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宏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黎宏,男,漢族,1966年8月生,湖北羅田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商業犯罪研究中心主任。 [3] 
中文名
黎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羅田
出生日期
1966年8月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同志社大學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黎宏教育背景

武漢大學法學學士(1988),法學博士(1996),日本同志社大學法學碩士(1995),法學博士(1999) [3] 

黎宏工作履歷

1999.08-2004.12,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其間,2001.04-2005.03,任法學院黨委副書記)
2004.12-至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其間,2008.07-2012.01,任法學院副院長;2009.03-2012.03,掛職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2012.01-2019.07,任法學院黨委書記;2012.03-2014.03,掛職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改辦副主任) [3] 

黎宏學術兼職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 [3] 

黎宏職務任免

2021年12月11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第三次會員大會暨2021年全國刑法學年會在北京召開,黎宏當選第三屆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1] 

黎宏研究領域

黎宏 黎宏
刑法學 [3] 

黎宏獎勵榮譽

2010年首屆“首都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榮譽稱號
首屆何華輝法學獎“優秀成果獎” [2] 

黎宏學術成果

黎宏主要論文

(一)中文論文
  1. 安全生產的刑法保障——對《刑法修正案(十一)》相關規定的解讀,中國刑事法雜誌,2021年第2期,第30-44頁。
  2. 疫情背景下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類行為的處理,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21年第2期,第133—139頁
  3. 預防刑法觀的問題及其克服,南大法學,2020年第4期,第1—21頁
  4. 不阻止他人犯罪的刑事責任,中國法學,2020年第4期,第201—221頁
  5. 組織體刑事責任論及其應用,法學研究,2020年第2期,第71—88頁
  6. 入户搶劫中“入户目的非法性”的要求應當取消,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9年第6期,第42—53頁
  7. 合規計劃與企業刑事責任,法學雜誌,2019年第9期,第9—19頁
  8. 事後防衞處理的日中比較——從“淶源反殺案”切入,法學評論,2019年第4期,第13—26頁
  9. 罪刑法定原則的本質及其對司法實踐的指導,中國檢察官,2019年第13期,第25—26頁
  10. 論防衞過當的罪過形式,法學,2019年第2期,第26—41頁
  11. 情境犯罪學與預防刑法觀,法學評論,2018年第6期,第15—28頁
  12. 缺陷產品不召回的刑事責任,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8年第5期,第38—54頁(第一作者)
  13. 一定條件下的見危不救入刑研究,中外法學,2018年第3期,第588—608頁
  14. 財產犯罪保護法益的實務選擇,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第3—22頁(第一作者)
  15. 論盜竊罪數額犯的未遂,環球法律評論,2018年第1期,第66—82頁
  16. 論“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性質及其適用,法律適用,2017年第21期,第33—39頁
  17. 美國法人犯罪刑事責任的認定及其啓示,人民檢察,2017年第19期,第71—75頁(第二作者)
  18. “計贓論罪”與我國當今的刑事司法,法治現代化研究,2017年第4期,第95—106頁
  19. 賄賂犯罪的保護法益與事後受財行為的定性,中國法學,2017年第4期,第227—245頁
  20. 應以處分行為和處分意識的有無區分詐騙與盜竊,人民檢察,2017年第11期,第49—51頁(第二作者)
  21. 電信詐騙中的若干難點問題解析,法學,2017年第5期,第166—180頁
  22. 受賄犯罪保護法益與刑法第388條的解釋,法學研究,2017年第1期,第66—79頁
  23. 刑法解釋方法的適用規則——以“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冒充”之解釋為例,人民檢察,2016年第21期,第9—14頁(第一作者)
  24. 終身監禁的法律性質及適用,法商研究,2016年第3期,第23—26頁
  25. 危險駕駛罪若干問題研究,人民檢察,2016年第9期,第5—11頁(第一作者)
  26. 日本的機能主義刑法觀——評平野龍一教授的《刑法的基礎》,人民檢察,2016年第7期,第38—40頁
  27. 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適用之司法困惑與解決,人民檢察,2016年第2期,第12—18頁
  28. 《刑法修正案(九)》中有關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犯罪的刑事立法——從如何限縮抽象危險犯的成立範圍的立場出發,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第84—95頁
  29. 被害人懷疑對詐騙罪認定影響研究,中國刑事法雜誌,2015年第6期,第56—69頁(第一作者)
  30. 平野龍一及其機能主義刑法觀——《刑法的基礎》讀後,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56—172頁
  31. 論受賄罪的共同正犯,人民檢察,2015年第19期,第11—18頁(第一作者)
  32. 死刑案件審理不宜片面強調從快,中外法學,2015年第3期,第621—627頁
  33. 排他支配設定:不真正不作為犯論的困境與出路,中外法學,2014年第6期,第1573—1595頁
  34. 日本刑事立法犯罪化與重刑化研究,人民檢察,2014年第21期,第10—14頁
  35. 間接正犯概念不必存在,中國刑事法雜誌,2014年第4期,第34—47頁(第一作者)
  36. 論假想防衞過當,中國法學,2014年第2期,第257—274頁
  37. 單位犯罪中單位意思的界定,法學,2013年第12期,第153—160頁
  38. 論盜竊財產性利益,清華法學,2013年第6期,第122—137頁
  39. 死緩限制減刑及其適用——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兩個指導案例為切入點,法學研究,2013年第5期,第97—112頁
  40. 論抽象危險犯危險判斷的經驗法則之構建與適用——以抽象危險犯立法模式與傳統法益侵害説的平衡和協調為目標,政治與法律,2013年第8期,第2—9頁
  41. 法益論的研究現狀和展望,人民檢察,2013年第7期,第12—15頁
  42. 共同犯罪行為共同説的合理性及其應用,法學,2012年第11期,第112—117頁
  43. 論中立的詐騙幫助行為之定性,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第146—152頁
  44. “見死不救”行為定性分析——兼論不真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的判斷,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62—72頁
  45. 欺騙機器取財行為的定性分析,人民檢察,2011年第12期,第77—80頁
  46. 對風險刑法觀的反思,人民檢察,2011年第3期,第16—20頁
  47. 完善我國單位犯罪處罰制度的思考,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第80—87頁
  48. 過失犯若干問題探討,法學論壇,2010年第3期,第5—14頁
