大足縣雅美佳花卉有限公司200畝着力打造水中特色花卉,現產業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在幾大業主的帶動下,我鎮近百餘名農户加入到花卉產業中,僅此一項就可促進農民人均增收300元上。
二、無公害蔬菜產業
我鎮龍東村、復隆村、橫店村、鹽河村、黃泥村、橋亭村一片是我鎮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萬餘畝,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農户達1200餘户,年收入在5000餘萬元。並帶動周邊村的蔬菜生產。我鎮積極推進蔬菜產業上檔升級,實現精品蔬菜,規模種植,規模經營,促進蔬菜產業向深加工發展,提高蔬菜產品附加值。現我鎮已引進重慶富足釀造有限公司、張和平、巫傳喜等業主,其中重慶富足釀造有限公司種植500畝,帶動周邊農户種植1000餘畝,並實現了蔬菜產品深加工,產品廣銷縣外、市外,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張和平種植300畝蔬菜遠銷重慶各大市場,巫傳喜種植100畝蔬菜也在周邊區縣暢銷。2008年我鎮積極申報5000畝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基地,並已完成抽樣。
三、蛋雞產業
我鎮蛋雞產業以橫店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走“金融機構+企業+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户”的路子,通過組織飼料雞苗統購、產品統銷、疫病統防統治、養雞技術培訓等措施,現已實現規模養雞户大户80餘户,蛋雞100萬隻,年收入9600萬元,產業遍及橫店、龍東、黃泥、鹽河、車輔、大圍、袁家等村,輻射至石馬、智鳳、萬古、珠溪等鎮,並積極申報創建綠色雞蛋品牌。2008年我鎮引進了重慶沃園有機肥料生產有限公司,實現了雞糞的無害化處理,在產業增收的同時,美化了農村環境。
四、優質瘦肉型豬產業
我鎮優質瘦肉型豬產業走“公司+基地+農户”的路子,加強七方合作,以順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重慶鈦林養豬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帶動產業發展。現順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年出欄優質瘦肉型豬5000餘頭,存欄仔豬2000餘頭,實現產值1200萬元。重慶鈦林養豬專業合作社建成1000平方米養豬場,採用了當前生態養殖的最新技術——生物菌發酵零排放養豬法,於6月15日首批數十頭豬正式進入新圈舍,生豬長勢喜人,並且首批400餘頭出欄生豬就銷往重慶各大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在順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重慶鈦林養豬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我鎮優質瘦肉型豬已遍及十里、龍東、大圍、江明等10餘個村,農户120户,並輻射至周邊鄉鎮。通過這一產業,就可使農民人平增收近百元。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