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黏性

鎖定
黏性(viscosity) 流體(液體或氣體)抵抗變形或阻止相鄰流體層產生相對運動的性質。流體的粘性與流動性恰好相反。當一部分流體受力的作用產生運動時,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鄰近流體。因此又可把黏性看成是分子間的內摩擦,這種內摩擦抵抗着流體內部速度差的擴大。以氣體為例,氣體分子的速度是由平均速度和熱運動速度兩部分疊加而成,前者是氣體團的宏觀速度,後者決定氣體的温度,若相鄰兩部分氣體團以不同的宏觀速度運動,由於它們之間有許多分子相互交換,從而帶來動量的交換,使氣體團的速度有平均化的趨勢,這便是氣體黏性的由來。 [1] 
中文名
黏性
外文名
viscosity
拼音:nián xìng
定義:流體在運動狀態下抵抗剪切變形速率能力的性質,稱為粘滯性或簡稱黏性。黏性是流體的固有屬性,是運動流體產生機械能損失的根源。
Viscosity Coefficient:描述流體黏性大小的物理量,也稱黏度黏滯係數,動力黏度。其單位為泊(Poise)。
在牛頓黏性定律中,當流體的流動為層流時,則在層與層之間所作用的黏性力f分別與液體中定向運動的速度梯度 du/dz 及流動方向切向面積 A 成正比的關係,其比例係數 η 稱為黏度或黏性係數,即 f=-η*du/dz*A。
η 的單位為N*s*m^-2,也有用泊(poise)為單位的,1泊(P)=0.1kg/m/s。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