  49. 論盜竊罪中的多次盜竊,人民檢察,2010年第1期,第21—26頁
  50. 論“客觀處罰條件”的若干問題,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第21—27頁
  51. 結果無價值論是主、客觀主義刑法觀的完善結合,法學研究,2010年第1期,第148——151頁
  52. 死刑緩期執行制度新解,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第101—106頁
  53. 論財產犯中的佔有,中國法學,2009年第2期,第110—124頁
  54. 關於“刑事責任”的另一種理解,清華法學,2009年第2期,第25—38頁
  55. 論財產犯罪的保護法益,人民檢察,2008年第23期,第25—28頁
  56. 結果無價值論之展開,法學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9—128頁
  57. 重大責任事故罪相關問題探析,北方法學,2008年第5期,第67—70頁
  58. “禁止類推解釋”之質疑,法學評論,2008年第5期,第45—50頁
  59. 論存款的佔有,人民檢察,2008年第15期,第20—22頁
  60. 論不真正不作為犯的處罰範圍,刑法論叢,2007年第2卷,第51—90頁
  61. “過失共同正犯”質疑,人民檢察,2007年第14期,第23—28頁
  62. 論正當防衞的主觀條件,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第63—75頁
  63. 被害人承諾問題研究,法學研究,2007年第1期,第84—104頁
  64. 緊急避險法律性質研究,清華法學,2007年第1期,第37—54頁
  65. 法益侵害説和犯罪的認定,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143—150頁
  66. 日本近年來的刑事實體立法動向及其評價,中國刑事法雜誌,2006年第6期,第103—107頁
  67. 財產刑的執行現狀和對策建言,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第5期,第62—65頁
  68. 行為無價值論批判,中國法學,2006年第4期,第160—173頁
  69. 刑事和解:一種新的刑罰改革理念,法學論壇,2006年第4期,第13—18頁
  70. 論正當防衞與緊急避險的界限,人民檢察,2006年第11期,第37—40頁
  71. 我國犯罪構成體系不必重構,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第32—51頁
  72. 判斷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時不應考慮主觀要素,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第99—107頁
  73. 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現狀和展望,法學評論,2005年第6期,第120—125頁
  74. 國際商業活動與反腐敗——從美國《反海外腐敗法》中得到的啓示,人民檢察,2005年第11期,第42—44頁
  75. 論放火罪的若干問題,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第117—124頁
  76. 論“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及其實現,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第42—48頁
  77. 日本近現代刑法學的發展歷程及其借鑑意義,法學評論,2004年第5期,第115—122頁
  78. 刑法因果關係論反思,中國刑事法雜誌,2004年第5期,第27—38頁
  79. 刑法中的危險及其判斷——從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區別出發,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第91—99頁
  80. 刑法的機能和我國刑法的任務,現代法學,2003年第4期,第112—118頁
  81. 單位犯罪的若干問題新探,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第44—52頁
  82. 論交通肇事罪的若干問題——以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為中心,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第124—128頁
  83. 論未遂犯的處罰範圍,法學評論,2003年第2期,第125—129頁
  84. “見死不救”行為定性的法律分析,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第28—34頁
  85. 近年來國外法人刑事責任理論的若干特點,比較法研究,2002年第4期,第35—41頁
  86. 罪刑法定原則的現代展開和刑事司法公正,司法改革論評,2002年第2輯,第219—293頁
  87. 罪刑法定原則下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徵——犯罪概念新解,法學評論,2002年第4期,第10—19頁
  88. 論我國刑法中的“偽造”,人民檢察2001年第9期,第18—20頁
  89. 論單位犯罪的主觀要件,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第45—54頁
  90. 論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第65—72頁
  91. 從一案例看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區別,中國刑事法雜誌,2001年第3期,第102—106頁
  92. 論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學評論,2000年第4期,第63—69頁
  93. 德國的法人刑事責任論述評,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第70—79頁
  94. 美國近年來的法人刑事責任理論述評,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第88—94頁
  95. 論刑法中的行為概念,中國法學,1994年第4期,第74—83頁
  96. 論保證人説(上、下),法學評論,1994年第3期,第24—29頁;1994年第4期,第14—18頁(第一作者)
  97. 論非犯罪化,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第68—74頁(第一作者)
  98. 試論假釋制度的立法完善,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第72—74頁
  99. 對我國刑法中死刑制度的反思,法學評論,1990年第5期,第18—23頁(第二作者)
  100. 試論我國刑法的量刑原則和方法,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第26—31頁
  101. 增設“傳染性病罪”芻議,法學,1989年第7期,第18—19頁(第一作者) [3] 
(二)日文論文
  1. 中國における交通事故罪について—最高人民法院の関連司法解釈を中心に—、同志社法學、2019年1月第70卷第5號, 第89—107頁。
  2. 緊急避難の本質について、大谷實先生喜壽記念論文集、成文堂2011年,第565-602頁。
  3. 中國おける性的侵害の防止及び取締りに関する法律の現狀と展望、Future of Comparative Study in Law: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aw in Japan,Chuo University,Series of th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aw in Japan,81,第525-536頁。
  4. 中國刑法の特徴と犯罪構成論について,産大法學,2008年6月第42卷第1號,第37—57頁
  5. 中國の法人処罰論に関する研究(1、2、3):米國法·日本法との比較に即して,同志社法學,2000年5月第52卷第1號(總第271號),第37—127頁,2000年9月第52卷第3號(總第273號),第79—147頁(總第807—875頁),2000年11月第52卷第4號(總第274號),第240—298頁(總第1238—1296頁)
  6. 中國における法人犯罪論に関する一考察,同志社法學,1997年3月第48卷第6號(總第486號), 第160—199頁(總第2114—2153頁) [3] 

