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科技大學

鎖定
黑龍江科技大學(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3]  英文縮寫為HLJUST [23] 坐落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松花江畔,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為國家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建設示範高校。 [1] 
學校創建於1947年,其前身為東北工人學校。1954年與鶴崗煤礦學校合併成立雞西煤礦學校。1978年,國務院同意增設雞西礦業學院,1981年改稱黑龍江礦業學院,隸屬於原國家煤炭工業部。1998年劃歸地方,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體制。2000年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學院。 [1]  2010年被確定為黑龍江“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 [34]  2013年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大學。 [1]  2014年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大學。 [23]  並於同年,獲批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34] 
截至2022年10月,黑龍江科技大學有松北主校區、南崗校區等四個校區, [23]  61個本科專業。學校有可授予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有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碩士研究生推免權,有11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等。有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6門省級一流課程等。有煤礦深部開採地壓控制與瓦斯治理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部)級工程中心等。黑龍江科技大學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 [1]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佔地面積為59.65萬平方米。 [38] 
中文名
黑龍江科技大學 [1] 
外文名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簡    稱
HLJUST [23] 
創辦時間
1947年 [1] 
辦學性質
公立高校 [37] 
學校類別
理工類 [43]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高校(2014年) [1] 
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高校(2020年) [44] 
主管部門
黑龍江省 [3] 
現任領導
周宏力(黨委書記) [25] 
孟上九(校長) [25] 
本科專業
61個(截至2022年10月)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截至2022年10月) [1]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截至2022年10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截至2022年10月)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截至2022年10月) [1]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截至2022年10月) [1] 
院系設置
17個二級學院(截至2022年10月) [1] 
校    訓
厚德博學、強吾興邦 [22] 
校    歌
江畔朝陽 [22] 
校慶日
9月5日 [23] 
地    址
松北校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浦源路2468號 [1] 
嵩山校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嵩山路111號 [1] 
雞西校區:黑龍江省雞西市南星街32號 [1] 
院校代碼
10219 [37] 
主要獎項
全國文明單位(2011年) [35] 
無償獻血先進單位(2013年、2014年、2015年) [36] 
哈爾濱市松北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特殊貢獻單位”(2015年12月) [51] 
2015年度“無償獻血先進單位”(2016年6月) [50] 
黑龍江省“十佳和諧校園”(2016年11月) [56]  展開
主要獎項
全國文明單位(2011年) [35] 
無償獻血先進單位(2013年、2014年、2015年) [36] 
哈爾濱市松北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特殊貢獻單位”(2015年12月) [51] 
2015年度“無償獻血先進單位”(2016年6月) [50] 
黑龍江省“十佳和諧校園”(2016年11月) [56] 
節水型學校(2017年12月) [54] 
教育部2017年“國防教育特色學校”(2018年3月) [52] 
2017年度省教育廳決算工作先進單位(2018年5月) [53] 
2017年度“無償獻血先進單位”(2018年6月) [49] 
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統師德先進集體(2021年1月) [55] 
全國煤炭行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22年1月) [45] 
首批2021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綠色學校(2022年1月) [46] 
第十三屆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2022年9月) [47] 
全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集體”(2022年12月) [48]  收起
知名校友
葛世榮 [29] 
於家彬 [30] 
丁雲清 [31] 
趙善坤 [32] 
建設工程
黑龍江“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2010年) [34] 
佔地面積
596500 m²(截至2023年11月) [38] 
教師人數
專任教師1206人,兼職教師160人(截至2024年5月16日) [39] 
學生人數
24492(截至2022年10月) [1] 

黑龍江科技大學歷史沿革

黑龍江科技大學前身溯源

陳鬱主持召開雞西礦區英模大會,動員羣眾恢復生產,支援前線 陳鬱主持召開雞西礦區英模大會,動員羣眾恢復生產,支援前線
陳鬱於1945年9月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前往東北,承擔建立根據地、恢復煤礦生產和支援解放戰爭前線的任務。1947年3月,他開始領導雞西礦區恢復大型煤礦基地的工作,在他的領導下,煤礦生產迅速恢復,煤炭被大量運往前線。同年5月份,陳鬱和袁溥之在雞西恆山煤礦創辦“東北工人學校”,陳鬱擔任名譽校長,袁溥之擔任校長、黨支部書記。 [6] 

