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點胸鴉雀

鎖定
點胸鴉雀(學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是鶯科、鴉雀屬小型鳥類,體長18-21釐米。頭頂至枕橙棕色,嘴橙黃色、短而粗厚,臉皮黃色,耳覆羽和頰後部黑色,眼圈白色。上體棕褐色。頦黑色,其餘下體淡皮黃白色,喉和上胸具黑色矢狀斑。虹膜黑褐色或栗色,腳藍灰色。 [1] 
點胸鴉雀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灌叢、竹叢和高草叢中,也出現於稀樹草坡、農田、地邊灌叢和草叢中,有時甚至出現在村寨附近果樹上和耕地中高粱與玉米等農作物上。常成對或3-5只成羣活動。特別是冬季,常成羣遷到低山和山麓平原地帶的蘆葦叢中活動和覓食。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能利用它粗厚而有力的嘴撕裂草莖、花梗。啄食隱藏於其中的蛀蟲和其他小型蟲類。此外也吃草子和植物果實。分佈於孟加拉國、中國、印度、老撾、緬甸、泰國、越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點胸鴉雀
拉丁學名
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別    名
黃嘴鴉雀華南亞種、斑喉鴉雀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鶯科
鴉雀屬
點胸鴉雀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David,1871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外文名
Spot-breasted Parrotbill

點胸鴉雀形態特徵

點胸鴉雀
點胸鴉雀(16張)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至後頸橙棕或淡慄棕色,眼先黑褐色,眼圈白色,臉頰皮黃色,耳羽和頰後部黑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概為棕褐色,尾亦為棕褐色或淡褐色微具暗色橫斑。羽緣與背同色;兩翅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以及其餘飛羽外網亦為棕褐色或淡棕紅色,內啊褐色。頦黑色,其餘下體淡皮黃色或皮黃白色,喉和上胸具矢狀黑斑,其餘下體皮黃白色、無斑。 [1] 
虹膜黑褐色或栗色,嘴橙黃色或輝黃色,腳藍灰色。 [1]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28-40克
175-220毫米
17-19毫米
81-89毫米
106-115毫米
27-30毫米
雌性
30-35克
180-189毫米
16-18毫米
83-90毫米
105-120毫米
27-29毫米 [1] 

點胸鴉雀近種區別

相似種斑胸鴉雀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頭頂棕色較深,下體皮黃色,頰、喉具黑色波狀橫斑,上胸具寬的黑色橫帶,區別明顯。 [1] 
斑胸鴉雀 斑胸鴉雀
點胸鴉雀 點胸鴉雀

點胸鴉雀棲息環境

點胸鴉雀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灌叢、竹叢和高草叢中,也出現於稀樹草坡、農田、地邊灌叢和草叢中,有時甚至出現在村寨附近果樹上和耕地中高粱與玉米等農作物上。 [1] 

點胸鴉雀生活習性

行為:留鳥。常成對或3-5只成羣活動。特別是冬季,常成羣遷到低山和山麓平原地帶的蘆葦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常一邊活動覓食一邊嗚叫不休,叫聲單調嘈雜。 [1]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能利用它粗厚而有力的嘴撕裂草莖、花梗。啄食隱藏於其中的蛀蟲和其他小型蟲類。此外也吃草子和植物果實。 [1] 
叫聲:8-10聲快而響的圓潤哨音“whit”,音調不變;也有羣鳥唧啾聲及嘶嘶叫聲“chut-chut-chut”。 [4] 

點胸鴉雀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印度(阿薩姆)、孟加拉國、緬甸(東部和東北部)、泰國(西北部)、老撾(北部)和越南(西北部)。在中國分佈於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四川(中部都江堰、成都、峨眉、寶興、天全、雅安、西南部馬邊、雷波、布拖、南部屏山)、貴州(西北部威寧、北部遵義、西南部興義,安龍,南部冊亨、望謨、羅甸、東南部榕江,中部貴定、平塘、都勻)、雲南(西北部貢山、保山、麗江、碧江、西部瀘水、騰衝、盈江、大理、賓川、龍川江與怒江山脈永德、景東、西南部瀾滄、南部思茅、江城、綠春、元陽中部峨山)、廣西、廣東和福建等地。 [1] 
點胸鴉雀分佈圖 點胸鴉雀分佈圖

點胸鴉雀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灌叢和竹叢中,巢呈深杯狀,主要由枯草莖、草葉、竹葉、柔軟的樹皮和纖維等材料構成,巢外壁常網有蜘蛛網和葉片,內墊有細草莖,有時還混有毛髮。每窩產卵2-3枚,卵白色、光滑而富有光澤,有的還被有細的棕色斑點和紫灰色斑紋。卵的大小為22-23毫米×16-17毫米。 [1] 

點胸鴉雀亞種分化

關於點胸鴉雀的亞種分化,尚有不同意見。Delacoun(1946)、Deignan(1964)、鄭作新(1976,1984,1988)、鄭作新等(1987)將點胸鴉雀併入斑胸鴉雀(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作為同一種。然而Ali& Ripley(1971,1987)認為二者在形態上不同,它們的繁殖區在印度東北部重疊而又無混交現象,因而將它們分別作為兩個獨立種。這一意見得到後來多數學者的認同。鄭作新(1994)亦同意這一意見。但是多數學者認為點胸鴉雀無亞種分化,為單型種(DeSchauemee 1980;Howard and Moore 1991)。鄭作新(1984)認為分佈於中國雲南極西部的種羣,外部形態與分佈於中國華南地區的種羣十分相似,但體型較小,嘴形亦較小,翅顯著為短,因而認為雲南西部的種羣應為一亞種,並命名為貢山亞種(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gongshanensis),從而使點胸鴉雀分佈2亞種,即點胸鴉雀指名亞種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guttaticollis)和點胸鴉雀貢山亞種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gongshanensis)。前者分佈於中國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四川中部和西南部、貴州、雲南中部和南部以及廣西、廣東和福建等華南和西南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北部。後者分佈於中國(雲南西部和西北部)、盂加拉國、印度阿薩姆和緬甸西北部。 [1] 

點胸鴉雀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5]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 種羣現狀
全球種羣數量尚未確定,該物種分佈非常廣泛且普遍常見(del Hoyo等人,2007),而中國的種羣估計約為100-10000對繁殖對(巴西,2009)。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