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鼓舞

(苗族民間舞蹈)

鎖定
鼓舞是中國苗族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分佈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中文名
鼓舞
流行地區
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
節日起源
苗族民間舞蹈

鼓舞鼓舞簡介

鼓舞 鼓舞
鼓舞——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製,以牛革蒙於兩端,置於架上敲擊。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朝野僉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閭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餘日。”的記述。苗族“鼓舞”主要分佈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鼓舞起源

苗族鼓舞的起源不一,傳説遠古時候,多頭魔怪危害苗鄉,糟塌婦女,吞食孩子,無惡不作。勇敢的苗族後生亞雄率同寨的夥伴們跳下天坑,經過七天七夜的血戰,終於殺死了兇殘的多頭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攜幼圍着熊熊的篝火狂歡,慶賀勝利。亞雄等勇士剝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勁敲打……據説,這便是苗鼓的起源。
鼓舞 鼓舞
傳説苗族大鼓是魔王的皮做成的,苗族人民每當豐收喜慶,祭祀集會,都要擂響震天大鼓,以震懾妖魔,祈求幸福安康。苗族鼓舞有慶年、慶神兩種。慶年俗謂年鼓,與夏曆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後暇時無事,相約抬鼓於寬坪中行之娛樂,以熱鬧新年;慶神俗謂之神鼓,於秋冬時,椎牛椎豬隆重舉行祭,賓客畢至,演樂行法時行之。但年鼓是出於公眾遊戲;神鼓是屬於典祭慶祝。不論是慶年還是慶神,其設備都是用大鼓一個,斜置於木架上,一人站立鼓旁,手持木棒兩根,力擊鼓邊,俗謂之敲邊鼓,左手打一棰,右手打兩棰,即二夾一之打法,其聲音“呱、打、打,呱、打、打”,如法敲之,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執短棒兩根,於鼓正面,隨着敲邊節奏快慢緩急,兩手更換,施以打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擊之。左手擊鼓,右手舞,右手擊鼓,左手舞之,忽快忽慢,若斷若接,前後旋轉,疾徐應節,聞之有趣,看之尤佳,故名鼓舞。
以擊鼓的性別分,又分男鼓和女鼓。男鼓有雞公展翅、陣鼓催兵,犁地耕田、農夫插秧、收穫打穀、大鵬展翅、猴子戲物、九龍下海…… ;女鼓有美女梳妝、包頭洗面、巧婦織錦、繡花挑花、織麻紡紗、左右插花……苗家的鼓舞種類繁多。
按其表演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花鼓舞、猴兒鼓舞、團圓鼓舞、單人鼓舞、雙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鼓舞的動作,大多是來自日常的生產、生活,也有些武術和動物動作的模擬。

鼓舞分佈

苗族“鼓舞”主要分佈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由於長期分散居住,以及語言、服飾、風習方面的差異,各地“鼓舞”風格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湘西地區的苗族男、女單人“鼓舞”和“猴兒鼓舞”就是明顯的例子。“花鼓舞”通常活動於春節及“六月六”、“八月八”、“趕秋”、“趕夏”等民族傳統節日。

