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蒿

(菊科蒿屬植物)

鎖定
黑蒿(Artemisia palustris L.)是菊科蒿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枝、葉及總苞片背面均無毛;莖下部與中部葉卵形或長卵形,小裂片窄線形,中部葉無柄,莖上部葉與苞片葉小;頭狀花序近球形,排成短穗狀花序,組成稍開展或窄圓錐花序;瘦果長卵圓形;花期8-11月;果期8-11月。 [4] 
黑蒿分佈在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地,在蒙古、朝鮮等地也有分佈。常生長於中、低海拔地區的草原、森林草原、低處草甸中或河湖邊的沙質地等。 [4] 
黑蒿味苦、性寒。據《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其有清熱解毒、解暑、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潮熱、中暑、吐血、外感、皮膚瘙癢等症狀。 [5]  亦可在牧區作牲畜的飼料。 [6] 
中文名
黑蒿
拉丁學名
Artemisia palustris 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蒿屬
黑蒿
分佈區域
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及蒙古,朝鮮,前蘇聯

黑蒿形態特徵

植株:一年生草本。
根:根細,單一。
莖:莖單生,高10-40釐米,有細枝,綠色或褐色,自基部分枝,枝短,斜向上或不分枝;莖、枝、葉及總苞片背面均無毛。
葉:葉薄紙質,莖下部與中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長2 5釐米,寬1.5-3釐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3-4 枚,再次羽狀全裂或3裂,小裂片狹線形,長1.5-3.5釐米,寬0.5-1毫米,下部葉的葉柄長0.2-1釐米,中部葉無柄,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莖上部葉與苞片葉小,一回羽狀全裂。
黑蒿
黑蒿(5張)
花: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2-3毫米,無梗,在分枝或莖上每2-10枚密生成簇,少數間有單生,並排成短穗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中等開展或狹窄的圓錐花序;瘦果長卵圓形;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卵形,背面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褐色,中、內層總苞片卵形或匙形,半膜質或膜質;花序託凸起,圓錐形;雌花10-13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或無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20-26朵,花冠管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與花冠近等長,上端分叉短,花後叉開,叉端有睫毛。
果:瘦果小,長卵形,略扁,褐色。
花果期:8-11月;果期8-11月。 [1]  [4] 

黑蒿產地生境

黑蒿分佈在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地,在蒙古、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等地也有分佈。常生長於中、低海拔地區的草原、森林草原、低處草甸中或河湖邊的沙質地等。 [4] 

黑蒿主要價值

黑蒿味苦、性寒。據《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其有清熱解毒、解暑、止血,治骨蒸勞熱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潮熱、中暑、吐血、外感、皮膚瘙癢等症狀。 [5]  亦可在牧區作牲畜的飼料。 [2]  [6] 
參考資料
  • 1.    黑蒿 Artemisia palustris L.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2-11-05]
  • 2.    黑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0-12-22]
  • 3.    黑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2]
  • 4.    黑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0]
  •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中華本草,7,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第684頁
  • 6.    黑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