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芩

(中藥)

鎖定
黃芩,中藥名。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黃芩生於向陽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中國北方多數省區都可種植。其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牀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別    名
山茶根
黃芩荼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黃芩屬
黃芩
分佈區域
中國、蘇聯東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
中文學名
黃芩
採收時間
春、秋二季
用    量
3~10g

黃芩入藥部位

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

黃芩性味

味苦,性寒。

黃芩歸經

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黃芩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黃芩主治

用於濕温、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黃芩相關配伍

1、小兒禿瘡:黃蜀葵花、大黃、黃芩等分,為末。米泔淨洗,香油調搽。(《普濟方》)
2、血痢不止: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芩各一兩,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調下。(《聖惠方》)
3、吐血衄血,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水三升,煮一升,熱服取利。(張仲景《金匱玉函》)

黃芩用法用量

3~10g。

黃芩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黃芩炮製方法

1、黃芩片除去雜質,置沸水中煮10分鐘,取出,悶透,切薄片,乾燥;或蒸半小時,取出,切薄片,乾燥(注意避免暴曬)。
2、酒黃芩:取黃芩片,酒炙法炒幹。

黃芩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野生於山頂、山坡、林緣、路旁等向陽較乾燥的地方。喜温暖,耐嚴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經受 40℃以上連續高温天氣。耐旱怕澇,地內積水或雨水過多,生長不良,重者爛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種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質壤土,酸鹼度以中性和微鹼性為好,忌連作。

黃芩產地

野生黃芩主要分佈中國內蒙中東部和東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內蒙古赤峯等幾個最具規模的主產區,是中國北方野生中藥材的主要產地之一。栽培黃芩主要分佈在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大產區。

黃芩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治風熱濕熱頭疼,奔豚熱痛,火咳肺痿喉腥,諸失血。 [1] 
2、《別錄》: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
3、《本經》:諸熱黃膽,腸 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4、《本經逢原》:苦寒,無毒。中空者為枯芩入肺,細實者為子芩入大腸,並煮熟酒炒用。
[2-4]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5月
  • 4.    楊衞平.《臨牀常用中藥手冊》:貴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002年9月印刷
  • 5.    吳劍坤主編.中草藥圖鑑[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4:59.