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斑頸鰭魚

鎖定
黑斑頸鰭魚,Iniistius melanopus (Bleeker, 1857),隆頭魚科頸鰭魚屬的一種魚類。
中文名
黑斑頸鰭魚
外文名
Iniistius melanopus (Bleeker, 1857)
別    名
紅姑娘仔
紅新娘
豎停仔
胭脂冷
角龍 展開
別名
紅姑娘仔
紅新娘
豎停仔
胭脂冷
角龍
平倍良
黑斑楔鯛
黑斑離鰭鯛、黑斑虹彩鯛 收起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隆頭魚亞目
隆頭魚科
頸鰭魚屬
黑斑頸鰭魚
英文俗名
yellowpatch razor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命名者
Bleeker,1857
棲息深度
7-64米
有毒魚類
經濟性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最大體長
26cm
觀賞魚類
分    佈
西太平洋 [1] 

黑斑頸鰭魚形態特徵

體極側扁;背緣鋭脊狀,高陡隆起;頭部眼上方圓,往下至吻部幾垂直。吻鈍;口中大,前位,略可向前伸出;上下頜各具錐形牙一行,前端各具彎形犬齒各一對。前鰓蓋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大圓鱗;頰部被鱗片,自眼下方延伸至口緣後方。D.IX,12;A.III,12;P.11-12;Ll20+5-6;GR6-7+10-12;背鰭II、III棘間具膜相連;腹鰭第一軟條延長成絲狀,但末端僅雄魚達肛門前緣。體淡灰褐至淡褐色,眼下藍色橫紋明顯;背鰭第VI-VII棘下方體側或有黑斑(一般是沒有),雌魚在側線與背鰭軟條間之體背部具數個小黑點;體側另於胸鰭正下方具一大型白斑,白斑周圍具黃色斑駁;背鰭淡色而具黃褐色緣,且有些許的淡黃色至橙黃色斑點;臀鰭淡色,有些許的淡黃色斜斑紋,雄魚之末稍另具數個黑斑點;尾鰭亦有多條垂直淡黃色點帶。以前所記載之黑斑虹彩鯛(Xyrichtysmelanop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黑斑頸鰭魚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周圍砂泥地。幼魚常在沿岸近礁處遊動,而成魚則喜愛在較深水域。主要以底棲軟動物、甲殼類、小魚以及海膽等為食。有時可見其跟在須鯛左右,伺機撿食被須鯛翻攪後露出於沙泥外的底棲無脊椎動物

黑斑頸鰭魚地理分佈

分佈於西太平洋區,由印尼至日本海域等。台灣東北部、南部、西南部及澎湖等海域有分佈。

黑斑頸鰭魚漁業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多彩多姿,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亦可食用,味道鮮美,適合煎食,海鮮店常可品嚐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