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山童子寺

鎖定
童子寺位於太原市西南約20公里龍山之北峯,海拔約1230米。這裏南、北、西三面環山,形似簸箕。山上樹木茂密,環境幽靜,自然成為佛家選擇修行的理想之所。寺院修建在東坡靠近山頂的平地上。站在寺院的遺址上,順着硫磺溝,向東極目遠眺,映入眼簾的便是晉陽古城遺址。
中文名
龍山童子寺
海    拔
1230 m
環    境
樹木茂密
附近遺址
晉陽古城遺址

目錄

龍山童子寺歷史背景

童子寺是北齊隋唐時期著名的佛教寺院。據明洪武《太原縣誌》記載:“童子寺,在縣西一十里,天保七年(556年)北齊弘禮禪師棲道之所,有二童子于山望大石儼若尊容,即鐫為像,遂得其名。”可知童子寺及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更為詳細的記載是日本求法僧圓仁所著《人唐求法巡禮行記》,該書卷三記:唐開成五年(840年)圓仁到童子寺禮拜大佛,在大佛閣內見到早年所撰的碑刻,碑文記載:“昔冀州禮禪師來此山住,忽見五色光明雲從地上空而遍照。其光明雲中有四童子坐青蓮座遊戲,響動大地,巖嗽頹落。岸上崩處,有彌陀佛像出現。三晉盡來致禮,多有靈異。禪師具錄,申送請建寺。遂造此寺,因本瑞號為童子寺,敬以鐫造彌陀佛像,顏容頤(然),皓玉端麗。趺坐之體高十七丈,闊百尺。觀音、大勢至各十二丈”。正由於龍山閃現出種種神奇和靈異,弘禮禪師便在此建寺造像。當然,雕造如此宏偉的阿彌陀佛西方三聖像,可以想象沒有政府的支持,單憑弘禮禪師是不可能完成的。《北齊書·唐邕傳》記載了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曾親自登臨童子佛寺一事。由此看來,童子寺大佛的雕造應與皇室有着密切的關係。
入唐以後,童子寺又得到唐皇室的重視。唐高宗顯慶六年(660年)春,唐高宗和皇后武則天出晉陽城西門,沿着蜿蜒曲折的硫磺溝中的小道,攀登至寺,瞻禮大佛。同年四月回長安後,又令內官特製一領袈裟,派遣宦官使者為大佛披掛。披掛之曰,道俗瞻睹者數千萬眾,成為“眾人共知,不言可悉”的盛事(唐,道世《法苑珠林》所引《冥報拾遺》)。既然童子寺為皇室所重,自然有高僧在此弘法。敦煌文書中有唐玄奘《題童子寺五言》:“西登童子寺,東望晉陽城,金川千點綠,流水一條清。”玄奘是否到過童子寺已不可稽考,但他的大弟子慈恩窺基法師,即尉遲敬德之侄,曾從長安到此寺,宣講玄奘的唯識論。在唐代童子寺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但由於山寺地域侷促,發展空間有限,所以在晉陽城常樂坊內又建立了童子下寺。金天輔元年(1117年)這座著名的寺院毀於兵火,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建。清乾隆和嘉慶時曾作修葺。嘉慶以後,這座千年古剎逐漸荒廢,併為灌木樹林所掩蓋。

龍山童子寺遺址

童子寺遺址內現存有北齊大佛、中國現存最早的燃燈石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該寺院遺址的發掘對於研究這一時期寺院的形制佈局以及佛教史都具有重要意義。從2002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太原童子寺佛寺遺址進行了4個年度的發掘,弄清了童子寺的形制與佈局以及現存遺址年代。
童子寺遺址坐西朝東,可分為南北二個部分。北部為北齊大佛前的佛閣遺址,南部為寺院主體部分,兩者相距65米。
龍山童子寺 龍山童子寺
南部寺院為明代所建,遺址保存基本完整。平面長方形,南北長31.8米,東西進深45.52米。中軸線上有山門、經幢和正殿,左右有配殿和鐘鼓樓。在大殿中還發現了明正德十年(1515年)的鐵鐘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慶十年(1805年)重修碑記。在大殿月台前豎立着一座唐代石經幢。
寺院西面約P 5米為自然山體,崖面上有石窟5個。窟內主尊造像均風化嚴重,形象不清,但壁面殘存的佛龕樣式和千佛像明顯具有北齊造像特徵。毫無疑問,這些洞窟開鑿於北齊時期。因此,我們推測,明代可能是在早期寺院遺址上重建的。這樣,童子寺初創時期,寺院與供禪修的石窟構成一個整體,即前寺後窟的山地寺院模式。