黑龍江科技大學規模擴大

雞西礦區職工學校學員合影 雞西礦區職工學校學員合影
1948年4月,根據陳鬱同志的指示,在東北工人學校基礎上建立雞西礦區職工學校。1952年8月,學校改稱雞西礦山工業技術學校;1952年11月,學校改稱雞西煤礦工業學校。 [6] 
鶴崗煤礦工業學校採煤、機械、電機、測繪科五三秋、五四春班畢業 鶴崗煤礦工業學校採煤、機械、電機、測繪科五三秋、五四春班畢業
1953年4月,雞西、鶴崗兩所煤礦學校歸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領導。6月,提出兩校合併的建議,7月決定將鶴崗煤礦工業學校遷至雞西並與雞西煤礦工業學校合併,11月學校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雞西煤礦學校。 [6] 
雞西礦業學院首屆畢業生全體合影 雞西礦業學院首屆畢業生全體合影
1954年1月,兩校合併完成。1955年3月,學校名稱改為燃料工業部雞西煤礦學校,1957年11月,再次更名為雞西煤礦學校。1958年5月,為了適應經濟建設需求,雞西市委在雞西煤礦學校和哈爾濱管理局幹部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雞西礦業學院,並將雞西煤礦學校設為雞西礦業學院的附屬學校。 [6] 

黑龍江科技大學欣欣向榮

1962年2月15日起,雞西煤礦學校不再附設於雞西礦業學院。1963年6月,國務院發文撤銷雞西礦業學院。1978年12月,雞西煤礦學校改建為雞西礦業學院。1981年4月,國務院發文,學校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管改為由煤炭工業部為主管理。11月,學校改稱黑龍江礦業學院,隸屬於國家煤炭工業部。 [6] 
黑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校區落成典禮 黑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校區落成典禮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煤炭工業部撤銷,學校隸屬關係劃歸黑龍江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1月3日,學校五屆三十次黨委會會議通過歷史性決議:到哈爾濱尋找戰略伙伴,在哈爾濱擴建校區;1月28日,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學院。2001年2月1日開啓哈爾濱校區建設,學校進入雞哈兩地辦學時期。 [6] 
2003年6月3日,全校教職工開始搬遷準備。自7月3日首批貨車由雞西出發至8月26日,歷時1個月23天,學校主體由雞西搬遷至哈爾濱市。2004年9月,慶祝第二十個教師節、哈爾濱校區落成、安全工程技術學院揭牌、首屆研究生開學典禮在哈爾濱校區隆重舉辦。 [6]  2008年在國家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0年被確定為黑龍江“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 [34]  2013年4月,教育部致函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大學。 [6]  2014年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大學。 [23]  同年,獲批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34]  2020年,學校被評為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高校。 [44]  2023年11月,哈爾濱學院、黑龍江科技大學、哈爾濱金融學院、黑龍江財經學院、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哈爾濱產權交易所、重慶知翰合眾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創始成員單位代表共同簽署《哈爾濱綠色經濟人才培養聯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4] 
黑龍江科技大學歷史沿革圖(截至2024年5月16日) 黑龍江科技大學歷史沿革圖(截至2024年5月16日)

