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丘丈人

鎖定
黎丘丈人(拼音:lí qiū zhàng ré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慎行·疑似》。 [1] 
黎丘丈人(黎丘: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虞城縣北;丈人:古時對老人的統稱)比喻困於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5] 
中文名
黎丘丈人
拼    音
lí qiū zhàng rén
近義詞
播穅眯目
反義詞
明察秋毫
出    自
呂氏春秋·慎行·疑似》
比    喻
困於假象、不察真情陷入錯誤的人

黎丘丈人成語出處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慎行·疑似》:“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消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矣!無此事也!昔也往責於東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明日端復敵於市,欲遇而刺殺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逆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劍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黎丘丈人”。 [1] 

黎丘丈人成語故事

梁國北部有一座叫黎丘的山坡,那兒有個怪物,喜歡變成別人子侄兄弟的模樣去害人。 [2] 
一天,鄉里有位老人在集市上醉酒而歸。在回家的山道途中,那個怪物躥到他的身後,變成他兒子的模樣上前攙扶着他走路,並且不斷地作弄他,一會用腳絆倒他,一會讓他在原地打轉轉,還不時地讓他撞在樹幹上。他回到家裏,酒醒後叫來兒子責罵:“我是你的父親,平日對你那麼慈愛,我喝醉了酒,你卻在路上折磨我,這是為什麼呢?”兒子聽後迷惑不解,急得邊哭邊跪在地上磕着頭説:“冤枉啊!這是根本沒有的事,我昨天到東鄉討債去了。不信,你可以親自去問問。”他相信了兒子,突然醒悟過來:“唉,這事一定是那個奇鬼在作怪,我早就聽説過它害過人!” [2] 
老人心裏計劃明天故意再到集市上飲酒,準備遇見怪物時把它殺死。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又到集市喝醉了酒返回。沒料到,他的兒子擔心他不能回家,就去途中接他。老人望見兒子,以為又是那怪物變成的,於是,憤怒地拔出劍來把兒子刺死了。那怪物在附近看了,得意地獰笑着説:“我變成他的兒子欺騙了他,他卻誤殺了自己的真兒子。” [2] 

黎丘丈人成語寓意

黎丘老人被假象迷惑,錯殺了自己的兒子,結果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成語告訴人們,應該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分清楚真、善、美和假、醜、惡。不被假的迷惑,也不要把真的當成假的。凡事都應該平心靜氣地去對待,看清楚、弄明白之後,再下定論,否則很容易被事情的表象所欺騙,做出荒謬的舉動。 [3-4] 

黎丘丈人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黎丘丈人”比喻困於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5] 
  • 運用示例
作家·王永柱《引導孩子養成辨真偽能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引導孩子分辨真偽,不要被那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迷惑。否則,‘黎丘丈人’的悲劇,就要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重演。” [6] 
作家·高維國《“黎丘丈人”的悲劇》即使處在矛盾尖鋭的情況下,也要保持冷靜,切不可主觀定事,輕舉妄動,象黎丘丈人那樣拔劍就刺。 [7] 
參考資料
  • 1.    辛夷,成志偉主編. 中國典故大辭典[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09.380
  • 2.    幹天全編著.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8.12.68-69
  • 3.    劉敬餘主編. 寫給兒童的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8.07.86
  • 4.    徐燕,劉健娟編. 神話寓言故事[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8.05.81
  • 5.    黎丘丈人的解釋|黎丘丈人的意思|漢典“黎丘丈人”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2-09-22]
  • 6.    《家長報》編. 家教指南[M]. 鄭州:文心出版社, 1995.05.248
  • 7.    吳運鐸等編. 青春與美德[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