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點腺過路黃

(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

鎖定
點腺過路黃(Lysimachia hemsleyana Maxim. ex Oliv.)是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簇生,平鋪地面,先端伸長成鞭狀,長可達90釐米,圓柱形,基部直徑1.5-2毫米,密被多細胞柔毛。葉對生,卵形或闊卵形,長1.5-4釐米,寬1.2-3釐米。花單生於莖中部葉腋,極少生於短枝上葉腋。蒴果近球形,直徑3.5-4毫米。花期4-6月;果期5-7月。 [1] 
分佈於中國陝西南部、四川東部、河南南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生於山谷林緣、溪旁和路邊草叢中,垂直分佈上限可達1000米。 [1] 
點腺過路黃具有觀賞、藥用等多種價值。點腺過路黃的花期略晚於牡丹,和芍藥花期吻合,競相開放時景觀效果非常好。在中國洛陽可以露地大面積作為綠化地被植物種植,又適宜栽種在庭院、陽台作盆景觀賞。 [2]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點腺過路黃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hemsleyana Maxim. ex Oliv.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點腺過路黃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980

點腺過路黃形態特徵

點腺過路黃
點腺過路黃(9張)
簇生,平鋪地面,先端伸長成鞭狀,長可達90釐米,圓柱形,基部直徑1.5-2毫米,密被多細胞柔毛。葉對生,卵形或闊卵形,長1.5-4釐米,寬1.2-3釐米,先端鋭尖,基部近圓形、截形以至淺心形,上面綠色,密被小糙伏毛,下面淡綠色,毛被較疏或近於無毛,兩面均有褐色或黑色粒狀腺點,極少為透明腺點,側脈3-4對,在下面稍明顯,網脈隱蔽。葉柄長5-18毫米。 [5] 
花單生於莖中部葉腋,極少生於短枝上葉腋花梗長7-15毫米,果時下彎,可增長至2.5釐米;花萼長7-8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狹披針形,寬1-1.5毫米,背面中肋明顯,被稀疏小柔毛,散生褐色腺點;花冠黃色,長6-8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約2毫米,裂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寬3.5-4毫米,先端鋭尖或稍鈍,散生暗紅色或褐色腺點;花絲下部合生成高約2毫米的筒,分離部分長3-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子房卵珠形,花柱長6-7毫米。蒴果近球形,直徑3.5-4毫米。花期4-6月;果期5-7月。 [1] 

點腺過路黃近種區別

該種體態與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相近,但莖端伸長成鞭狀,植物體具暗紅色或褐色腺點而非腺條,極易區別。 [1] 
過路黃 過路黃

點腺過路黃生長環境

點腺過路黃生命力極強,適應性廣,對土壤及氣候條件要求不嚴,日照充足之地及半陰處均可生長,不擇土壤,但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的腐殖土及沙質壤土最好。其發現時生長在山區路邊的草叢、溝邊、路旁的陰濕處和山坡林下等處,處於温暖、陰涼、濕潤的生態環境,垂直分佈上限可達海拔1300米。喜温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温高濕。在中國洛陽市温度基本在-10至38℃之間,特別是夏季非常乾熱,但點腺過路黃露地生長較好,説明其具有較強的耐乾旱能力,也比較耐乾熱氣候。在中國洛陽地區能露地越冬,冬季在-10℃末見凍害。 [2] 

點腺過路黃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陝西南部、四川東部、河南南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 [1] 
點腺過路黃 點腺過路黃

點腺過路黃繁殖方法

點腺過路黃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繁殖。只要環境温度和基質温度能滿足生根條件,點腺過路黃的扦插隨時都可以進行。可直接用嫩枝扦插,極易成活。扦插基質要求疏鬆通氣,不含未腐熟的有機質,也不要含鹽類,用河沙、蛭石、珍珠岩、素沙土都可以,10-15天左右即可生根。將點腺過路黃的匍匐莖剪下,每3-4節約5-6釐米的枝條作為插穗,去掉下部的葉片,只保留最上部的少數葉片,在整好的插牀上,按株行距3-5釐米用竹片劃溝或插穴扦插,扦插深度2釐米,插後用手稍稍按實基質。扦插完畢之後,基質淋透水,並選用遮陽網、草苫子、無紡布等覆蓋遮陰。保持基質濕潤,一般15-20天,根長1.5-2釐米時即可移栽。 [2] 

點腺過路黃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點腺過路黃扦插育苗期要注意澆水,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以確保插條吸收充足的水分,保證存活併發芽生長。在炎熱夏季要嚴格控制苗牀水分,寧幹勿濕,防止苗牀出現高温高濕的小氣候,並要適時噴灑藥劑,以防病蟲害發生。當點腺過路黃植株萌發新芽且開始簇擁生長時就要進行移栽定植,防止病害的發生。 [2] 
栽後管理:點腺過路黃的栽培管理較為簡單、粗放,移栽後要有計劃地進行澆水、中耕、除草等,平時及時澆水,但不能積水,寧幹勿澇。入冬前要澆封凍水1次,即可安全越冬,翌年由根部重新萌芽,長成新株。冬季地上部枯萎後,剪除乾枝,適當培土越冬。 [2] 

點腺過路黃病蟲防治

點腺過路黃病害

危害症狀:點腺過路黃在夏季高温高濕時較易感染疫病,發病期為6-8月。其症狀表現為葉片褐色腐爛,莖部變黃腐爛,並有黏滑感。初感病部位呈水浸狀暗色斑點,後變為黃褐色斑塊,最後植株莖部變黃腐爛死亡。 [2] 
防治方法:栽植前對種植地用50%代森錳鋅8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控制氮肥用量,防止點腺過路黃因瘋長而形成密叢。夏季高温要保證苗牀乾濕適度,不要讓苗牀過濕。從5月份往後,每15-20天葉面噴施50%代森錳鋅800倍液,尤其是在高温天氣的雨後要及時噴藥防治。適時修剪,及時疏枝,清除過密匍匐莖和發病的枝葉。 [2] 

點腺過路黃蟲害

防治為害點腺過路黃的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蝸牛螻蛄等,夜晚啃食嫩葉,造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可以將葉片吃光,從而影響觀賞和生長。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澆灌防治小地老虎。用蝸剋星防治蝸牛,15-20克/平方米。 [2] 

點腺過路黃主要價值

點腺過路黃園林

點腺過路黃是一種優良的宿根花卉,適合大面積種植觀賞。園林應用時,其植株低矮、枝條密集、葉色黃綠佈滿不規則的腺點。多年宿根易管理,春季明亮繁多的黃色花朵觀賞性強,可廣泛應用於花壇、花境、岩石園、草坪、地被、基礎栽植、園路鑲邊等不同表現形式。點腺過路黃通過和其他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豐富多彩具有天然羣落形式和自然野趣的宿根花卉植物羣落,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心理需求,是新型的鄉土植物綠化宿根材料。點腺過路黃也可以作為盆栽觀賞,置於陽台、客廳、書房和院落中,修長的蔓形枝條垂吊生長,清秀雅緻。 [2] 

點腺過路黃藥用

據《中華本草》介紹,點腺過路黃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全草中分離出氯化鉀和混合糖類;初試尚有黃酮類、皂甙、甙、內酯類和有機酸等反應。微苦,性涼清熱利濕,通經,主治肝炎、腎盂腎炎、膀胱炎、閉經。內服:煎湯,30-60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