黑龍江科技大學辦學條件

黑龍江科技大學院系設置

據黑龍江科技大學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10月,黑龍江科技大學有17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 [7] 
黑龍江科技大學本科專業一覽表(截至2024年5月16日)
所屬單位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所屬學科
一級
二級
礦業工程學院
採礦工程
081501
工學
礦業類 [8] 
礦物加工工程
081503
工學
礦業類 [8] 
地質工程
081401
工學
地質類 [8] 
資源勘查工程
081403
工學
地質類 [8] 
測繪工程
081201
工學
測繪類 [8]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070503
理學
地理科學類 [8] 
環境與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081301
工學
化工與製藥類 [8] 
應用化學
070302
理學
化學類 [8] 
環境工程
082502
工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8] 
安全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
082901
工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8]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80601
工學
電氣類 [8] 
自動化
080801
工學
自動化類 [8] 
測控技術與儀器
080301
工學
儀器類 [8]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080604T
工學
電氣類 [8]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080701
工學
電子信息類 [8]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80714T
工學
電子信息類 [8] 
通信工程
080703
工學
電子信息類 [8]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080202
工學
機械類 [8] 
工業設計
080205
工學
機械類 [8] 
工業工程
120701
管理學
工業工程類 [8] 
機械電子工程
080204
工學
機械類 [8] 
機械工藝技術
080209T
工學
機械類 [8] 
經濟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401
經濟學
經濟與貿易類 [8] 
金融學
020301K
經濟學
金融學類 [8] 
經濟學
020101
經濟學
經濟學類 [8] 
管理學院
會計學
120203K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 [8] 
工商管理
120201K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 [8] 
財務管理
120204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 [8]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20102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8] 
公共事業管理
120401
管理學
公共管理類 [8] 
市場營銷
120202
管理學
工商管理類 [8] 
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081001
工學
土木類 [8] 
城鄉規劃
082802
工學
建築類 [8] 
建築學
082801
工學
建築類 [8] 
工程管理
120103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8] 
風景園林
082803
工學
建築類 [8]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081006T
工學
土木類 [8]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8] 
人文與社會
科學學院
社會工作
030302
法學
社會學類 [8] 
漢語言文學
050101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8] 
社會學
030301
法學
社會學類 [8] 
應用心理學
071102
教育學
心理學類 [8] 
計算機與信息
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901
工學
計算機類 [8] 
軟件工程
080902
工學
計算機類 [8] 
信息與計算科學
070102
理學
數學類 [8] 
物聯網工程
080905
工學
計算機類 [8]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080910T
工學
計算機類 [8]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學
機械類 [8] 
金屬材料工程
080405
工學
材料類 [8]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080406
工學
材料類 [8] 
焊接技術與工程
080411T
工學
材料類 [8] 
理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070101
理學
數學類 [8] 
工程力學
080102
工學
力學類 [8] 
應用物理學
070202
理學
物理學類 [8] 
應用統計學
071202
理學
統計學類 [8] 
外國語學院
英語
050201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8] 
商務英語
050262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8] 
國際教育學院
俄語
050202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8] 
研究生學院 [40] 
-
-
-
-
體育部 [40] 
-
-
-
-
創新創業學院 [40] 
-
-
-
-
繼續教育學院 [40] 
-
-
-
-
注:官網簡介頁面和專業介紹頁面數據不一致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0月,黑龍江科技大學建有“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與影響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養項目,可授予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權,有11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7] 
黑龍江科技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截至2022年10月)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安全科學與工程
參考文獻: [7] 
黑龍江科技大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截至2024年5月16日)
項目名稱
授權層次類別
一級學科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與影響控制人才培養項目
特殊需求博士項目
安全科學與工程
參考文獻: [9]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截至2024年5月)
學科/專業學位類別
授權層次類別
(0819)礦業工程
碩士一級
(0808)電氣工程
碩士一級
(0802)機械工程
碩士一級
(0814)土木工程
碩士一級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
碩士一級
(0837)安全科學與工程
碩士一級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碩士一級
(1202)工商管理
碩士一級
(1204)公共管理
碩士一級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
碩士一級
(0702)物理學
碩士一級
(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
碩士二級
參考文獻: [9] 
黑龍江科技大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截至2024年5月)
學科/專業學位類別
授權層次類別
(0854)電子信息
碩士專業學位
(0855)機械
碩士專業學位
(0857)資源與環境
碩士專業學位
(0858)能源動力
碩士專業學位
(0859)土木水利
碩士專業學位
(1251)工商管理(MBA)
碩士專業學位
(1253)會計(MPAcc)
碩士專業學位
(0251)金融
碩士專業學位
(0352)社會工作
碩士專業學位
參考文獻: [9] 

黑龍江科技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16日,黑龍江科技大學有專任教師1206人,兼職教師160人。擁有省級領軍人才梯隊8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擁有全國優秀教師、省模範教師、省優秀教師23人,省教學名師、教學新秀9人,省高校教師十大年度人物1人。有19人被評為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學校先後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15人,聘任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確立龍江學者後備人才2名,選拔青年才俊110名,引進各學科專業緊缺高水平博士16人。 [39] 
黑龍江科技大學部分師資力量(2024年5月16日)
類別
姓名
全國優秀教師
梁維中 [10] 
省級教學名師
鞠耀績、譚旭紅、母麗華、劉春生 [10] 
省級優秀教師
張鴻豔、李璐、徐峯 [10] 
校級優秀教師
蔡吉花、甄子會、韓雪、董春遊等人 [10] 

