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山寺村

鎖定
黑山寺村隸屬於北京市密雲縣溪翁莊鎮,位於鎮域西部,距密雲城區約16公里,屬半山區低丘陵帶。有村民89户,189人,村域面積7.3平方公里。該村地處雲蒙山支脈五座樓山腳下,環境優美。據資料記載,早在遼金時期,黑山西側即建有較大寺廟,因名黑山寺。清末發展成村,村因寺而得名。村西北兩公里處有明代永樂中期所建駐兵城堡遺址。京通鐵路在村口設有站點,每日有從西直門出發的火車經過,交通便利。
2011-2012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
2019年12月25日,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1] 
中文名
黑山寺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北京市密雲區溪翁莊鎮
面    積
7.3 km²
人口數量
189人
户    口
89户

黑山寺村本村介紹

黑山寺村 黑山寺村
據當地村民講,黑山寺所在的山很有特點,每到陰天下雨時,山體就變成黑色,所以這座不知名的山被稱為黑山,黑山寺的名字也就由此誕生了。
2006年,黑山寺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硬化街道1.5萬平方米,壘砌花牆1500米,栽植各類花草樹木1萬多棵,安裝路燈40盞,村莊面貌大為改觀;全村進行無害化改廁,並同時推廣節能吊炕、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改造村內的供水管道、蓄水池等設施,保障了村民用水的安全、衞生;成立10人組成的保潔隊,基本實現了全村範圍內的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當年實現人均純收入5000多元,被評為市級文明生態村。 [2] 

黑山寺村禪味小村

崇山峻嶺下,沿着潔淨的石板小路走進古樸的農家小院,伴着寺院裏傳出的鐘聲,品上一杯香茗,享上一桌素食這種神仙般的愜意生活,如今在密雲縣溪翁莊鎮黑山寺村就能享受到。據悉,該村將禪文化與民俗旅遊相結合,打造特色“禪味小村”,走上了一條創意民俗遊的致富路。 [3] 
黑山寺村 黑山寺村

黑山寺村黑山寺替身僧

在黑山寺村西部,五座樓山腳下,有一座寺廟,叫黑山寺(雲峯禪寺)。關於黑山寺廟村裏還流傳着這樣一段傳説。
明朝成化年間,皇帝找了一個叫戴勇的和尚替他出家,就住在黑山寺內。戴勇依仗他是皇帝的替身僧,橫行霸道,再加上他身高力大,平日裏不是打人就是罵人,廟裏的和尚都管他叫“戴老虎”。更可惡的是“戴老虎”還叫和尚們修了一個長達十里的地下洞,整天搶男霸女,不僅從此路過的女人要搶,就是十里八村的女子,只要他看中了,就逃不了。搶來的人,都藏在洞裏,氣得和尚們把這個洞叫“媳婦洞”,不知多少良家婦女在“媳婦洞”裏遭難。百姓們實在忍受不了這般欺辱,就到衙門告他,但那些官老爺們一聽説是“皇帝的替身僧”,就都不敢管了。
後來,百姓們就聯名上書皇帝,又派出代表告御狀,有些大臣受過“戴老虎”的害,也在一旁為百姓幫腔。皇帝為了籠絡人心,降旨説:“驚一驚,罷了”。
百姓們恨透了戴勇,借皇帝的金口玉言,利用諧音,把“驚一驚”變成了“耕一耕”。他們把戴勇埋在地裏,只露出個頭。套上牲口,像耕地一樣,連耕帶踩,不過三遍,“戴老虎”便被“驚”死了。 [4] 

黑山寺村黑山寺名木

黑山寺村建在雲蒙山系的山腳下,四周羣山環抱,山勢起伏重疊,環境優美。這裏山高林密,盛夏季節,樹木葱鬱,清爽宜人,尤以一些珍奇古木最為奇特。千年平頂松為國家一級保護樹木,在一定距離不同角度觀看,樹型大小不變,奇妙無比;黑山寺內的大銀杏樹,據説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當地人又稱它為“三代樹”,因為這株銀杏已經繁衍成了3棵樹;古慄樹是黑山寺村另一獨特景觀,霜降後,古慄樹的葉子卻如松柏一般依然碧綠,即使落葉也不發黃。
其中,古慄樹更是被收錄在密雲十八怪中。據樹的主人師茂林老人講,這棵樹原屬於黑山寺廟的私產,清朝後期,廟裏的和尚因犯法被朝廷處決,遂把廟產賣給了當地的地主。承包山場後,老人和姑爺一起承包了包括怪慄樹在內的果樹。問起這棵樹的年齡,老人説,這棵樹不愛長,他父親年輕時就現在這樣粗細,估計在150年以上。現在,緊貼怪樹長出了一棵小慄樹,也和怪樹一樣葉子葱綠。
古慄樹結的慄籽比較小,豐年能產19公斤左右,別的樹70個慄籽0.5公斤,而這棵樹則是100個慄籽0.5公斤。果實和別的板栗果實比起來顯得嫩甜,9 月中旬成熟。為了讓這棵樹能多結些大慄籽來提高經濟效益,1997年,老人特意從別的板栗樹採了些樹碼嫁接,結果嫁接的這枝樹碼也活了,但是它到冬天和別的樹一樣也掉葉,老人覺得不和羣,就給掰掉了。有人覺得這棵樹奇異,就採了這棵樹的樹碼,嫁結到別的板栗樹上,結果也成活了,但是它原有的特性卻沒有了。採下它的種子種下,新滋生的小樹苗和平常的板栗樹沒有什麼兩樣。據老人講,這棵樹的生命力特強,和它年歲差不多的樹全死了,只有它還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這棵怪樹至今多大年齡,為什麼四季長青,還有待專家考證。 [4] 

黑山寺村所獲榮譽

2022年4月,被授予“北京市農村工作(2017-2021年)先進集體”稱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