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痣鳳凰螺

鎖定
黑痣鳳凰螺(學名:Dolomena variabilis variabilis)雌雄異體。殼厚實,軸唇滑層厚、外翻,螺層有大而圓的瘤。最具特色的是雙眼發達,眼柄上有長而尖的觸手,可自由伸縮。殼表面飾紋雕刻豐富多彩。殼口多狹長,具前、後水管溝,外唇寬厚,前端常有虹吸道。殼邊近前端呈鋸齒狀,稱為“鳳凰螺缺刻”,這個缺刻是該螺類右眼伸出偷窺外界環境變化的管道。厴角質,小,邊緣常呈鋸齒狀。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區,從潮間帶至淺海沙、泥沙和珊瑚礁環境中均有棲息,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分佈於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北至菲律賓和薩摩亞。
中文名
黑痣鳳凰螺
外文名
Variable Conch
拉丁學名
Dolomena variabilis variabilis,Strombus variabilis,Strombus lituratus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中腹足目
鳳凰螺科
Dolomena屬
命名者及時間
Swainson, W.A., 1820

黑痣鳳凰螺分類學

動物界,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中腹足目鳳凰螺科,Dolomena屬。

黑痣鳳凰螺外形特徵

黑痣鳳凰螺
黑痣鳳凰螺(12張)
黑痣鳳凰螺長25 - 60 mm , [1]  貝殼體部通常擴張,具有突起。殼形態紡錘形,殼面富有釉質光澤,淺黃色,布有棕色至玫瑰紅色斑紋,豐富多彩。腹部有一塊斑,褐色至黑色。殼口狹長,具前、後水管溝,外唇寬厚,前端常有“U”字型凹槽,稱為“鳳凰螺缺刻”;最具特色的是有一對很發達的眼,眼柄特長,可自由伸縮,能從貝殼前溝和鳳凰螺缺刻處伸出窺視外部。眼周圍通常有桔色、黃色或紅色的環紋。外唇外翻且厚,軸唇滑層厚。殼口及軸唇光亮,無齒狀襞。厴小角質,不能覆蓋殼口,邊緣常呈鋸齒狀。厴不僅是動物向前行進的槓桿,而且是動物保護器官的防衞的武器。如果魚類和蟹類想吃它時,即用它禦敵。雌雄異體,成熟的雄性個體在背部右側有一個長的陰莖。
神經系統相當集中,沒有唇神經連索。平衡器1個,僅僅有1枚耳石。唾液腺位於食道神經節的後方;通常沒有食道附屬腺、吻和水管。排泄和呼吸系統沒有對稱的痕跡,右側相應器官退化。心臟只有1個心耳,不被直腸穿過。鰓1枚,櫛狀,通過全表面附在外套膜上。腎直接開口在身體外面,有的具有一條輸尿管。具有生殖孔。雄性個體具有交接器。齒式通常為2-1-1-1-2。。雌雄異體。 [2] 

黑痣鳳凰螺分佈範圍

分佈於熱帶西太平洋、日本、印尼、台灣海峽、澳大利亞東北至菲律賓和薩摩亞。 [1] 

黑痣鳳凰螺習性環境

生活在熱帶海域和亞熱帶海區,喜歡在温暖的水域中和淺海泥質或礫質海底活動,從潮間帶至淺海沙、泥沙和珊瑚礁環境中均有棲息。動物的足部窄,很強壯,行動敏捷,可以向前跳動,可跳10.2cm之遠。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 [2] 

黑痣鳳凰螺經濟價值

肉可食,貝殼形狀奇特,殼表顏色美麗,鮮豔有光澤,可供觀賞,也可製作裝飾品,價值較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