黑龍江科技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黑龍江科技大學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個,已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專業6個。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6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示範課程、6支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示範區、1個國家級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才培訓中心、1個國家煤礦安全培訓基地。 [7] 
黑龍江科技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截至2022年6月13日)
專業名稱
級別
專業代碼
備註
批准時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
080601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安全工程
國家級
082901
教高廳函〔2021〕7號
2020年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
080202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採礦工程
國家級
081501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環境工程
國家級
082502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會計學
國家級
120203K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級
080203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機械電子工程
省級
080204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焊接技術與工程
省級
080411T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通信工程
省級
080703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測繪工程
省級
081201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建築學
省級
082801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財務管理
省級
120204
教高廳函〔2022〕14號
2021年
測控技術與儀器
省級
080301
教高廳函〔2021〕7號
2020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
080901
教高廳函〔2021〕7號
2020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級
081301
教高廳函〔2021〕7號
2020年
城鄉規劃
省級
082802
教高廳函〔2021〕7號
2020年
市場營銷
省級
120202
教高廳函〔2021〕7號
2020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
省級
020401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省級
070101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金屬材料工程
省級
080405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自動化
省級
080801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土木工程
省級
081001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礦物加工工程
省級
081503
教高廳函〔2019〕46號
2019年
參考文獻: [11] 
黑龍江科技大學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專業
專業名稱
截至時間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019年6月20日 [12] 
採礦工程
環境工程
2022年6月28日 [13] 
金屬材料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023年6月30日 [14] 
資源勘察工程
黑龍江科技大學國家級一流課程(截至2021年2月28日)
課程名稱
負責人
課程類型
審批時間
可編程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李忠勤
線下一流課程
2020年
礦井水處理三維虛擬仿真系統
劉彥飛
虛擬仿真課程
2019年
電氣工程實踐
付家才
精品課程
2007年
參考文獻: [15]  (據學校官網顯示)
黑龍江科技大學省級一流課程(截至2023年10月23日)
課程名稱
負責人
課程類型
類別
審批時間
創新方法學
王妍瑋
線上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母麗華
線上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數學建模
劉照升
線上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二十世紀中國經典小説品鑑
李璐
線上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材料科學基礎
王永東
線下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高級財務會計
薛豔
線下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廣告策劃與管理
田雪蓮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3年
工程圖學
馮旻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3年
礦山壓力及岩層控制
劉志軍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3年
水污染控制工程
宋志偉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3年
微觀經濟學
姜穎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3年
電氣控制技能訓練
邵文冕
虛擬仿真實驗
省級
2023年
綜合社會實踐
姜雲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省級
2023年
材料成形原理
梁維中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1年
商務英語
楊陽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1年
成本管理會計
王麗敏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1年
大學物理Ⅰ
姜洪喜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1年
報關實務
王一雯
線上線下混合
省級
2021年
化工原理
趙豔紅
線下一流課程
省級
2021年
基礎俄語4
劉揚
線下一流課程
省級
2021年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鄭雲娟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省級
2021年
區塊鏈電子發票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
辛國軍
虛擬仿真實驗
省級
2021年
液壓與氣壓傳動
侯清泉
線下一流課程
省級
2020年
煤礦掘進安全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秦濤
虛擬仿真實驗
省級
2019年
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
虛擬仿真系統
姜封國
虛擬仿真實驗
省級
2019年
創新方法學
王妍瑋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省部級
2019年
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母麗華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省部級
2018年
線性代數
孫秀娟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省部級
2018年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賞析
李璐
精品視頻公開課
省部級
2014年
國際貿易
張汝根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10年
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母麗華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10年
通信原理
趙金憲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10年
會計學基礎
譚旭紅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9年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付家才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9年
礦山機械
周廣林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8年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景海河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7年
工程流體力學
徐文娟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7年
大學計算機基礎
董春遊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6年
液壓傳動
劉春生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6年
煤礦開採學
孫廣義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5年
思想道德修養
陳桂芝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5年
選礦學
呂一波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4年
化工原理
周國江
精品課程
省部級
2003年
參考文獻: [16]  (據學校官網顯示)
  • 教學成果
截至2022年7月4日,黑龍江科技大學獲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 [5] 
黑龍江科技大學黑龍江省2022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主持人
完成人
獲獎等級
大思政視閾下地方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孟上九
宋志偉、唐慶菊、譚旭紅、李忠勤、馬華泉、張月梅、榮守範、關鳳巖
特等獎
高校管理類大學生德育教育實踐研究
譚旭紅
李寧、張慶華、張曉光、趙麗 歷巖、張茜、王筱萌、孫彥雷
一等獎
機械基礎系列課“學果教評思”五位一體教學實踐研究
宋勝偉
馮旻、於克強、陳國輝、王愛芳
一等獎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鄭爽
李忠勤、劉付剛、郭明良、王玉萍
一等獎
高校體育教學安全保障體系構建與實踐
甄子會
井紅豔、李良胤、王焱森、王鋭 郭凡清、王煥利、陶夢
二等獎
體育促進黑龍江省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對策研究
劉學奎
呂宏寧、劉彬、段丙政、李斌
二等獎
基於OBE的結構力學模塊化教學方式研究與實踐
趙延林
姜封國、孟麗巖、高紅梅、王濤
二等獎
工程訓練為載體提升工程文化素養、服務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需求的育人模式
吳雲鵬
邵文冕、羅鳳利、鄒新凱、胡丹、葛昇平
二等獎
參考文獻: [5] 

