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

鎖定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桃花峪,自1946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以來,便一直以桃花峪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
中文名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
位    置
河南鄭州滎陽市桃花峪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歷史考據

最早在民國1924年丁詧盫編著的《新中學教科書初級本國地理參考書上冊》第21章“黃河上游地方”首度將流域所經分為上流、中流下流三部分作了比較説明,以潼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
同期王鍾麒編著的《現代初中教科書本國地理·上冊》和張其昀的編著的《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地理》都以潼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
1933年(民國二十三年)王益厓(王鍾麒)編著的《王氏高中本國地理》以鄭州為黃河中下游分界。
李儀址在1935年發表的《黃河治本計劃概要敍目》中提出,“孟津以下為河防段,寧海以下約五十公里入海,為河口段,與河防段並屬黃河下游”。以孟津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
葛綏成於1937年編著的《新編高中本國地理·中冊》以蘭州和潼關作為黃河上流中流和下流的分界。
1957年出版的人教版地理教材
1957年出版的人教版地理教材(3張)
鄧啓東於1947年編著的《新中國教科書高級中學本國地理》以及同年由國立編譯館主編,王毓梅、陳大年、趙廷鑑等編著的《高級小學地理課本·第三冊》均以河南鄭州為黃河中下游分界。 [1]  [4] 
1946年人民治黃以來,黃河水利委員會一直將桃花峪作為分界點,早在1954年完成的《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第一卷 總述)》中已有邙山桃花峪至海口為下游的描述。 [2] 
建國以來黃河水利委員會出版的《黃河卷》《黃河300問》《黃河年鑑》《河南省志》等,以及2008年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黃河流域防洪規劃》, 都明確提出“自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滎陽市桃花峪為黃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為黃河下游。”
1963年《初級中學課本中國地理》
1963年《初級中學課本中國地理》(2張)
中學地理教材中關於黃河中下游的分界在社會上影響較大,但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説法。民國時期有潼關、鄭縣(現鄭州)為界之説,1957年出版的人教版地理教材只提到鄭州以東為下游,1963年開始使用的教材採用桃花峪為界,1978年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採用孟津為界的説法,而2013年以來的教材則恢復採用了桃花峪為界的説法。 [2]  [5]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界點分析

黃河流域 黃河流域
黃河中下游分界為什麼選在桃花峪?資料顯示,這裏位於中國地形第二階梯東緣,是“山地與平原分野之界”。桃花峪左岸,以太行山為界,黃河告別了黃土高原,來到了華北平原;其右岸,黃河流經秦嶺東延的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邙山等組成的豫西山地,進入華北平原。
中國地形第三階梯地勢低平,主體是海拔低於100米的華北平原,包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魯中丘陵和河口三角洲。
華北平原由黃河、海河和淮河衝擊而成,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南界大別山,北抵燕山,東臨渤海、黃海,西為太行山,地跨京、津、冀、魯、豫、皖、蘇七個省(直轄市),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華北平原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歷史上黃河氾濫橫掃黃準海平原,這一帶曾為黃泛區,至今尚留有決口改道形成的沙崗、窪地等。
華北平原的存在,得益於太行山這個屏障。太行山脈縱貫華北平原西部,北起北京西山,南近黃河谷地,綿延400多公里,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天然界限。太行山的最大功能是西阻黃土高原,東屏華北平原,北佑京畿重地。太行山脈的突出特徵是東西橫谷眾多,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時有著名的“太行八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兩千多年戰火頻起。抗日戰爭時期,這裏為華北抗戰的主戰場。
黃河過了桃花峪,在華北平原上舒展開來,放慢了腳步,河道寬淺平緩,河水體內泥沙開始沉降積澱,淤塞河道,水流難以穩定地在一條河道上流淌,往往溢流改道,水流散亂,四處蔓延,左右橫掃,製造出了令人聞之色變的黃泛區。為了約束黃河,人們只好在步步抬高的河牀上加堤築壩。長此以往,河牀越高而堤壩愈高,遂出現黃河下游近700公里的“地上懸河”。 [3] 
參考資料
  • 1.    丁堯清,鄒英.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黃河上中下游分界考訂:陝西師範大學,2013
  • 2.    劉有戰.黃河中下游分界與舊孟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 3.    千年懸河話滄桑  .內蒙古日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4-01-06]
  • 4.    王鈞衡 郭敬輝.初級中學教材中國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29,62
  •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編輯室.初級中學課本(1963年新編)中國地理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