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色珍燈魚

鎖定
黑色珍燈魚(學名:Lampanyctus niger)為燈籠魚科珍燈魚屬的魚類。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南海等海域,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
中文名
黑色珍燈魚
外文名
Lampanyctus niger
別    名
黑光魚
分佈於
太平洋大西洋南海等海域
棲    息
熱帶海域。
特    徵
體細長,側扁

目錄

黑色珍燈魚定義

黑色珍燈魚(Lampanyctus niger Gunther),又名黑光魚,為燈籠魚科珍燈魚屬的魚類。棲息於熱帶海域。主要分佈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海域均有分佈,成魚在我國南海也有分佈 [1] 

黑色珍燈魚形態特徵

背鰭15一16,臀鰭18一19,胸鰭12,腹鰭8。鰓耙5+1+11-12。體長為體高5.5—5.6倍,為頭長3.4—3.5倍。體細長,側扁。頭中等大。吻短,前端圓鈍。眼稍小,側上位。口大,口裂稍傾斜。上頜後端伸達前鰓蓋骨後緣的前下方。兩頜、前頜骨均具微小齒。鰓孔寬大。背鰭基底短於臀鰭基底。胸鰭較小,最長鰭條僅達背鰭基後下方。頰部發光器(Cp)和頭部鱗片上微小發光器均無。雄性魚體有尾柄上發光腺(SUGL)、雌性魚體具尾柄下發光腺(INGL)。腹鰭上部發光器(VLO)離側線下方約1個發光器的距離。胸部發光器(Po)5個,第4個胸部發光器明顯高位;腹部發光器(VO)4個;體側後部發光器(Pol)2個,第2體側後部發光器在脂鰭起點的前側方;臀鰭發光器(Ao)11一14個;尾鰭前發光器(Prc)4個。體呈暗褐色。體長210mm。系海洋暖水性深海魚類。分佈於中國南海,國外見於日本及太平洋暖海海域 [2-3] 
參考資料
  • 1.    萬瑞景,張仁齋.《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魚卵與仔稚魚》.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1
  • 2.    陳作志.《南海深海及島礁魚類耳石圖譜》.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01
  • 3.    劉明玉.《中國脊椎動物大全》.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