黑龍江科技大學合作交流

黑龍江科技大學堅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推進跨文化學習互動,拓寬國際合作領域。截至2022年10月,黑龍江科技大學與俄羅斯、加拿大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餘年,與29個國外高校建立校際合作伙伴關係。 [7]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術研究

黑龍江科技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22年10月,黑龍江科技大學有煤礦深部開採地壓控制與瓦斯治理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部)級工程中心、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1個省級智庫和1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服務國家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的“瓦斯等烴氣輸運管網安全基礎研究”中心實驗室是國內外較早進行水合物技術預防瓦斯災害和瓦斯固化儲運的研究平台。 [7] 
黑龍江科技大學部分科研機構(截至2024年5月16日)
類別
名稱
認定/獲批時間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2020年9月
石墨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2023年2月
省級重點培育智庫
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2017年8月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煤礦深部開採地壓控制與瓦斯治理重點實驗室
2010年11月
瓦斯等烴氣輸運管網安全基礎研究實驗室
2012年9月
黑龍江省石墨烯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
2017年2月
黑龍江省光學三維測量與檢測重點實驗室
2017年12月
黑龍江省礦物分選及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
2017年12月
黑龍江省碳文化研究與創意設計實驗室
2024年1月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黑龍江省潔淨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2年2月
黑龍江省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單位)
2014年12月
煤礦瓦斯分離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2016年3月
黑龍江省採掘機械關鍵結構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7年10月
黑龍江省高效加工與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7年10月
黑龍江省石墨烯粉體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8年2月
黑龍江省煤礦瓦斯災害防治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8年2月
黑龍江省工控信息網絡安全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8年2月
煤礦瓦斯分離與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
2018年5月
黑龍江省石墨尾礦處置與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
(共建單位)
2022年11月
黑龍江省雙煤機電採掘及主運輸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單位)
2023年9月
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黑龍江省昂昂溪實物地質資料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3年12月
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採礦工程重點實驗室
2002年3月
礦物加工工程重點實驗室
2002年3月
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煤炭資源經濟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
參考文獻: [17] 

黑龍江科技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10月,“十三五”以來,黑龍江科技大學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47項、省部級項目136項,科技經費總額5.08億元。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4項。 [7] 
黑龍江科技大學2019年至2021年研究成果
成果名稱
獲獎人
獎勵名稱
獲獎等級
獲獎年份
典型難加工合金材料切削關鍵技術及刀具開發與應用
吳明陽、程耀楠、何耿煌、趙興福、李錄彬、劉振軍、李林、劉俊秀、馮新敏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2021年 [18] 
基於新材料調製的高精度光纖傳感在線監測技術及裝置
李杜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2020年 [19] 
雞西地區煤礦老空區水害勘查與防治關鍵技術
康健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豎井井簡三維激光掃描診斷系統及技術
趙喜江
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複雜環境框-剪高層樓房精確轉體定向爆破拆除關鍵技術
公文新、蒲文龍、畢業武、金珠鵬、史健婷、周靜、於存光、趙子琪
中國爆破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顆粒污泥快速啓動及穩定運行調控技術
宋志偉、石憲奎、任廣萌、潘宇、李立欣、羅克潔、盛濤、王愛卿、童龍燕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2019年 [20] 
遙控船舶智能操作技術研究及其應用
賈鵬、王剛、陳曦、陳凱雲、姜沛然、馬洪文、劉軍、張嵐、弓海霞
黑龍江省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煤礦瓦斯制甲醇技術實驗研究
康宇、徐鋒、朱麗華、房春英、王維維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基於分羣等值和多因素差異的風電場建模與控制的研究及應用
蘇勳文、張學廣、王毅、米增強、宣麗萍、師楠、趙巖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鱗片石墨資源高效採選及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新技術與新裝備
康文澤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科技技術獎
一等獎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與電子資源
截至2022年10月,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有藏書185萬冊,引進CNKI期刊全文/博碩論文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煤炭科技文獻數據庫等電子資源,涵蓋礦業、機電、外語、計算機、管理、建築及社科、文藝等方面。 [2] 
  • 學術期刊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是由黑龍江科技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創刊於1991年;主要刊登礦業工程、化學與環境工程、安全工程、電氣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等與煤炭科學技術相關學科有創見性的學術論文;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A)期刊,為《化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艾博思科數據庫》《烏利希期刊指南》《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波蘭《哥白尼索引》和俄羅斯《文摘雜誌》收錄。 [21]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園文化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校標誌

