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井題名記

鎖定
《龍井題名記》是北宋文學家秦觀所作的一篇遊記散文。文章以入山訪友為線索,具體地記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蹤,描寫了月下西湖山林的景物,“遊”的味道顯然濃一些。文章記敍簡潔而有序,寫景優美而含蓄,富有文采。
作品名稱
龍井題名記
作    者
秦觀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淮海集
作品體裁
散文

龍井題名記作品原文

龍井題名記1
元豐二年2,中秋後一日,餘自吳興來杭3,東還會稽4。龍井有辨才大師5,以書邀餘入山。比出郭6,日已夕7,航湖至普寧8,遇道人蔘寥9,問龍井所遣籃輿10,則曰:“以不時至,去矣。”是夕,天宇開霽11,林間月明,可數毫髮。遂棄舟,從參寥策杖並湖而行12。出雷峯13,度南屏14,濯足於惠因澗15,入靈石塢16,得支徑上風篁嶺17,憩於龍井亭18,酌泉據石而飲之19。自普寧凡經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20,燈火隱顯21,草木深鬱,流水激激悲鳴22,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矣23,始至壽聖院24,謁辨才於朝音堂25,明日乃還。 [1] 

龍井題名記註釋譯文

龍井題名記詞句註釋

  1. 龍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風篁嶺上,本名龍泓,原指山泉,龍井是以泉名井。附近環山產茶,即西湖龍井茶。題名:題寫姓名,以留作紀念。
  2. 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
  3. 吳興:今浙江吳興縣。過杭:經過杭州。
  4. 會稽:今浙江紹興。
  5. 辨才:法號元靜,曾在靈隱山天竺寺講經,元豐二年(1079)住壽聖院。辨才和下文提到的參寥,都是蘇軾的朋友。
  6. 比出郭:等到出城的時候。比,及。郭,外城;這裏指杭州城。
  7. 日夕:將近黃昏。
  8. 航:渡。普寧:寺廟名。
  9. 道人:即僧人。參寥:法號道潛,自號參寥子,有詩名。
  10. 籃輿:竹轎。
  11. 天宇開霽(jì):天空晴朗。“霽”,雨過天晴。
  12. 策杖:拄着手杖。並湖:沿湖。
  13. 雷峯:峯名,在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舊有塔,即雷峯塔
  14. 南屏:山名,在杭州清波門西南九曜山東。
  15. 濯:洗,洗滌
  16. 靈石塢:山名,在杭州小麥嶺西南,一名積慶山。
  17. 支徑:小路。
  18. 憩(qì):休息。龍井亭:辨才法師所建。
  19. 酌泉:舀取泉水。據石:靠着石頭。
  20. 廬舍:房屋。或:間或,有的。
  21. 隱顯:忽明忽暗。
  22. 激激:形容水流迅疾。
  23. 行二鼓矣:快二更天了。行,將要。
  24. 始:才。壽聖院:寺院名,離龍井約一里地。
  25. 謁(yè):拜見。 [6] 

龍井題名記白話譯文

元豐二年,中秋後一日,我從吳興經過杭州,往東返回紹興。龍井壽聖院住持辨才法師寫信邀我入山。等到走出城去,已是夕陽西墜,乘船穿過西湖到普寧寺,碰到詩僧參寥,問他龍井派來的竹轎呢,回答説:“因為時間已過,竹轎回去了。”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林間月光明亮,可數頭髮。於是舍船,隨從參寥拄杖沿湖步行。經過雷峯塔,越過南屏山,赤足涉水惠因澗,進入靈石塢,找到一條小路,登上風篁嶺。在龍井亭上休息,舀上泉水靠石而喝。從普寧寺起,共經過佛門寺廟有十五座,都是寂靜得聽不到人聲。道路旁邊的田舍,燈光時隱時現,草木深綠茂盛,湍湍的流水發出、悲哀的響聲,好像不是人間之境。走到二更時分,方到壽聖院,在潮音堂謁見辨才法師,第二天就回去了。 [3] 

龍井題名記創作背景

元豐二年(1079),蘇軾自徐州調任湖州,過高郵,中途與秦觀、參寥子同船而下,於吳興分手告別。不久,正會稽省親中的秦觀驚聞蘇軾出事身陷囹圄,於是即刻趕回吳興詢問,不料蘇軾已於七月二十八日在湖州被捕,已經押赴京師,送進了御史台詔獄中。此情形下,秦觀只得惘然而歸,月夜步行遊龍井,在心事沉重下,於八月十六日作此文。 [1] 

龍井題名記作品鑑賞

龍井題名記整體賞析

此記述作者月夜遊覽西湖龍井的經歷和見聞。在唐宋詩詞作品中,刻畫西湖風景的名篇麗句層出不窮,各盡其妙,然而用散文形式來描繪夜幕下的西湖山水卻不多見。這篇“題名記”筆調輕快,語言簡潔,意境幽美,讀後使人心曠神怡,別有一番風味。
文中主要是敍事,但不平鋪直敍,而有曲折紆餘。作者應邀入山,至湖,而籃輿已去,又見月色皎潔,遂賈勇夜行。這中間便有幾層曲折此文敍事又有緩急跌宕。“出雷峯”幾句,以三字一頓的動賓結構為主,連用“出”“度”“入”“得”“上”諸動詞,文勢迫促,表現了夜間長途跋涉的情景。“酌泉據石而飲之”以下,文勢漸漸舒緩,這與作者快到目的地時,一邊據石休憩,一邊回味所歷山川美景的情狀,是完全合拍的。
此文敍事時也點綴景物,筆稀墨淡,描摹如畫,而且和事情的發展與作者的情緒密切應和。“天宇開霽,林間月明”,這良宵美景鼓起了作者的遊興。“自普寧”以下幾句,總敍一路山行之景,將相反的色調糅合在一起,使圖景更加鮮明。閃爍的燈火,深鬱的草木,一明一暗,互相映襯;沉寂的佛寺,悲鳴的流水,無聲與有聲相間。作者的身心都沉浸其中了。 [2-3] 

龍井題名記名家點評

宋·蘇軾:覽太虛題名,皆予昔時遊行處,閉目想之,瞭然可數。(《秦太虛題名記》) [4] 
明·陳天定:寫出山水間夜景如畫。(《古今小品》) [3] 
明·陳仁錫:清美映人。 (《古文奇賞》) [3] 

龍井題名記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自幼敏悟,少豪俊慷慨,好學兵法。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元祜初,因蘇軾推薦,為太學博士,後兼國史院編修官。紹聖初,章悼當權,被斥為“元祐黨人”,出為杭州通判,繼貶郴州、橫州、雷州。徽宗立,放回,死於途中。他以文學受知於蘇軾,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並稱為“蘇門四學士”。文章長於議論。詞為北宋一大家,多寫男女情愛。有《淮海集》。 [5] 
參考資料
  • 1.    蔣松源,江曉英著.樂山樂水 歷代山水小品.上海:崇文書局,2017.04:139
  • 2.    臧維熙主編.中國遊記鑑賞辭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11:283
  • 3.    夏鹹淳,陳如江主編.歷代小品文觀止.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255
  • 4.    徐師品主編.中華經典詩文誦讀 第2卷.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2015.01:132
  • 5.    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唐宋散文.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03:153
  • 6.    劉孝嚴主編.中華百體文選 第6冊 雜記小品.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