龍山童子寺佛閣

佛閣遺址是童子寺的主要宗教活動場所,按唐代圓仁所記,佛閣為兩重樓閣,規模十分宏偉。由於遺址上被大量從佛像和崖壁崩塌下來的大石頭疊壓,堆積厚達10餘米。所以發掘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佛閣內部尚未清理完畢。
佛閣依山而建,由前廊和閣主體部分組成。前廊面寬五間,深一間,通面寬30米,進深6.8米。現存檐柱柱礎5個,均為大型寶裝覆蓮式,南北向排列。柱礎覆蓮部分直徑達1米,覆蓮較低平,為唐代樣式。據此推斷,現存前廊為唐代重修。台明為石築,地面鋪石板,但明間使用方磚。在前廊南部發現有台階,説明當時是由南面進入佛閣的。
龍山童子寺 龍山童子寺
佛閣主體面寬35米,進深15米。牆體用條石垂直砌築,厚2.5米,現存高度7.5至8米餘。牆體的北部一部分直接砌築在自然巖體上。牆體中部,即明間開門。牆體外部無雕刻,內部則滿雕千佛,千佛形象與北齊佛像一致,説明佛閣主體的建造年代在北齊時期。即北齊大佛雕刻完成後就建造了佛閣,以庇護大佛。在北齊牆體的外側以及閣內北牆外側唐代增築了護牆,閣外護牆從兩次間中間開始直接依北齊牆體砌築,起到加固原有牆體的作用。護牆有明顯的收分,砌築不如北齊那樣精緻。
佛閣內依山崖雕造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像。佛像居中,距前廊地面高度23米多,佛頭高6.6米,有圓形頭光,面部殘,右耳尚存。身體寬12米,但風化十分嚴重。頭後有較寬的裂隙使其與頭後山體崖面分離,勢若一危石矗立於崖壁前。不幸的是,2000年7月29日晚,佛頭部遭雷擊轟然倒塌。在大佛身體的北側發現了被燒焦的木柱和多次重修大佛的遺蹟。左右二菩薩像風化極為嚴重,形象不清。雖然大佛沒有像唐人記載的那樣高,但作為北朝時期的第二大佛,亦足以讓世人驚歎。
佛閣前建一座高達5米餘的燃燈石塔。石塔下為雙束腰仰覆蓮座,束腰處雕有雙龍。中為六角形燈室,燈室三面開門,其他三面均雕刻二菩薩立像。塔頂為六角形屋頂樣式,中有圓洞與燈室相通,便於散煙。從燃燈石塔正面對大佛的位置看,石塔是為供養大佛而建造的。
在佛閣遺址內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磚瓦等建築構件,主要是唐代蓮花瓦當、獸面瓦當、筒板瓦、鴟尾殘塊等。尚未發現晚於唐代的遺蹟和遺物。雖然這些都是佛閣廢棄後的遺物,並不能證明現存佛閣遺址的廢棄年代,但可以説明佛閣的重修年代應在唐代。
遺址中同時出土了許多北齊的佛、菩薩和力士像等。北齊佛像明顯地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樣式,一種與河北響堂山、太原天尼山北齊造像一致,屬於“而短而豔”的南朝張僧繇“張家樣”;另一種則是臉型偏長,與鄴城和太原出土的北齊陶俑、壁畫的人物形象一致。這種現象是以前所沒有的,對於研究北齊造像樣式的類型提供了新資料。
童子寺屬於石窟與寺院相結合的山地佛寺類型。迄今為止,國內尚未發掘過同類寺院遺址,尤其足大佛前的佛閣建築還沒有發現過。因此,童子寺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北朝佛寺類型以及北朝、唐代佛閣建築類型提供了新的資料。

龍山童子寺壁畫

童子寺唐代寺院壁畫 童子寺唐代寺院壁畫
繼2002至2006年度對寺院區和佛閣前廊發掘之後,2012至2013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考古隊,又對佛閣內部進行了發掘,揭示了佛閣佈局,新發現北齊佛龕、唐代壁畫等珍貴文物。 [1]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山西太原龍山童子寺佛閣遺址發現的一批壁畫是中原地區保存年代最早的唐代寺院壁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