  • 校名
黑龍江科技大學毛澤東字體 黑龍江科技大學毛澤東字體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名標準字用的是毛澤東字體,通過集字所成。毛體書法藝術具有天縱自然、瀟灑流暢、大氣磅礴、氣貫長虹的風格,體現了學校70多年“自強不息、創業創新”的辦學精神。 [22] 
  • 校徽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徽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徽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徽以學校主樓、書籍、博士帽為設計元素,由內外兩部分圓環構成。外環由毛體中文校名與英文校名組成;內環由學校主樓藝術抽象圖案和學校建校年份“1947”組成。標準色為科大藍,代表科技、嚴謹。校徽整體設計巧妙,給學校教職員工和校友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易於識別、傳播和應用。 [22] 
  • 校旗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旗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旗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旗為紅色長方形,長、寬比為1.5:1,旗面左上側是校徽,中央是毛體中文校名與英文校名,均為白色。 [23] 

黑龍江科技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訓為“厚德博學,強吾興邦”。 [22]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訓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訓
厚德,指在德的方面有深厚的修養。《易經》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厚而載物。《易經》有“坤厚載物,德和無疆。”《國語•晉書》:“唯厚德者能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厚德,意指通過加強道德修養,以德立身,以德立國。博學,博者大,通達,多聞;學,學問。《荀子•修身》中:“多聞曰博,少聞曰淺”。意指為學要以博大、寬容的態度,廣泛獵取知識,不斷創新。強,強盛、強大,增強,有促進成長、成才之意。《鹽鐵論•非鞅》:“秦任商君,國以富強”。《荀子•天論》:“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貧”。吾,我(們)。《商君書•更法》:“今吾欲變法以治”。強吾,意指學校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使學子成長、成人,進而成為棟樑之材,同時又使學校不斷髮展壯大。興,起來,振興。王安石《興賢》:“國以任賢使能而興。”邦,指國家。興邦,意指使民族振興,使祖國強大。 [22] 
  • 校賦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賦為以下內容:
星拱北辰,日出東方。興凱湖蒼松成陣,穆陵河烏金深藏。天地不改玄黃,宇宙曾歷洪荒。因煤而生,襄助人民解放;依煤而長,無愧陳鬱期望;緣煤而興,成就萬千氣象。 [22] 
肇始於共和國乳燕未啼冰封曠野,成就於邊陲省牛刀小試火舞霓裳。煤校乍立,薈五湖之名師,產學研用連寒暑;夙夢初成,播四海之羣英,採選機電競短長。雞鶴同鳴,鸞鳳共翔。我以礦院之名,遂成桃李之豐壤,行業之脊樑。 [22] 
賢士仰於堯唐,幽谷慕于山岡。時移途窮,窮則思轉謀變;勢易遇困,困則拓土開疆。雖出於雞冠之西坳,終遷於松江之北場。起樓亭,立凌霄之志向;植蘭梅,達省身之主張。履創業之路思勁牛之華章,登朝陽之樓眺錦島之帆檣。蒙前人將熱血,賜後輩以榮光。 [22] 
厚德博學,強吾興邦。鷹擊長空之廣,鵬起秋水之陽。一展宏圖,初心使命永誌不忘;萬里扶搖,立德樹人再鑄輝煌。 [22]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賦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賦
  • 學校精神
黑龍江科技大學有以下學校精神:
陳鬱精神為“許黨報國、忠於人民、敢為人先、不屈不撓。”太陽石精神為“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勁牛精神為“堅韌不拔、敢於拼搏、敬業奉獻、開拓創新。”辦學精神為“自強不息、創業創新。” [24] 
  • 校風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風為“求真求實、創業創新”。 [23] 
  • 教風
黑龍江科技大學教風為“愛生、勤勉、嚴謹、求實”。 [23] 
  • 學風
黑龍江科技大學學風為“尊師、守紀、勤奮、進取”。 [23] 
  • 校歌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歌為《江畔朝陽》。 [22]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歌
《江畔朝陽》
艾明波 詞
李昕 曲
在美麗的太陽島上,
升起火紅的朝陽,
這是我們蓬勃的校園,
這是我們理想騰飛的地方。
厚德博學,強吾興邦,
培育棟樑,桃李芬芳,
無數雙手描繪宏圖偉業,
無數顆心凝成巨大力量。
啊,江畔朝陽,噴薄而出,
追求真理,遠大志向。
江畔朝陽,蒸蒸日上,
面向未來,永創輝煌,輝煌!
在美麗的太陽島上,
升起火紅的朝陽,
這是我們希望的校園,
這是我們智慧閃光的殿堂。
求真求實,創業創新,
重任在肩,奮發向上,
無數雙手編織錦繡前程,
無數顆心托起江畔朝陽。
啊,江畔朝陽,噴薄而出,
追求真理,遠大志向。
江畔朝陽,蒸蒸日上,
面向未來,永創輝煌,輝煌!
啊,江畔朝陽,噴薄而出,
追求真理,遠大志向。
江畔朝陽,蒸蒸日上,
面向未來,永創輝煌,輝煌!輝!煌!
參考文獻: [22]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歌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歌

