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

鎖定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成立於1975年,現設8個研究室,其中2個院重點研究室和1個院重點開放實驗室——大豆生理生化及種質改良實驗室,是一所以大豆育種為中心,並遺傳、栽培、生理、生物技術、植保、農化、分析等綜合性研究為一體的研究單位。
中文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
成立時間
1975年
類    型
綜合性研究
主要研究
大豆育種為中心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本所簡介

大豆研究所自“七·五”以來共承擔各類研究項目100餘項,國家重大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國家973項目2項,“863”項目5項,跨越計劃2項,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並有10餘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等部門獎勵,發表重要學術論文數300餘篇,到2010年為止,共育成和推廣了黑農26、黑農33、黑農35、黑農37、黑農40、黑農41、黑農43、黑農44、黑農45、黑農46、黑農47、黑農48、黑農49 、黑農50、黑農51、黑農53、黑農58、黑農59、黑農60、黑農61、黑農62、黑農63、黑農64、黑農65、黑農66、黑農67、黑農68等70個大豆新品種,“黑農”號大豆品種佔適宜生態區大豆麪積的85%以上,累計創社會效益9.25億元,並在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大豆所在FAO和農業部育種改良中心的資助下建立了良好科研設施平台。
大豆所取得較多的創新成果,在大豆遺傳育種領域,在大豆高產育種、品質育種、抗病育種、輻射育種和高光效育種做出突出貢獻;共育成49個優良品種,已成為適應區域的主栽品種,有的品種已推廣到吉林省、遼寧省、內蒙、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對大豆葉形、結莢習性、產量構成因子、光週期、抗SMV病毒及病蟲害、大豆生理生化性狀等進行了遺傳研究及分子生物學研究,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在大豆栽培研究領域,有4項重大突破:大豆窄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揭示了大豆重迎茬機理;大豆少耕節本增效栽培體系的建立;高產優質同步栽培體系的建立。
在植病研究領域:在大豆灰斑病、胞囊線蟲病、疫黴根腐病達到國內同類領先水平;建立大豆灰斑病、胞囊線蟲病、疫黴根腐病、食心蟲等病蟲害的防治體系。
在大豆加工方面,主要通過多年探索在加工原料基礎和加工工藝及其應用研究取得較大進展。尤其是開發新能源,利用豆油副產物研製生物柴油取得重大突破。
在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在國內率先開展大豆輻射育種和高光效育種,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在大豆分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很大進展。
大豆研究所與美、日、俄、意、泰、韓等10餘個國家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平台。全體員工正滿情信心、團結一致,為把黑龍江省建成全國大豆科研生產、出口創匯的強省而努力奮鬥。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本所發展

大豆研究所以黑龍江省菽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平台。建立了大豆原原種和原種基地,實現了鏈式開發模式,並於加工企業合作,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的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