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雁屬

鎖定
黑雁屬(學名:Branta)為鴨科鳥類。是大中體型的深色雁,身長41-69cm,翼展110-175cm。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鳥,耐嚴寒,喜棲於海灣、海港及河口等地。飛行時有時呈斜線飛行,有時呈“V”字形,很不規則。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葉、莖等為食,也吃根和植物種子,冬季有時還吃麥苗等農作物的幼苗。遷徙時常集成大羣,白天飛翔,傍晚降落到湖泊等水域休息和覓食,常常發出高叫聲,極為嘈雜。夏威夷黑雁是個例外,不遷徙。
中文名
黑雁屬
拉丁學名
Bran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雁形目
鴨科
黑雁屬
5種
亞    種
18亞種

黑雁屬形態特徵

該屬種類頭、頸、鳥體和雙翼形成不同的圖紋和羽色,基本由黑色、白色,褐色和棕紅色組成。具有黑色的短尾,喙、跗蹠、腳和爪均為黑褐色。
代表物種黑雁:頭、頸、胸黑褐色,背和兩翅灰褐色,頸的兩側備有一白色橫斑,在頸前後斷開,未能聯成頸環。翅小覆羽灰色,翼尖黑色,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褐色,上腹灰褐色,兩脅較淡,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雄相似。嘴、跗蹠、腳和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200-1700克,體長560-800毫米;嘴峯30-38毫米;翅長300-360毫米;尾90-毫米;跗趾60-64毫米。 [1] 
黑雁屬鳥類

黑雁屬棲息環境

喜歡棲息於海灣、海港及河口等地,繁殖期的生境主要是由苔蘚和地衣覆蓋的凍原或灌木凍原地帶,特別是在苔原上地勢較高而又比較乾燥的地方,或水域附近有稀疏灌木生長的苔原地帶。冬季大多出現在有耐鹼植物生長的湖泊和水庫周圍地區,也出現在周圍地勢低窪的鹹水湖和沿海地區,偶爾還出現在農田地裏。 [1] 

黑雁屬生活習性

喜歡結羣,較大的羣體有時多達數百隻。性情活潑好動,彼此在一起生活時,總是吵吵嚷嚷,極為嘈雜,聲音可以傳到很遠。善於游泳和潛水,飛翔的速度也很快,從水面上飛起時,也總是在不停地鳴叫。晚上一般棲息在水面上、水邊淺水處或者沙灘上。每天黎明就成羣結隊地飛到草原上去覓食,中午又回到水邊去休息、飲水和吞食沙粒,晚上有時也在覓食地棲息。當氣候較為惡劣,特別是有暴風雨侵襲的天氣下,也常到蘆葦叢中躲避。飛行時羣體的隊列極不整齊,有時呈斜線飛行,有時呈“V”字形,很不規則。每當要向水面上降落時,總是成羣地在水面的上空盤旋幾圈,然後幾乎同時調轉方向,分別像箭一樣一齊疾速地向水面落下,然後又在水面上彙集成密集的羣體。 [1] 
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葉、莖等為食,也吃根和植物種子,冬季有時還吃麥苗等農作物的幼苗。常成羣覓食。
是典型的遷徙型鳥類,每年9月中旬至9月末成羣離開北極凍原帶繁殖地,遷往歐洲東南部的黑海、裏海和鹹海等地越冬。遷徙時常集成大羣,白天幾乎不停地飛翔,僅在傍晚才降落到湖泊等水域休息和覓食,常常發出高叫聲,極為嘈雜。5月中旬至5月末,又成羣結隊從越冬地遷往繁殖地,但春季遷徙的羣體顯著較秋季遷徙的羣體為小。
但是夏威夷黑雁是個例外,留居於地處熱帶的夏威夷羣島。夏威夷黑雁主要分佈於夏威夷島的山區,其腳蹼有了一定的退化,適合在山區行走。夏威夷黑雁是非常珍貴的鳥類,分佈非常侷限,一度曾經瀕於滅絕。 [1] 

黑雁屬分佈範圍

分佈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大羣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羣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危地馬拉、伯里茲、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盧西亞、巴巴多斯、格林納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羣島、西沙羣島、中沙羣島、南沙羣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 [2-3] 

黑雁屬繁殖方式

通常在6月初至6月中旬遷到繁殖地,此時繁殖地的冰雪已經融化,植物開始萌發。配對可能在越冬地就已經形成,求偶行為有點象高度的儀式化動作,包括相互點頭浸水,雄雁豎直頭面對雌雁,然後兩翅張開,尾羽垂直豎起,伸頸和鳴叫等。 [1] 
到達繁殖地後就開始營巢,通常4-5對在一起成羣營巢在陡峭的河岸附近,富有雜草和灌叢的溪流和峽谷,以及在斜坡地上的凹窪處。巢築於較為開闊的、地勢較高的乾燥地方,沒有任何隱蔽物,極為暴露,常常很遠就能看見,有時還與鷗和猛禽等捕食雁類的巢緊挨在一起,因此巢的損失率很大。 [1] 
巢由乾草等構成,裏面鋪墊有一些絨羽。每窩產卵3-8枚,偶爾為9枚。通常在6月中旬開始產卵,卵的顏色為橄欖綠色和淡黃白色,孵卵由雌雁單獨承擔,雄雁在雌雁產卵和孵卵期間均在巢的附近擔任警戒任務。當雌 雁離巢覓食時,便用巢邊的絨羽和草將巢掩蓋起來。如果遇到入侵者來臨,親雁便高聲鳴叫,聲音顯得焦慮不安,同時裝出一副威嚇的姿式,有時甚至做出準備攻擊入侵者的姿勢而絕不棄巢逃走。 [1] 
孵化期為23-25天。雛雁孵出後就已經被有羽毛,屬於早成雁。當雛雁孵出以後,雄雁也加入到撫育和保衞雛雁的行列之中,與雌雁一起共同帶領雛雁到植物茂密的地方覓食,7月末到8月初,成雁開始換羽,時間大約為15-20天。幼雁2-3年才能達到性成熟。
其中夏威夷黑雁是個特例,繁殖季節是介乎8月至4月之間,比任何一種雁的都要長。 [1] 

黑雁屬該屬種類

黑雁屬(5種 18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英文名稱
1
Branta bernicla
Brent Goose (4種)
2
Branta canadensis
Canada Goose (11種)
3
Branta leucopsis
Barnacle Goose
4
Branta ruficollis
Red-breasted Goose
5
Branta sandvicensis
Hawaiian Goose
[4] 

黑雁屬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2] 
參考資料
  • 1.    趙正階.《中國鳥類志》下卷 (雀形目):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6月
  • 2.    Branta  .The IUCN Red List .2014-01 [引用日期2014-09-16]
  • 3.    科學數據庫-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01-11]
  • 4.    Branta  .IBC Bird Collection[引用日期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