黎宏主要著書及譯書

(一)主要著書
  1. 馬工程教材,刑法學(上、下),參與撰寫,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刑法總論問題思考,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3. 刑法學總論,獨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
  4. 刑法學各論,獨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
  5. 結果本位刑法觀的展開,獨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
  6. 刑法學,獨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
  7. 日本刑法精義,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
  8. 單位刑事責任論,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9. 不作為犯研究,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 刑法新問題探究,合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11. 刑事案例訴辯審評——強姦罪拐賣婦女兒童罪,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中國檢察出版社2014年。
  12. 職務犯罪的理論與司法實踐,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
  13. 侵財犯罪的理論與實踐,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
  14. 刑種通論,參與撰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15. 中國刑法解釋,參與撰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16. 西方刑法學説史略,參與撰寫,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 [3] 
(二)主要譯書
  1. 刑法的基礎,[日]平野龍一(作者),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
  2. 刑事政策學(新版),[日]大谷實(作者),獨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3. 刑法講義總論(新版第2版),[日]大谷實(作者),獨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4. 刑法講義各論(新版第2版),[日]大谷實(作者),獨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5. 刑法學基礎,[日]曾根威彥(作者),獨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
  6. 刑法總論,[日]大谷實(作者),獨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
  7. 刑法各論,[日]大谷實(作者),獨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
  8. 刑事政策學,[日]大谷實(作者),獨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