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驊漁鼓

鎖定
黃驊漁鼓,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説唱藝術,屬於板腔體曲藝形式,發祥於河北黃驊渤海灣畔的馮家堡,傳唱於當地沿海漁村。
黃驊漁鼓起源於清乾隆晚期,相傳,由一位因災荒而流落於鹽窪地帶的外鄉漁鼓藝人所傳授,之後不斷汲取當地民歌小調的營養和精華,逐步發展演變成為一個節奏明快、曲調舒暢、極具濃郁鄉土氣息的獨特曲種,是全國26個曲種之一。
黃驊漁鼓作為漁鼓道情類的一個曲種,與河北其他地方的同類曲種迥異其趣。雖傳説為外地傳入曲種,但經與《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東卷、河南卷比對,未見有音樂形態相類者,所以它是有其獨立藝術風格的。
中文名
黃驊漁鼓
類    別
板腔體曲藝
發源地
河北黃驊渤海灣畔的馮家堡

目錄

黃驊漁鼓起源

黃驊漁鼓源於何處,已不可考。舊時,漁民來內地賣海貨,常攜帶漁鼓,敲打哼唱,如同賣香油的響鑼,賣豆腐的梆子,用來招引買客。
相傳,乾隆年間一個隆冬,黃驊馮家堡村來了一個要飯的花子,聽口音是山東人。這人要飯與眾不同,不挨門乞討,而是當街站立,懷抱漁鼓,邊敲邊唱。他悲涼的歌聲,引來滿街漁民。老人嗓子好,一曲《美猴王出世》,竟讓人忘了天寒地凍。人們一商量,留住老人別走了,唱完再説。後來得知花子原是老藝人,家鄉鬧災,被迫乞討。老人一住就是幾個月,唱完《東遊》唱《西遊》,唱完《徵東》唱《徵西》,等他抖完肚子裏的“貨”,村裏的小夥們也就學會了,從此,漁鼓在馮家堡紮了根。
漁鼓在商末周初就在民間存在了,是民間曲藝的一種形式。它吸取了歷代民間小曲、民歌民謠、戲劇和方言鼓書等元素,經過各個朝代民間藝人的創作和整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間漁鼓。
據瞭解,漁鼓筒過去是用劈開的竹子製作而成,長1.1米,筒口以前是用魚鰾做蒙子,故稱漁鼓,筒子外面用藍布條包裹,起裝飾和密封的作用,現代漁鼓筒一般用塑料筒,不僅密封好,而且輕便,筒口蒙子用豬、羊的護心膜,既有柔韌性,聲音又清脆洪亮。
漁鼓內容多為藝人自編的,抒發自己的情感,感慨世間不平事。漁鼓用方言演唱,鄉土氣息濃郁,曲調抑揚頓挫,形式活潑。道光至光緒年間,魚鼓非常興盛,魚鼓藝人除演唱傳統的道教故事之外,也演唱由戲曲及話本小説移植來的歷史演義和取材於現實生活題材的曲目。
漁鼓是由老師口傳身教的,傳統演唱形式是單人行藝,可站可坐,分緊板、慢板、哭板、普板等幾種板眼。道具簡單,由吊板、漁鼓、簡板組成,表演時,擊打吊板開場,右臂抱着漁鼓筒,左手拿簡板,搖動手腕,使簡板上下相擊,右手併攏的三指擊魚鼓筒皮膜,發出“嘭嘭”的響聲,口中唱白兼用,腔調清越,時而高亢,時而沉鬱。魚鼓抑揚頓挫、起伏較大,説白頗具特殊韻味,並富有風趣、詼諧、幽默的特色,是一種原生態的藝術,故而深深地紮根於大眾之中。漁鼓為羣眾喜聞樂見的同時,緊跟時代脈搏,及時、真實地編唱一些新段子,反映社會的方方面面,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宣傳計劃生育的《只生一個好》,宣傳知足長樂、孝敬老人的《十不足》等,使羣眾在歡聲笑語中受到教育和啓迪。
在黃驊沿海一帶傳唱的漁鼓已瀕臨絕跡,如此精湛的曲藝如果絕跡,將是民間文化的一大損失。可喜的是,市文化局已把魚鼓這一民間文藝形式列入保護計劃,積極進行搶救工作,錄製音像資料及出版文字出版物。.
黃驊漁鼓體現着濃厚的地域特色,比如藝人們演唱使用的兩樣道具:漁鼓是截取漁民下海捕魚常用的竹竿,用魚皮蒙制而成;另一樣簡板用硬木板稍一加工做成的。
楊寶山是黃驊漁鼓唯一的第三代傳人。這樣的道具楊寶山也有,不同的是他的漁鼓蒙着的是一層比魚皮稀缺的河豚皮。
“楊宗保上了馬,銀杆槍手中拿,用槍一指把閻榮罵……”73歲的楊寶山在院中一坐,唱得滿院悲悲切切。據瞭解,他是黃驊惟一還能演唱漁鼓的老人。老人經常搜尋漁鼓的資料,但是一無所獲。他在電視上得知,湖北一帶的少數民族有類似活動,但調子不同,也沒有簡板。
據楊寶山介紹,黃驊漁鼓,清代較為興盛,同治年間馮家堡村首代傳人王洪歧等幾十人,曾經在濟南街頭演出,光緒年間更加興盛。建國前馮家堡村建過子弟班,教師有第二代傳人楊玉海等,藝徒十幾人,每年冬季演唱。1982年,黃驊漁鼓在天津演出,有人提出叫中國漁鼓或河北漁鼓,但楊寶山反對,理由是漁鼓之根在黃驊,就應該叫黃驊漁鼓。截止21世紀初,第三代傳人惟楊寶山老人,而且沒有徒弟。傳唱二百多年的漁鼓,賴此一人,如同鹽鹼灘上的荊條樹,抗爭滿地荒涼。
黃驊漁鼓調子很悲,這大概是因為漁民以打魚為生,海浪中出沒,生死無憑。也可能是要飯的花子將自己的辛酸事融入其中,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而楊寶山一生多難,老來喪親,心事淒涼,唱到心酸處,令人動容。
他打小痴情漁鼓,曾養過海帶,當過管理員,也被錯誤打成過“保皇派”。在全國文藝大討論中,與郭蘭英、王鳳山一組討論,郭蘭英説,黃驊漁鼓在全國是獨一份,準備參加全國文藝匯演,結果一次政治運動,與其失之交臂。後來,天津文化處一位朱處長要調他去天津工作,也因為家庭環境等原因未能成行。暮年時,日日相伴的小孫子不幸去世,女兒也不幸身亡。家事身世不幸,加上悲痛的調子,使漁鼓成為悲歌。
黃驊漁鼓凝聚着幾代人的心血,經過文化部門挖掘整理,釐清了漁鼓的傳人名錄,其中第一代藝人有王歧彬、楊文炳等,第二代藝人有楊風林、趙玉堂、楊玉海等人,第三代藝人就是楊寶山、時金樓、楊宗榮等人了。至於往下的傳人,仍舊沒有答案,“傳統意義上的黃驊漁鼓只有一個人還可以演唱”。
“承載着古老文化的黃驊漁鼓,真的會成為遠去的絕響嗎?”迎着海風面對大海,在大海里討日月,這樣的日子曾經不是那麼好過的。也許正因為了這海風和望不到頭的大海,正因為了要常年面對風浪的搏擊,黃驊海堡一帶的人們也有了豪爽的性格,他們願意在冬天漁船出不了海的時候,湊到一起,喝喝酒,打打牌,聽聲聲漁鼓,品味人生;在漁鼓沉鬱蒼涼的韻律裏,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也只有漁鼓的這份蒼涼,才道得盡這方土地上特有的人文風情。
黃驊漁鼓的鼎盛時期在十九世紀30年代到二十世紀50年代,曾有過“黃驊漁鼓頂大戲”的軼聞佳話,也曾多次參加省級、國家級比賽或演出,影響較大。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和老藝人的相繼去世,能完整演唱黃驊漁鼓詞曲的演員,特別是年輕演員所剩無幾。搶救、挖掘、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黃驊漁鼓確實面臨危急情況,可以説是“瀕臨消亡”。黃驊市文化館在辦公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了5萬元經費專門用於黃驊漁鼓的蒐集整理工作,大家做了大量搶救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2005年,黃驊制訂了一個關於黃驊漁鼓的“五年保護計劃”,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着不可取代的價值,黃驊漁鼓已經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雖然面臨着資金緊張等難題,但搶救和保護工作必須進行下去,不僅如此,還要將黃驊漁鼓作為當地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重點 [1] 

