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連解毒湯

鎖定
黃連解毒湯,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火毒證。大熱煩躁,口燥咽乾,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或身熱下利,或濕熱黃疸;或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臨牀常用於治療敗血症、膿毒血癥、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等屬熱毒為患者。
功    用
瀉火解毒
主    治
三焦火毒證
分    類
清熱劑-清熱解毒
出    處
《肘後備急方》

黃連解毒湯歌訣

黃連解毒湯四味,黃芩黃柏梔子備,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衄發斑均可為。 [1] 

黃連解毒湯組成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黃連解毒湯用量

黃連9g,黃芩6g,黃柏6g,梔子9g。

黃連解毒湯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兩升,分二服。現代用法:水煎煮。

黃連解毒湯功用

瀉火解毒。

黃連解毒湯主治

三焦火毒證。大熱煩躁,口燥咽乾,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或身熱下利,或濕熱黃疸;或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黃連解毒湯方義

本證多由火毒充斥三焦所致。治療以瀉火解毒為主。火毒熾盛,上擾神明,故見煩熱譫語;血熱忘行,故為吐血;血溢肌膚,故見發斑;熱盛傷津,故見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數有力為熱毒熾盛之症。方中黃連清瀉心火,兼瀉中焦之火,為君藥;黃芩瀉上焦之火,為臣藥;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瀉三焦之火,導熱下行,引邪熱從小便而出。二者為佐藥。

黃連解毒湯配伍特點

黃芩、黃連、黃柏配伍清瀉三焦火毒,梔子引邪從小便而出。

黃連解毒湯運用

本方用於三焦火毒證。臨牀應用以大熱煩躁,口燥咽乾,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黃連解毒湯加減化裁

便秘者,加大黃瀉下焦實熱;吐血、衄血、發斑,加玄蔘、生地、丹皮以清熱涼血;黃疸者,加大黃、茵陳清熱祛濕退黃;瘡瘍腫毒者,加蒲公英、連翹以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禁忌

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不宜久服、或過量服用,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黃連解毒湯附註

黃連解毒湯附方 瀉心湯

組成:大黃6g,黃連3g,黃芩3g。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功用:瀉火消痞。
主治:邪熱壅滯心下,氣機痞塞證。 [2] 

黃連解毒湯附方 梔子金花湯

組成:黃連9g,黃芩6g,黃柏6g,梔子9g,大黃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證兼大便秘結者,亦治陽證之瘡、癰、疔、癤。

黃連解毒湯重要文獻摘要

《肘後備急方》:“煩嘔不得眠。”
[3] 
參考資料
  • 1.    汪昂(清).《湯頭歌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 2.    張仲景(漢).《金匱要略》:人民衞生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 3.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