鼓舞表演形式

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跳舞的人數可以分為單人、雙人、羣體鼓舞三類;還可以根據鼓舞的表演形式分為猴兒鼓、對跳鼓、四面鼓、團圓鼓等四類,花樣繁多的表演形式,應對着不同的節慶氛圍,精彩紛呈。
單人鼓舞
鼓舞 鼓舞
在苗族區域的單人鼓舞包括男子單人鼓舞和女子單人鼓舞。男子單人鼓舞一般是男女敲邊伴奏,一男子擊鼓起舞,手揮步動、粗獷豪放、節奏乾脆、激烈有力,苗族人民常用來慶賀節日和豐收。此舞有兩種打法,一種是表演者手執鼓槌擊鼓;另一種是表演者雙手握拳擊鼓起舞,又叫徒手鼓舞。女子單人鼓舞是苗區最常見的一種表演形式,一般在春節及各種其它節日中表演。伴奏者執槌敲邊或敲鑼伴奏,舞蹈者手拿鼓棒獨舞,有時也有人在旁邊伴舞。其舞步疾徐有次、雙腳輪梭、絞踏清晰,上身亦隨肢步而動、腰擰胯動,舞蹈或大方活潑或平穩文雅或奔放開朗等。
雙人鼓舞
雙人鼓舞可分為男子雙人鼓舞和女子雙人鼓舞。此兩種鼓舞的形式相同,但風格有很大的區別,男的粗獷有力,女的嫵媚柔美。雙人鼓舞的表演形式自由,舞者可各打一邊,也可同打一邊,也可一人擊鼓一人伴舞,動作左右移動、前後交替,配合協調統一,常在慶豐收和節日表演。
羣體鼓舞
鼓舞 鼓舞
苗族將羣體鼓舞稱為花鼓,因為參加表演的人多。花鼓舞除四人舞、八人舞和男女混合舞等。在民間還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調年鼓舞”之俗稱。舞者一面擊鼓、一面舞蹈。擊鼓有手擊、槌擊兩種方式。槌擊舞有“美女梳頭”、“穿衣整容”、“燒菜煮飯”、“挑花繡朵”、“霸王舉鼎”、“古樹盤根”、“美女插花”、“英雄背劍”、“挖耳”、“鳥飛”等20多種舞法;手擊舞有“獅子滾球”、“猛虎下山”、“雄鷹展翅”、“鷺鷥伸腿”、“收割打穀”、“鋤荷擔”、“花朝天開”、“雞食米”等8種。花鼓有兩面鼓、四面鼓之分;花鼓舞以花樣繁多取勝。鳳凰花鼓,是流行在鳳凰縣境內的鼓舞,此舞多在各種節日中表演,形式與雙人鼓舞類似,即由兩人手拿鼓槌,各站一頭同時起舞,伴奏者則站在鼓腰擊邊伴奏。表演者性別不限,可以任意組合。在鳳凰縣還有一種鼓舞習俗叫“卡羅”,新春時,新郎必須帶新娘到岳父家拜年。寨門口就設有卡子,即“卡羅”。進門前,新郎和新娘除對歌以外,還須一起跳一段鼓舞,方能進門,就形成了這種獨有的雙人鼓舞。此舞要求兩人的動作對稱,方向一致,風格開朗、愉悦,節奏穩重飽滿。
猴兒鼓舞
猴兒鼓舞即是一種以摹似猴子動作為主,圍繞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別於單、雙人鼓舞的範疇,舞蹈除摹似生產勞動以外,還要隨着鼓點摹擬表演猴子摘桃、抓癢撓腮、戲鼓等動作,樣子滑稽、詼諧風趣。其中夾雜着很多高難技藝,舞姿輕盈敏捷,情緒激揚。此舞既可身穿服猴帽,化妝成猴相表演,也可身着便裝,摹擬猴兒狀表演。
對跳鼓
對跳鼓又稱對鼓,是由兩鼓手各站鼓的一頭進行相同的對稱套路動作的跳鼓表演,此種打法多用於賽鼓或“攔鼓”。表演時本家族的打一頭,親友們打另一頭;或本寨的打一頭,其他寨的打另一頭;或甲方打乙方陪,或乙方打甲方陪。要求甲乙雙方動作一致,統一對稱和諧。如甲打乙陪,甲方打出什麼套路動作,乙方必須跟着打出什麼樣套路動作;第一局結束後立即進行第二局,即乙打甲陪,乙方打出什麼套路動作,甲主又必須跟出什麼套路動作。對打雙方,倘若其中一方陪打不當便為輸,另一方則為勝。因此,對鼓即成為賽鼓式。要求鼓手既精通套路、熟練技術,又必須靈活機智,在傳統的隆重聚會的賽鼓中,當棋逢對手之時,一打就是整天或整夜,“通宵達旦”而不肯罷休。
四面鼓舞
鼓舞 鼓舞
此舞流行於吉首市,是一種較特殊的鼓舞形式,它所用的鼓是四面鼓。表演者一般為兩男兩女,交錯分開而立,各人面對各自鼓面起舞。內容一般是反映勞作動作和愉悦心情的,男子打鼓時女的陪襯,反之女的打鼓則男的陪襯,然後,四人穿插繞花舞蹈,動作一致、對稱,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的喜悦心情。
團圓鼓舞
團圓鼓舞是一種特殊的集體歌舞形式,其特點是將一面大鼓平置於鼓架上,選一人擊鼓,眾人和着鼓點,圍着大鼓起舞,人數越多越好,其動作分大擺、小擺和細擺三種,男的一般跳大擺,站一內圈,女的一般跳小擺和細擺,站在外圈,邊跳邊唱並夾雜“啊嗬--”的號子聲,還可邊跳邊交換內外圈,直接反映了人們的愉悦心情。此舞節奏明顯,鼓點可任意反覆,動作隨鼓點而反覆。以腰和手擺為主要動律,有別於其他鼓舞的特徵,鼓點明顯不同於其他形式的鼓舞。

鼓舞相關文化

鼓舞與苗族農耕文化
鼓舞 鼓舞
由於苗族是一個農業民族,所以,他的文化不得不與其賴已生息繁衍的農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而其崇拜常常帶着濃厚的農業色彩。由此,我們不難推想,古時農耕文化創造活動中,與其農耕生產相適應,便是作為心靈的物態化和凝聚物的農事心裏的產生。作為一種文化心理形態,苗族人民的心理意志,情感指向以至於它的思維模式,必然與其內在心智融為一體。在那充滿着熱烈的情感體驗與神秘、互滲的原始意向等意識活動的舞蹈創作和表演中,心靈意向與本能衝動,意志行為與情緒抒泄互為補充、整合,共同構成以舞蹈為主的藝術活動的審美動態形式,特別是當這些活動與傾向集中在某種對象時,起表現即更為鮮明突出。湘西苗族“猴兒鼓”表演的傳統動作,有一類就是專門表現農業生產方面的,如《整地耕田》、《挖園種菜》、《肩鋤荷擔》、《收割打穀》。其中祭獻五穀神的《跳香舞》則反映出苗族先民對農業生產生活的良好願望,寄託着他們對現實農耕活動的祝願與祈求。
鼓舞與苗族仿生文化
“猴兒鼓舞”是一種技巧性較強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舞蹈的主要內容是表現猴子進廟偷吃供果時無意中敲響了更鼓後驚慌和對鼓嬉戲的情景,動作有“倒上樹”、“偷桃”、“抓癢”、“滾球”等。“銅鼓舞”動作也是來源於狩獵生活、農業生活和對動物形態的模仿,如:“騎馬”、“趕鴨”、“捕魚”、“撈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