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鼓社節

鎖定
貴州東南地區苗族的鼓社節,又稱“吃鼓藏”。過去曾叫“吃牯髒”、“跳鼓髒”、“打鼓祭祖”等。節日期間有的只跳“木鼓舞”,有的跳“木鼓舞”、“蘆笙舞”,舞蹈只限於同姓宗族參加。黔東南“台江反排木鼓舞”和“三都野記木鼓舞”最具代表性。 鼓社節一般7天,最長的32天(如1986年雷山西江的鼓社節)。
中文名
鼓社節
別    名
吃鼓藏
節日時間
農曆十月乙亥日
節日類型
民族節日
流行地區
貴州苗族
節日起源
祭祀
節日活動
鼓社祭

鼓社節節日由來

鼓社,即立鼓為社,源自苗族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時的社會組織體制。其主要內容通過鼓社節的活動表現出來。正如苗族古歌敍述的“姜央興鼓社,全疆得共和”。鼓社節的內容相當豐富,各地的形式也略有不同,鼓社節上笙歌鼓舞,禮儀教化;立鼓為長官,團結眾村寨,也是對圖騰崇拜、部落戰爭和部落遷徙的歷史記憶,好似民風民俗的博物館。鼓社節在每年農曆的10月間舉行。現在,人們俗稱其為“ 鼓社節 ”。 [1] 

鼓社節節日時段

每三、五、七或十三年定期舉行一次。不定期的則由占卜臨時決定。一般以七年為小祭,十三年為大祭。

鼓社節節日活動

在農曆十月或十一月乙亥日殺牛,進行14天的祭祀活動。由同一血緣的家族,包括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户集體進行。過節前先要確定鼓藏頭,準備牛打架(鬥牛)和祭祀之用的鼓藏牛。節日開始,要將祭祀用的雙鼓接往鼓藏頭家(接鼓);翻動過去埋藏的單鼓,以驚動祖先(翻鼓);另制一面單鼓,以便踩鼓後送往巖洞埋藏(制鼓);還舉行鬥牛、宰牛和送鼓等儀式。遠近親友都來參加,還要熱情招待聞訊而來的客人。過去,人們在過節時殺牛多,耗費大甚至影響生產和生活,近來已有所改革。
“鼓社祭”共有八項儀式:
1、開幕式;
2、把活動中所要宰殺之牛牽到月塘亮相;
3、蘆笙舞開幕式;
4、棉桃會,鼓頭把染有紅綠黃白顏色的糯米飯糰粘在竹上成棉桃樹,帶隊圍村寨跳舞一圈,令眾人搶“棉桃”;
5、背水會,又稱背金銀水進行潑水打水仗;
6、蘆笙圍屋會,鼓頭帶領蘆笙隊繞頭人房屋3圈,通宵吹奏蘆笙,不準中斷;
7、送鼓出門,類似拔河比賽般把木鼓拉出頭人家;
8、劈木會,鼓仗頭家扛4根大木頭構成四方形,由青壯年找馬刀,邊跳舞邊砍木,直至粉碎,意為砍木掃鬼。
至此活動全部結束。“鼓社祭”全部的活動均以舞蹈來體現。

鼓社節木鼓舞介紹

是以木鼓作伴奏樂器表演的“木鼓舞”。全舞共分五段:第一段“略歌陶”,表現木鼓的起源,模仿啄木鳥的啄樹聲及祖先西遷遠征情景;第二段“歌陶大”,表現木鼓的傳承發展及祖先安家相約十三年同宗聚會吃牯髒之習俗和眺望故園的懷鄉心緒;第三段“略渣廈”,表現祖先開荒造田、創業播種所經歷的艱辛;第四段“渣廈漏”,表現奪得第一次小季豐收的情景;第五段“嚇弟福”,表現十三年一次的家族歡聚吃牯髒之盛況。因此反排木鼓舞包含了深廣的歷史內容。該舞中木鼓是惟一的伴奏樂器,又是起指揮作用的音響。節奏為2/4節拍,以敲擊鼓心、鼓邊、鼓棒形成三種不同的音色組成樂句,按整個舞蹈的五段套路演奏。舞蹈段落層次分明,緩起、中漸、尾疾,在激烈的高潮中結束舞蹈。節奏處理緩而不懈,快而不亂,鼓點剛勁有力,具有強烈的感召力。舞蹈中以順邊甩手、擺臀為主要特點。
“野記木鼓舞”為男女集體羣舞,其分“螃蟹舞”、“平鼓舞”、“兩腳舞”、“三腳舞”和“轉鼓舞”五種,場面壯觀,紅火熱烈。表演時木鼓置於跳月塘正中,二鼓手分別在木鼓兩頭敲擊,舞者隨鼓點繞圈而舞。此舞鼓點特色在於其音量強弱處理為前拍弱,後拍強。這種別緻的處理,形成了此舞輕快活潑、跳躍歡愉的舞蹈風格和灑脱飄逸之美。其動作特點可歸結為“脆”、“穩”、“靈”、“健”四字。脆而不拖、穩而不沉、靈而不浮、健而不俗的“跺跺步”為基本動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