黑龍江科技大學社團文化

黑龍江科技大學部分社團文化
社團名稱
簡介
黑龍江科技大學書畫協會
該協會創辦於2005年,是培養和提升青年學生書法、繪畫、剪紙、篆刻、雕塑等興趣與技能的藝術性學生社團 [27] 
黑龍江科技大學魔方協會
該協會以魔方為發展中心,其他為輔助元素一起共同發展。培養學生們的競技精神和創新精神,讓同學們可以在社團中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的青春與熱血 [28] 
黑龍江科技大學排球協會
該協會成立於2000年11月16日,隸屬於黑龍江科技大學大學生社團聯合會,是黑龍江科技大學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拼搏,創新,合作”的團隊精神做為開展工作的基礎 [28] 
黑龍江科技大學跑步者協會
該協會成立於2011年8月20日,以“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鼓勵學生堅持户外運動”為目的,以“營造運動氛圍,增進學生體質以及鍛鍊和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為宗旨 [28] 
黑龍江科技大學乒乓球協會
該協會成立於2003年10月31日,是以乒乓球運動為主的運動型協會。協會由編輯部、常務部和競技部組成。協會以“提高競技水平,豐富大學生課餘文化生活”為宗旨,以堅持“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原則。該社精品活動有“新生杯”“決勝杯”“師生盃” [28] 
黑龍江科技大學七彩民族文化協會
該協會成立於2017年10月19日,是研究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文字、風俗和服飾等文化的學生組織。該社旨在豐富學校文化生活,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幫助同學們瞭解和學習各民族文化,讓同學們繼承和弘揚少數民族精神,促進民族團結 [28] 

黑龍江科技大學行政管理

黑龍江科技大學現任領導

黑龍江科技大學現任領導(截至2024年5月16日)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周宏力
校長、黨委副書記
孟上九
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
桑玉軍
副校長、黨委常委
陳凱雲
副校長
張國華
副校長、黨委常委
張寶成
副校長、黨委常委
趙振民
副校長、黨委常委
譚旭紅
紀委書記(監察專員)、黨委常委
王延高
副校長、黨委常委
張保勇
黨委常委、宣傳統戰部部長
王洪秋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王志磊
參考文獻: [25] 

黑龍江科技大學歷任領導(2021年9月前)