黃驊漁鼓藝術特點

黃驊漁鼓是漁民自娛自樂的一種藝術形式。説唱形式是以羣體坐唱為主,也有單人唱、雙人唱的。音樂節奏節拍變化十分靈活,4/4、3/4的拍節交替出現,音樂極賦特性。其板式包含[慢板]、[平板]、[數板]、[三拔氣]、[韻白]、[便白]、[上場引子]、[上場詩]等。
黃驊漁鼓標準的傳統説唱,使用的伴奏樂器為漁鼓和簡板。建國後,在對該曲種進行改革中,為賦予它新的風貌,曾有人為演唱附加過木魚兒和一個小鈸來加強其演出氣氛,在參加文藝匯演中嘗試過;再後來,有人為演唱附加了大提琴、揚琴、二胡、笛子、笙等多種伴奏樂器 [2] 

黃驊漁鼓曲目

黃驊漁鼓演唱書目豐富而少有與其他曲種相重者,中篇書主要有《南遊》、《北遊》、《東遊》(八仙的故事)、《西遊》(唐僧取經的故事)、《楊宗保搬兵》等;小段有《韓湘子下山》、《小蟠桃會》、《大蟠桃會》、《白猿偷桃》、《二老公下棋》、《降人生》、《李翠蓮盤道》等。其中《南遊》、《北遊》、《東遊》、《西遊》,均為其它曲種所未見。從演唱文字的角度講,它也有其獨到的藝術價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