黑龍江科技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陳鬱
東北礦區工人幹部學校名譽校長
1947年5月至1948年10月
袁溥之
東北礦區工人幹部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1947年5月至1948年10月
王珣
雞西礦區職工學校黨支部書記
1948年10月至1948年12月
李華輯
雞西礦區職工學校校長(兼)
1948年至1949年(月份不詳)
高坤祥
鶴崗礦務局職工技術學校黨支部書記
1949年5月至1954年1月
董思維
鶴崗礦務局職工技術學校校長
1949年4月至1952年3月
張雲漢
雞西礦區職工學校校長
1950年1月至1952年9月
井貞義
雞西煤礦工業學校黨支部書記
1951年6月至1954年1月
梁平
雞西煤礦工業學校校長(兼)
1952年9月至1954年1月
雞西煤礦學校校長(兼)
1954年1月至1956年1月
吳奚如
鶴崗煤礦工業學校校長
1953年6月至1954年1月
吳裕聲
雞西煤礦學校校長
1956年1月至1958年11月
王庚祥
雞西煤礦學校黨支部書記
1958年9月至1964年10月
黨中材
雞西煤礦學校校長
1962年11月至1966年(月份不詳)
李勤昭
雞西煤礦學校革委會主任
1968年4月至1979年9月
仇靜生
黑龍江礦業學院黨委書記(兼)
1979年5月至1983年4月
吳長勝
黑龍江礦業學院黨委書記
1983年4月至1985年1月
陳政國
黑龍江礦業學院院長
1983年4月至1996年1月
石廣聚
黑龍江礦業學院黨委書記
1985年1月至1990年4月
曲建新
黑龍江礦業學院黨委書記
1990年4月至1996年1月
邢中光
黑龍江礦業學院院長
1996年1月至2000年3月
宋長生
黑龍江礦業學院黨委書記
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
黑龍江科技學院黨委書記
2000年1月至2004年11月
趙國剛
黑龍江科技學院院長
2000年3月至2013年4月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長
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
宋有
黑龍江科技學院黨委書記
2008年12月至2013年4月
黑龍江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
申林
黑龍江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
武俊峯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長
2013年12月至2017年9月
黑龍江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
郝傳波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長
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
參考文獻: [26]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園環境

黑龍江科技大學陳鬱塑像

2021年9月10日,黑龍江科技大學奠基人、名譽校長陳鬱同志塑像揭幕儀式在黑龍江科技大學隆重舉行。學校領導、各單位負責人、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揭幕儀式。儀式結束後,黑龍江科技大學廣大師生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要追尋陳鬱同志的足跡,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把幾代人傳承下來的科大精神發揚光大,為建設礦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奮勇前行。 [42] 
黑龍江科技大學陳鬱塑像 黑龍江科技大學陳鬱塑像

黑龍江科技大學勁牛

為紀念為哈校區建設作出貢獻的人們,黑龍江科技大學在校園籌建大道建造勁牛雕塑。勁牛精神是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黃牛精神的集中體現,將激勵一代代科大人永遠保持堅韌不拔、敢於拼搏的進取精神,永遠保持敬業奉獻、開拓創新的奮鬥韌勁,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41] 
黑龍江科技大學勁牛 黑龍江科技大學勁牛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史館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史館館內面積約1100平方米,分為序廳、主展廳(上篇:因煤而生、中篇:依煤而長、下篇:緣煤而興)、專輯展廳、科大精神展廳、尾廳五個部分。校史館以詳實的史實和豐富的史料為依據,展示展出600餘幅照片和近百件展品,直觀展現學校發展軌跡與辦學成就,真實記載了建校70餘年的發展歷程 [57]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史館

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友情況

黑龍江科技大學部分校友情況(截至2024年5月)
姓名
簡介
葛世榮
葛世榮為黑龍江科技大學79級校友,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9] 
於家彬
於家彬為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化80級優秀校友。截至2022年8月26日,為南京六合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30] 
丁雲清
丁雲清為黑龍江科技大學2001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校友。截至2022年9月8日,為上海巨森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31] 
趙善坤
趙善坤為黑龍江科技大學2002級採礦工程專業校友,獲“傑出工程師青年獎” [32] 
注: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黑龍江科技大學所獲榮譽

黑龍江科技大學所獲的部分榮譽
獲得時間
榮譽名稱
2011年
全國文明單位 [35] 
2013、2014、2015年
無償獻血先進單位 [36] 
2015年12月
哈爾濱市松北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特殊貢獻單位” [51] 
2016年6月
2015年度“無償獻血先進單位” [50] 
2016年11月
黑龍江省“十佳和諧校園” [56] 
2017年12月
節水型學校 [54] 
2018年3月
教育部2017年“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52] 
2018年5月
2017年度省教育廳決算工作先進單位 [53] 
2018年6月
2017年度“無償獻血先進單位” [49] 
2021年1月
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統師德先進集體 [55] 
2022年1月
全國煤炭行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45] 
2022年1月
首批2021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綠色學校 [46] 
2022年9月
第十三屆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 [47] 
2022年12月
全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4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